林木水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礎(chǔ),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要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是關(guān)鍵,漢字是一個抽象的符號,單純的識字教學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識字,成為識字的有心人。
關(guān)鍵詞:識字;興趣;氛圍;方法;生活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礎(chǔ),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為此,識字教學具有重要的地位。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可見,要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是關(guān)鍵,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呢?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與廣大同行分享在教學中的點滴經(jīng)驗。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識字氛圍
研究表明:寬松、和諧的氛圍有助于人們對周圍事物產(chǎn)生興趣,識字教學也不例外,營造寬松、和諧的識字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曾經(jīng)聽過一節(jié)識字教學公開課,教師在講臺前一本正經(jīng)地教學漢字,表面上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非常和諧,學生個個聽得津津有味,師生關(guān)系非常融洽,但識字教學效果卻不容樂觀,就拿所教生字“暖”來說,教師在課堂上多次強調(diào)“暖”字是日字旁,不能寫成目字旁,但堂下的學生還是有一部分寫成目字旁,筆者在教學“暖”字時,特別強調(diào)了“日”指的是太陽,有太陽的日曬才會溫暖,老師眼睛盯著你們是溫暖不了的,學生聽到此不禁哄堂大笑,記憶特別深刻,每次寫到“暖”字就想起老師的話語。
二、游戲教學
低年級的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戲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活動,不僅能使枯燥、嚴肅的課堂氣氛變得寬松、活躍,還能拉近師生間的關(guān)系,為此,在識字教學中滲透游戲教學,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自主識字,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如教學空余時,可以開展詞語接龍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鞏固了生字。第一個同學隨意挑本節(jié)課所學生字其中一個字進行組詞,然后開始詞語接龍游戲,輪到誰接不下去了,可以再選另外一個生字組詞繼續(xù)詞語接龍游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競賽教學
小學生的好強心都比較強烈,希望自己獲勝,希望自己所在的單位獲勝,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競賽式識字教學,形式可以是小組間比賽,也可以是男女生的比賽,甚至是鄰桌兩個人的競賽,雖然有時候競賽結(jié)果只是教師的一句肯定,但學生仍是拼得十分起勁。如教學《一去二三里》時,為了讓學生快速記住一到十這十個語文數(shù)字,筆者設計了“你比我讀他寫”的競賽,以小組為單位,隔壁小組的一個同學用手指比出一個一到十的數(shù)字,小組的一個同學根據(jù)隔壁小組同學的手指比劃讀出相應的數(shù)字,另一個同學將讀出來的數(shù)字寫在黑板上,讀錯、寫錯都將比賽結(jié)束,看看哪個小組獲得最高分,通過這樣的競賽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為了集體的榮譽,學生都主動地尋找適合自己的識記方法,爭取為小組爭光,識字興趣高漲。
四、傳授識字方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在識字教學中,傳授識字方法比傳授知識更重要,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學習方法不當,事倍功半,學習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常用的識字方法主要有:
(一)歸納分析法
雖然我國的漢字數(shù)量多,但仔細歸納分析還是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如“肝、腿、肩、腳、胰”等字可以發(fā)現(xiàn),與人體肌肉有關(guān)的一般都帶有“月”字旁;“說、談、話、訓、論”等字都帶有“讠”,這類字一般都跟說話有關(guān)系,掌握了漢字的規(guī)律,識字就容易多了,也就不會犯錯誤了。
(二)遷移法
漢字中存在很多的形近字,雖然字形相仿,但意思卻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在識字中,引導學生學會給漢字進行加偏旁、換偏旁等遷移方法識字。如:學習了“洋”字,引導學生給“洋”換偏旁,得到“樣”“詳”“鮮”等字,雖然學生可能記不住字形,但至少認識了這些字。
(三)順口溜
小學生喜歡唱兒歌,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若能指導學生將漢字滲透在順口溜中,通過順口溜來認識生字,不僅識字效率高,而且記憶深刻。如:識記“燥、操、澡、噪、躁”這幾個字時,可以借助順口溜:用水來洗澡,伸手來做操,噪音惹人惱,有火能干燥,脾氣暴躁直跺腳。學生便能輕松地記下這幾個字的區(qū)別。
(四)查字典
記得小時候有本字典就可謂是“土豪”了,每次遇到不懂的字趕緊拿出來查,順便“炫耀”一下自己的字典,而如今政府為每個小學生都免費配備了字典,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幾乎把字典放在家里當擺設了,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字典是一個“老師”,只要我們有不懂的字,它總能告訴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字典,使用字典,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解決識字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五、走向生活
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為生活服務,有的人認為學習就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其實生活也是一活教材,是我們學習的有效素材,識字教學也不例外,只要你細心觀察,生活中處處都有漢字,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識字。如:學期初,教師可以安排幾個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自我介紹,在介紹中,同學間不僅互相加深了認識,而且認識了同學的名字,無形中就在進行識字了;家長每天給孩子買的不同食品、文具、玩具等上面都有包裝紙,引導學生每次多向爸爸媽媽問“這個字怎么讀?是什么意思?”;與家人一起逛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包裝、廣告等印滿了字,一次認識幾個,積少成多,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習慣,快樂識字,激發(fā)識字興趣。
參考文獻:
[1]鞠紅宇.提高語文識字教學的幾種策略[J].小品文選刊,2017(1).
[2]胡彩燕.扎實識字教學技巧,提升識字教學效益[J].教育,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