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立能力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自立能力需要從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自學能力、行動自律能力三大方面入手,學校和家庭要密切配合,雙管齊下,把培養(yǎng)落到實處。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具有較強的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人。
關鍵詞:小學生;自立能力;培養(yǎng)方法
自立能力就是在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社會能夠獨立生存的本領,是現(xiàn)代人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能力。學生是未來世界的主人,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小學階段,是人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和形成世界觀的重要時期,是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對于學生來說,樹立他們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責任心,進而使他們的各種素質均衡得到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的自立能力尤為重要。要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較強的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人,必須進行大量的嚴格而細致的訓練。
一、 要培養(yǎng)學生們生活上自理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父母精心愛護,所以一些學生嬌氣十足,怕臟,怕累,不愛勞動,教室中經常出現(xiàn)臟水無人倒,垃圾無人清理的現(xiàn)象,甚至自己腳下的紙屑也不會彎腰處理,這種現(xiàn)狀,怎么能夠適應未來的發(fā)展速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樹立起自立精神。
培養(yǎng)學生的自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比如值日工作,有些學生由于缺乏鍛煉,盡管費了很大的力氣,弄得塵土飛揚,但還沒有把地打掃干凈,這是就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他們如何勞動。另外沒要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愛受表揚的特點,在班級廣泛開展勞動競賽,如通過衛(wèi)生評比看看哪個小組值日最認真,評選勞動小能手等等,激發(fā)學生的勞動熱情,經過這樣的訓練,班級的面貌大為改觀,不僅做到教室窗明幾凈,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在勞動方面的自立能力,從而使他們的心理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對學生的自立能力的訓練,還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以前,班級玻璃打了,桌椅壞了這些事得教師操心,自從進行自立能力的訓練之后,使得學生主動承擔起了這些任務,擦玻璃,修桌椅畫海報,在勞動中他們不僅提高了自立能力,而且通過動手動腦,還發(fā)展了他們的智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 學校和家庭雙項進行培養(yǎng)
對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yǎng),只靠在學校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和家長緊密配合,學校,家庭雙項進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進行實驗時,教師做了一項調查:小學生中能夠自己穿衣,疊被洗腳占26%,吃飯不挑食的占12%,上下學不用父母陪護的占3%,自己能整理書包的占25%,在家?guī)椭改缸黾覄盏恼?1%,一個學生,連自己最起碼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怎么能談得上幫助別人和將來為祖國做貢獻呢?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們闡述培養(yǎng)學生自立能力的重要性,并要求學生在家中做到洗衣掃地等家務活。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同學們自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自立能力極差的同學,不僅書包要讓母親整理,而且隔幾天就讓母親來收拾一下亂七八糟的書桌,做事也是丟三落四,稀里糊涂。母親為他操盡了心,自從進行了自理能力訓練后,教師和她的家長建立了經常的聯(lián)絡,對他進行跟蹤訓練,經過一個月的時間,他也能夠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做事也有條理多了,通過教師和家長的緊密配合,有84%的學生達到了生活上的自理。
自立能力是一切活動和行為的基礎,如果缺乏自立能力學生就會處處依賴,逐漸養(yǎng)成懶惰,懶散的毛病,必將會導致將來的一事無成。所以,教師在大多數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立能力之后,就要讓他們付諸實踐,在家長的配合下,教師每周開展一次我做家長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體會做家長的艱辛,更加增添了對父母的愛心。
三、 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學能力
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存在著一種惰性,回到家中需要家長督促,把學習當成一件苦差事,缺乏積極主動性,根本就談不上自學,而自學能力對于小學生來卻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是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是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捷徑。所以,在小學階段,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其措施如下,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由于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上應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相應的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由淺入深,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興趣,在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教師就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找出所學知識中的主要問題,并能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切不可操之過急,而要深入淺出,一步步進行。讓學生得到自己掌握知識時的驚喜,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們逐漸產生學習的興趣,認真檢查鞏固自學成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對學生的自學結果進行檢查并指出其中的優(yōu)缺點,這樣才能使學生明確自己的長處,糾正自己的錯誤,才能使他們有更大的進步。
四、 對學生進行行動上的自律
一個人如果缺乏自控力,隨心所欲,不加約束,那么發(fā)展下去是十分危險的,現(xiàn)在不少學生,由于家長的溺愛,嬌慣,養(yǎng)成了自大,唯我獨尊的心理,他們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對事不努力,對自己不克制,這樣下去,他們很難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要想做到學生在行動上的自律,首先必須做好班干部的培訓工作,一個班級,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如果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只靠口頭說教是行不通的,所以優(yōu)秀的干部團體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和核心,是學生的表率和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建立一支有智慧,有能力,有威信的干部隊伍,是學生形成行動上的自律的首要措施,其次,要在班級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游戲中學會自理,自律,在快樂中成長。
對學生的自立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十分復雜而且艱辛的工作,需要教師只有付出極大的耐心和愛心,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培養(yǎng),才能使學生具有這一良好的心理素質。
作者簡介:
楊鐵寧,遼寧省營口市,遼寧省營口市建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