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適用話題】醫(yī)藥改革義與利尊重生命
很多人一邊看電影一邊擦眼淚,估計還會一邊罵這藥怎么就那么貴!醫(yī)藥界人士聽到這個話,估計多半會搖頭。如果藥價下降,對患者利好,但是對制藥公司來說,沒有利潤就意味著再也沒有動力去研發(fā)藥品,將來或將無藥可用;如果藥價不降,醫(yī)保來埋單,國家財力有限,降了這個藥,其他疾病群體利益就被“擠出”。如何降價、怎么降、降幅多少,這需要政府、制藥公司、醫(yī)保、醫(yī)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同時,各國對全球創(chuàng)新專利藥的政策差異,也影響著價格高低。
一片不起眼的創(chuàng)新專利藥,背后是一場制藥公司的豪賭。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研發(fā)投入、長達數十年的研發(fā)周期、一期接一期不允許失敗的臨床試驗,只為了“賭”其有效、特效,換來20年的專利保護期,實際上等到新藥上市后,基本只剩七八年專利期。業(yè)內有一句話概括了這種“豪賭”:“第一片藥生產出來需要花費10億美元?!?/p>
那么,患者就必然要為這么貴的藥埋單嗎?不一定。
首先,新藥專利期到期后藥價會斷崖式下跌,這時與專利藥生物性、有效性一致但便宜很多的仿制藥,會集中進入市場,價格會在市場競爭下越來越低。
其次,國家還可以立法強制許可仿制。按照約定,各國可以在本國出現公共健康危機的時候,實施藥品強制許可,即使是專利期內的藥品,也可以強制許可仿制。影片中男主角從印度帶回的藥品就是強制許可仿制藥品。按照入世協(xié)議,發(fā)展中國家對專利保護有10年過渡期,印度利用過渡期發(fā)展仿制藥產業(yè),10年過去后,依然想辦法強制許可,以保護仿制藥產業(yè)發(fā)展。而我國遵照協(xié)定,不允許強仿。
最后,藥價也可以談。一方面,如果效果只是有點用,或是只惠及很小一部分人群,則需要重新評估其價值,與制藥公司商量價格。一些國家有專門機構,用健康經濟學來衡量藥效,讓藥品費用更物有所值。另一方面,有些國家醫(yī)生群體替患者出面與制藥公司協(xié)商定價。2016年、2017年,我國已經啟動兩次醫(yī)保談判定價,十幾種抗癌靶點藥物通過談判實現大幅降價并進入醫(yī)保目錄,一些藥品價格甚至被“腰斬”。比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易瑞沙,月均藥費從15000元降至7000元。2018年,進口抗癌藥品還要實現零關稅。
2018年4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提出制定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高質仿制藥進入上市藥品目錄集。仿制藥是各國控制治療成本、提高患者用藥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上述兩個目錄,被視為中國從制藥大國邁向制藥強國的重要舉措,業(yè)界稱“中國仿制藥行業(yè)有望迎來春天”。
影片簡單直白卻備受關注,正是復雜而糾結的現實給了電影巨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措娪安恍枰嚅L時間,改變現實卻要全國每個人用無法丈量的長時間來實現。因此,且給國家一些時間,畢竟我們是人口第一大國,發(fā)展中國家,還面對著無止境的各類醫(yī)療藥品需求。這正是:為生命亮起綠燈,讓吃藥不再兩難。
(摘自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有刪節(jié))
【素材分析】生命無價,但創(chuàng)新藥作為人類科技的結晶是有價的。對于高價癌癥新藥,你可以說它不合理,但對比企業(yè)巨額的投入,也可以說,它在當時也有其合理之處。隨著新藥審批改革、進口抗癌藥零關稅、國家醫(yī)保談判等政策的實施,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抗癌藥時間差、價格差問題都將得到妥善解決,患者的生命會更有希望與保障。
(特約教師 倪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