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洪華 張香子(通訊作者)
(1延邊大學醫(yī)學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2延邊大學口腔教研室 吉林 延吉 133000)
我國兒童乳牙患齲率高,患病程度重。王文紅等[1]研究顯示,兒童從1歲起患齲率直線上升,2歲兒童患齲率為31.09%,3歲時為48.33%,北京市5歲兒童的患齲率高達64.10%。尋找一種簡單、可靠的兒童患齲風險評估手段是口腔醫(yī)師一直探索的課題。本研究中探討了延吉市北山社區(qū)3周歲兒童齲病患病狀況及齲病活躍性檢測研究,具體結果如下。
選取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的漢族及朝鮮族、農(nóng)村及城市幼兒園,調(diào)查學齡前兒童,排除嚴重殘疾、弱智兒童,年齡為3歲的正常健康兒童共749名,其中男363例,女386例。
對所有兒童進行Cariostat齲易感性檢測,具體操作方法為:檢查者為具有多年臨床經(jīng)驗的兒童口腔??漆t(yī)師和口腔科護士2人一組,由1名檢查者取專用消毒棉簽在受檢兒童口腔中上頜磨牙頰側近頸部和下前牙唇側牙頸部輕輕擦拭3~5次,采集牙面軟垢和菌斑的混合樣本。助手記錄兒童編號,打開試劑瓶蓋,檢查者將棉簽放入2.5ml Cariostat培養(yǎng)基(北京岡大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中,4h內(nèi)放入37 ℃恒溫箱中培養(yǎng),48h后讀取結果并分度。對檢測結果進行記錄與整理。
觀察所有兒童的齲病患病率與齲病活躍性。齲病活躍性的判定標準為Cariostat 齲易感性檢測值,即齲態(tài)值。齲態(tài)值從0~3.0分為7度,0、0.5、1.0為低齲態(tài)值組,1.5為中齲態(tài)值組,2.0、2.5、3.0為高齲態(tài)值組。本研究以3歲無齲兒童的高齲態(tài)值為齲病風險評估指標,即3歲時齲態(tài)值≥2的無齲兒童為齲病高風險兒童,齲態(tài)值 ≤ 1.5的無齲兒童為齲病低風險兒童。
所有兒童的患病狀況如表1所示。
表1 延吉市北山社區(qū)3周歲兒童的患病狀況
延吉市北山社區(qū)3周歲兒童的齲病活躍性如表2所示。
表2 延吉市北山社區(qū)3周歲兒童的齲病活躍性
齲病是牙齒硬組織出現(xiàn)的進行性病損,此病若治療不及時,會形成齲洞,最終導致牙齒的缺失。此病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兒童齲病在病因?qū)W及組織病理學特征方面與成人并無顯著差異,但由于兒童生長發(fā)育和牙齒生理與解剖的特點,致使兒童齲病與成人相比病損波及范圍更廣泛,進展迅速且危害更大。因此,對其的預防治療十分重要[2]。
Cariostat齲易感性檢測法由日本下野勉教授于20世紀70年代創(chuàng)建,可預測兒童患齲風險,檢查結果準確,操作方便安全,具有重復性好的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口腔臨床、健康體檢及口腔保健教育工作中[3]。
本研究中采用了Cariostat齲易感性檢測來對延吉市北山社區(qū)3周歲兒童均進行了檢查。結果顯示,延吉市北山社區(qū)3周歲兒童齲病的患病率為68.36%,齲病活躍性表現(xiàn)為齲態(tài)值平均分值2.3±0.2分。由此可見,延吉市北山社區(qū)3周歲兒童的齲病患病率高,齲病活躍性也高,需要加以重視與預防治療。
我州朝鮮族留守兒童人數(shù)龐大,由于長期脫離父母的監(jiān)護,兒童較難自覺的維護口腔衛(wèi)生。大量菌斑,食物殘渣,軟垢滯留在牙面上未能有效及時的清潔,導致細菌繁殖,成為致齲因素。兒童乳牙齲病發(fā)病早、患齲率高、患病程度重,乳牙齲病的防控應從嬰幼兒開始,在幼兒園中開展兒童群體的齲病防控工作已經(jīng)遲了。兒童乳牙齲病的干預應關口前移,從乳牙萌出后即應開始;同時,在幼兒園期間應強化齲病的綜合管理,預防新齲的發(fā)生和齲病的進展??谇豢漆t(yī)師也應重視衛(wèi)生宣教工作,消除“乳牙對人是暫時的,無關緊要”的錯誤觀點,使孩子們都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由上可知,延吉市北山社區(qū)3周歲兒童的齲病患病率較高,齲病的活躍性也高,因此,需要加以重視,對所有兒童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做好預防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