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芬
(河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河南焦作454000)
POGIL的全稱是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以過程為導向的指導型探究學習),是一種教學理念和方法。它最初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被提出,所使用的材料以引導學生探索、創(chuàng)建自己的知識為目的,通過學科知識來培養(yǎng)學生高級的思維能力。
該模式被廣泛應用到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教學中。H.H.Hu,C Kussmaul(2015)[1]通過實踐證明該模式在中學生、本科生、包括研究生的計算機教學中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G.R.Smith(2001)[2]在文學教學中使用該模式,認為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對學生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好處。Catherine Johnson[3]在德語初級語法教學中使用了該模式,認為該模式可以應用于中學或大學水平的外語教學,有助于鍛煉學生解決問題和批判思維能力。
國內對該模式的研究為數不多,知網中只能檢索到四篇相關的論文成果,研究結果均對該模式做出了肯定的態(tài)度。其中,劉玉紅、馬艷(2016)[4]把該模式應用到制藥工程專業(yè)藥物合成教學中,認為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改善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國內還沒有將該模式應用到英語教學中的嘗試。
一個完整的學習活動包含六個要素:學習主體、學習目標、學習工具、學習任務分工、學習共同體、學習規(guī)則。在本研究中,學習主體包含教師和學生,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兩大主體的互動,既要注重師生交互,又要促進生生交互,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工具包括使用的教材、提供的材料等。學習環(huán)境主要包含硬件環(huán)境和軟件環(huán)境。硬件環(huán)境指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比如網絡、通信軟件、社交媒體等;軟件環(huán)境包括教師為學生提供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等。學習規(guī)則包含分組規(guī)則、活動規(guī)則、成果展示規(guī)則、評價規(guī)則等,以約束學生在一定的規(guī)則內進行活動,并通過有效的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規(guī)則來提高學習效果。學習共同體在具體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指的就是學生的學習小組,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和性格特點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4-5人。每個小組成員在每一次活動中都承擔一定的角色,比如:管理員、發(fā)言人、記錄員、信息員、聯絡員等,以學習目標為導向,開展分工與合作,相互協(xié)調,共同建構知識、分享知識。
根據上述要素,本研究設計出基于POGIL的大學英語教學活動的模式,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分別包含教師和學生的任務,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構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協(xié)同合作來完成既定的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活動模式見圖1。在課堂活動前,教師將要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提前發(fā)布給學生,學生在熟悉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在課堂中有效地進行小組討論、學習,然后組內同學相互評價,教師在匯總之后,結合教師的評價并將結果反饋給學生。
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第一冊第七單元為例。該單元閱讀技巧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在閱讀過程中猜測生詞含義的技能”。在POGIL模式中,教師沒有講解方法和技巧,而是先給每個小組一小篇文章,里面標記出了一些超綱詞匯,這些詞匯對絕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是新詞。教師要求學生在不使用字典的前提下,小組合作辨別出這些詞是什么意思,并總結出辨別詞義的方式,即通過什么途徑猜詞義。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職責是進行監(jiān)督和輔助,確保所有小組以及成員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且不借助詞典來完成任務。教師提出的問題有:
(1)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mean?
(2)How do you get that meaning?
(3)Whatelsewaysdoyouknowtogetthemeaningofunfamilar words?
教師設計的問題旨在啟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問題可以是有針對性的,也可以是聚斂或擴散型的,關鍵是要引導學生發(fā)現答案,而不是很容易地直接找到答案。通過回答第二個問題,學生會總結出如何獲悉生詞含義的方法。課后,教師給學生發(fā)放部分練習材料,讓學生單獨練習,其中90%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總結出的猜詞方法,識別生詞的含義。
在該模式中,學生不是直接從教師那里獲得知識,而是通過小組活動自己總結歸納知識,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從表面去看深度,去發(fā)現語言的規(guī)律并進行總結。學生不再是僅僅回答教師提問的簡單的問題,而是自行去發(fā)現問題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解決。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開發(fā),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
一個好的教師總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在該教學模式中,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觀察和了解學生,能更清楚地知道哪位學生學習有困難,哪位學生能迅速地掌握學習內容并可從一些額外的挑戰(zhàn)性工作中受益。
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知識的傳授上,對課堂上的學生動向關注不夠。因此一些學生稍有分心就會跟不上進度或者是在課堂上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活動,比如玩手機、做其他科目的作業(yè)等。當學生被分成小組后,因為每個成員都有相應的職責,他們都在忙于活動或小組協(xié)作,也就沒有時間去做其他活動了,對課堂的關注度大大提高。
圖1 基于POGIL的基礎英語教學活動模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