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慶
摘 要:主要從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問題學生產(chǎn)生的背景、自身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教育實踐中問題學生管理的種種誤區(qū)等方面,論述了如何正確開展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問題學生管理。
關鍵詞:農(nóng)村;寄宿制;問題學生;教育管理
由于農(nóng)村學校的撤并,許多學生上學路遠了,加之土地流轉,學生家長不得不外出務工,缺少接送的條件,所以在農(nóng)村中心學校,寄宿學生也越來越多了。在學校寄宿生活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學生,對這類學生的管理也是一件頭痛的事。這些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興趣和求知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他們?nèi)狈W習興趣,作業(yè)經(jīng)常少做或不做,學習成績低下。這些學生在紀律方面比較自由散漫,日常行為習慣欠佳;在思想方面思維怪異,自卑而又自尊,缺乏進取心;在行為方面往往不服從老師管教。
這些學生處于被邊緣化和被鄙棄的地位,他們得不到學校的認可,得不到同學、家長的認可。這樣的問題學生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在學校影響極壞,他們干擾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及良好的班風、校風建設。
一、問題學生的管理誤區(qū)
問題學生需要管理,但教師在管理中教育方法單調,沒有用或者不能用強有力的教育手段來規(guī)范制約學生。教師在管理學生中怕和學生對立,對問題學生放任自流,對其所犯錯誤該批評的未批評,喪失了教育的機會;教師在管理中怕出事,對問題學生發(fā)生的糾紛,不去了解真相,單聽其他孩子的一面之詞,簡單或粗暴處理了事,不從公正公平的角度處理;教師在管理中怕學生家長鬧事,形成不良的社會影響而對學生不敢管、不愿管,自己選擇了明哲保身。因為種種原因,教師對問題學生的教育管理進入了誤區(qū)。
教師不能因噎廢食,忘了自己的職責。對這些問題學生如果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管理,問題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異變的心理,可能會采取不當?shù)呐e措,滑向墮落的邊緣,掉進犯罪的深淵。
二、如何走出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問題學生管理誤區(qū)
寄宿制環(huán)境下,積極實施問題行為的干預,可以中斷問題行為鏈,預防和減少犯罪行為的發(fā)生,維護學校家庭的和諧,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
問題學生思想上走了樣,上課沒動力,成績考得差,漸漸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這樣的學生得不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得不到社會的關愛,極易危害社會??梢?,學校不但要實施思想教育,而且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給問題學生提出適當?shù)倪M步目標,結合實際情況,根據(jù)可接受性和可發(fā)展性原則,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來”。發(fā)現(xiàn)了進步,及時表揚,讓問題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有了心理上的愉悅,能促使他們積極向上。思想上的轉變促使其問題行為的改變。
問題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沒有形成規(guī)則意識、勞動意識,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在管理中可以利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學生的違紀行為,對于偶然的小錯誤大可不必在意;對學生常犯的小錯誤糾正要有耐心,以平常心告訴學生錯誤所在。問題學生在吃了苦,經(jīng)歷了一些風吹雨打后,通過多方面的磨礪,結合教師的教育就能形成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和文明習慣。
尊重和贊賞在教育實踐中對學生有著激勵作用,正如林肯所說:“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贊美?!贝_實,獲得他人的贊賞與肯定,達到自我實現(xiàn),是人們基本生活需要滿足以后的精神上的一種高級需求。這種需求貫穿于人的整個生命過程。真心誠意地贊揚問題學生,鼓勵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地使問題學生顯示出友好合作的態(tài)度,這就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心理契機。
對問題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時,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教育專家韓鳳珍說:“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毙睦斫】到逃膶嵺`也證明,只有內(nèi)心的需要得到滿足,才能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才能積極自信地面對他人和社會。因此,教師在教育中充分運用這一心理規(guī)律,積極地保護問題學生的自尊,給學生提供各種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光彩,為問題行為的糾正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對問題學生的教育管理要多方協(xié)調,講究系統(tǒng)性。講究系統(tǒng)性是信任與賞識教育問題學生的重要方面。根據(jù)他們的問題成因分析,實現(xiàn)轉化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認清轉化過程中的反復點,正確對待、耐心等待,要有長期的、系統(tǒng)的計劃和打算,不斷地調整方法進行教育,與家長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追蹤考查,反復抓,抓反復;加強日常生活、學習的監(jiān)督,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管理教育者應堅持疏導、鼓勵、情感交融與嚴肅紀律相統(tǒng)一的原則;要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要欣然地接納,要對學生充滿積極的期待;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把心理溝通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走進的學生的內(nèi)心真實世界,成為他們可以交心的朋友。這樣,老師的真誠、友善的表揚和批評才能被他樂意接受。
總之,在問題學生管理過程中,我們要秉承滴水穿石的精神,堅持“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則,耐心細致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問題學生管理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7]GHB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