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
通過中介機構尋找合適的工作是許多勞動者的首選。與之對應,因為勞動者跳單(即在中介機構已經(jīng)按照勞動者的要求提供資源信息、促使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約后,勞動者為規(guī)避或減少交付中介費的義務,而跳過中介機構私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疑似跳單引起的糾紛也遠非個別。那么,勞動者究竟應否向中介支付費用呢?
【案例】2018年1月2日,邱成荷與一家中介公司達成協(xié)議:中介公司在一周內(nèi)給邱成荷找到指定的工作,邱成荷給中介公司1000元報酬。次日下午,中介公司給邱成荷提供了用人單位的相應信息。見中介公司輕易就能賺到1000元,邱成荷選擇了“跳單”:悄悄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以中介公司提供協(xié)議文本,是中介公司單方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其協(xié)商的格式條款為由,拒絕向中介公司支付報酬。
【點評】邱成荷應當向中介公司支付報酬?!逗贤ā返谒氖畻l規(guī)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即并非所有格式條款都一律無效,而是必須符合相應的條件。與之對應,鑒于邱成荷與中介公司關于限期完成指定工作、1000元報酬的約定,既沒有免除中介公司責任,也沒有加重邱成荷責任、排除邱成荷主要權利,故不在其列。而該法第四百二十六條指出:“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中介服務合同作為居間合同之一,在中介公司已依約履行職責的情況下,邱成荷自然無權反悔。
【案例】2018年2月15日,劉麗萍與一家中介公司約定:若中介公司提供了所指定的工作并讓其滿意,其應支付1500元報酬;若雖然提供但不能讓其滿意,則只補償100元。三天后,中介公司給劉麗萍提供一家單位的信息。劉麗萍基于不太滿意加之準備自己上網(wǎng)查找,而付給中介公司100元。劉麗萍在網(wǎng)上查找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上述單位的消息,且通過一再比較,最終仍選擇該單位并與之簽約。可中介公司找上門來,要其補繳1400元報酬。
【點評】劉麗萍可以拒絕補繳。一方面,《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居間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奔粗薪楣精@得報酬的條件是提供了機會、促成了勞動合同的簽訂。但劉麗萍與單位勞動合同的簽訂,是自己事后上網(wǎng)查找并比較的結果,與中介公司沒有關聯(lián)。另一方面,《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眲Ⅺ惼几督o中介公司100元補償,中介公司接受,意味著雙方已經(jīng)解除合同,劉麗萍此后之舉因不構成違約而不應擔責。
【案例】2018年3月5日,因A中介公司提供的用人單位要么不適合自己,要么遭到拒絕,鐘麗玉解除了與A中介公司的中介服務合同,并另與B中介公司簽約。B中介公司提供的用人單位中,有的與A中介公司重合。鐘麗玉通過一再挑選,迫于“先就業(yè)后擇業(yè)”,最終只好降低標準,選定一家A、B中介公司重合推薦的用人單位。A中介公司堅持認為,因鐘麗玉利用了其提供的信息或訂約機會,故必須向其支付報酬。
【點評】鐘麗玉有權拒絕向A中介公司支付報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即姑且不論鐘麗玉之所以在現(xiàn)用人單位任職,是在接受B中介公司服務基礎上,權衡利弊的結果,若A中介公司認為鐘麗玉只是利用其提供的信息或訂約機會,也必須用證據(jù)說話。正因為其不能舉證,客觀上也確非其一方之力,決定了其只能承擔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