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濱
摘 要 本文通過對高中生心理特征進行分析,進而提出高中生心理特征管理的策略,旨在加強教育管理,提高高中生智力與身心健康的共同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高中學生 心理特點 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相比于低年級來說,高中生的身體、心理發(fā)展更加成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問題與判斷是非的能力,在思想與行動上超出了低年級階段的強烈自主性。但是,就我國目前教育狀況來說,高中校園還多是封閉式管理模式,這也使得高中學生出現(xiàn)不同的心理特征,如何能更好地引導與管理高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將會對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本文在分析了高中學生心理特點之后,從加強心理疏導、構(gòu)建和諧的校園文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強高中學生心理管理的策略,旨在為高中生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一個參考。
1目前高中學生心理特點剖析
1.1高中生出現(xiàn)不平衡的心理特點
在成長過程中,青春期是學生逐漸走向成熟的過渡期,大部分學生正處于高中階段,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在這一期間,學生的生理成熟快,但是由于家長的保護、社會接觸少,心理發(fā)展較為落后。他們在社交、情感表達方面和成年人相比也有顯著差別,也就是說,高中生處于人格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其生理和心理有明顯的不平衡性。
1.2高中生對父母的過分依賴
當前高中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和保護,害怕孩子受到傷害而隔斷其與周圍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使學生除了學習什么都不關(guān)注。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成長,對父母的依賴過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喪失了自我獨立成長的能力。
1.3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特征
青春期叛逆是高中生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研究表明:高中生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一方面渴望擺脫父母和老師的束縛,一方面在經(jīng)濟上又離不開家長,在這樣的雙重矛盾中就滋生了叛逆心理,這種叛逆心理體現(xiàn)在高中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家長和老師要引起高度重視,積極對其進行引導。
1.4高中生的模仿心理特征
高中生心理尚未成熟,對周圍事物都有極強的模仿能力。教師是其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接觸最多的人,學生具有向師性,喜歡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脾氣秉性并模仿。針對學生的這種行為,教師應做出典范,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
1.5高中學生的自尊心理特征
高中階段的學生自尊心較強,這一階段的學生非常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在班級中如果對高中生一味的進行打壓、批評是不會起到理想效果的,甚至可能出現(xiàn)反效果。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2加強高中生心理管理的策略分析
2.1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必要的輔導
當前,在高中教學中開設(shè)相關(guān)心理輔導課程是幫助學生了解生理、心理知識的重要途徑,能夠使得高中生學習一些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方法。在對高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將人格培養(yǎng)、心理問題處理等教育內(nèi)容與學生情緒、思想聯(lián)系在一起,并重視挫折教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打造一個和諧、自由、平等、輕松的心理輔導過程。
2.2構(gòu)建和諧的校園班級氛圍
建立一個和諧、輕松的校園文化,繽紛多彩的班級文化是為學生打造一個健康、文明成長環(huán)境的必要。用不同文化形式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用和諧的校園班級文化促使每一個高中生的心理能夠健康的成長是千千萬萬家長及學校的渴望。通過校園班級文化建設(shè),倡導積極、開放的校園環(huán)境,抵制不良思想的蔓延,倡導文明。如此一來,和諧、文明、多彩的校園班級文化氛圍一定能使得高中生心理、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2.3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
高中老師應當建立一個家長班,向?qū)W生家長介紹心理教育的科學理論和方法,提醒每個家長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運用心理知識指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同時,教師應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爭取父母的支持與合作,改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首先,引導父母要著重培養(yǎng)高中生的人格,并注意孩子的獨立發(fā)展能力;二是引導父母及時調(diào)整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避免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三是引導家長注重改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讓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子女教育和成長的重要性,為子女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溫暖、充滿愛心的家庭環(huán)境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2.4營造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管理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師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教學活動中,高中教師應當積極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真正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思想變化和需求。其次,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教育內(nèi)容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緒。
3結(jié)語
高中階段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關(guān)鍵階段,甚至是學生的命運轉(zhuǎn)折點。在這個階段,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心理開始變得復雜。如何更好地進行高中生心理管理成為了各界關(guān)注的焦點。因此,本文分析了高中生心理變化的幾個重要特征,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高中生心理管理的策略,以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他們快樂地學習和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束華山.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8(03):58-59.
[2] 曹一鶴,賀寶福,王凱榮,張寧.某中學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6,38(05):455-457.
[3] 劉培峰.激發(fā)高中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教學措施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