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20,天不兼覆,地不周載21。火濫焱而不滅22,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23,鷙鳥攫老弱24。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bǔ)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25,殺黑龍以濟(jì)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26。蒼天補(bǔ),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27,顓民生。(《覽冥訓(xùn)》)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yà)貐(yǔ)、鑿齒、九嬰、大風(fēng)、封豨(xī)、修蛇皆為民害29。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30,殺九嬰于兇水之上31,繳大風(fēng)于青邱之澤32,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33,擒封豨于桑林34。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本經(jīng)訓(xùn)》)
(選自《淮南鴻烈集解》)
1.精衛(wèi),鳥名。又名誓鳥、冤禽、志鳥,俗稱帝女雀。傳說這種鳥曾在東海淹死。
2.發(fā)鳩,山名。舊說在山西省長子縣西。
3.柘(zhè)木,桑樹的一種。
4.烏,烏工鴉。
5.文首,頭上有花紋。文,同“紋”。
6.詨(xiāo),呼叫。“精衛(wèi)”原是這種鳥叫的聲音。
7.炎帝,神農(nóng)氏。
8.堙(yīn),填塞。
9.夸父,人名。舊說為一個部族的名字。
10.入日,太陽入于地平線之下。
11.河,黃河;渭,渭水。
12.大澤,大湖。傳說縱橫千里,在雁門山北。
13.鄧林,地名。在今大別山附近。古音“鄧“桃””音近,一認(rèn)為是桃林。
14.黃帝,上古帝號,傳說稱軒轅氏,亦即有熊氏,誅殺蚩尤后被諸侯尊為帝。蚩尤,人名,亦為一氏族名。
15.作兵,制造兵器。
16.應(yīng)龍,傳說中有翅膀的神龍,能蓄水行雨,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應(yīng)龍住在兇犂的土邱山。冀州,古九州之一。
17.風(fēng)伯雨師,風(fēng)神雨神。
18.魃(bá),黃帝的女兒,一說為旱神。
19.女媧,女神名。傳說為人頭蛇身,在開天辟地的時候捏黃土做人。
20.四極,天的四邊。上古人認(rèn)為天的四邊都有支撐著天的柱子。廢,壞。此處指柱子折斷,天塌下來。
21.天不兼復(fù),地不周載,天不能全面覆蓋著大地,地也不能周全容載萬物。
22.濫(lǎn)焱(yàn),大火綿延。
23.顓民,善良的百姓。顓,善良。
24.鷙鳥,猛禽。攫(jué),用爪子抓取。
25.鰲,大龜。
26.淫水,泛濫的洪水。
27.狡蟲,兇猛的野獸。
28.后羿,堯時善于射箭的武士。傳說他是帝俊派到地上來拯救人類的天神,十個太陽被他射掉九個。
29.猰(yà)貐(yǔ),怪獸名,傳說狀如龍首,行走極快,能吃人,叫聲似嬰兒啼哭。鑿齒,怪獸名,齒長三尺,形狀似鑿子,露在下巴外,操持著戈盾等武器。九嬰,傳說中有九個腦袋的怪物。大風(fēng),一種兇猛的大鳥,飛行時伴有大風(fēng),可摧屋毀田。封豨(xī),大野豬。修蛇,大蟒蛇。
30.疇華,南方水澤名。
31.兇水,北方的河流名稱。
32.青丘,南方的水澤。
33.洞庭,南方水澤名,即今之洞庭湖。
34.桑林,地名,傳說商湯曾求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