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穎,孫桂芝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思膊≡诶夏耆后w中發(fā)病率較高,并且具有發(fā)病急、致死率和致殘率高的特點[1]。女性一般在45至55歲期間處于絕經期,女性更年期是其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女性更年期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失調、血管縮舒綜合癥,同時患者還會出現泌尿生殖道癥狀等。主要臨床癥狀為潮熱、出汗等,造成患者出現血管舒張功能異?,F象[2],極易促發(fā)患者出現夜間或應激狀態(tài)[3]。此癥狀不僅會對患者身體、生理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部分女性患者還會出現輕度高血壓現象,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升高或舒張壓較低癥狀,主要為陣發(fā)性發(fā)作,發(fā)病時主要癥狀為頭疼、心悸和胸悶等;還存在少數患者出現假性心絞痛、心前區(qū)痙攣感及陣發(fā)心動過速或過緩等[4]。由此可見,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十分必要,主要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心理干預及藥物指導等,協(xié)助患者順利度過絕經期,同時又降低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顯得尤為迫切。
隨機選擇 2015年1月至 2018年 1月在本院心外科住院的50例冠心病并處于更年期的女性患者。排除標準:(1)所需患者均采用紐約心臟病學會分級(NYHA)評估,并且心功能低于Ⅱ級;(2)嚴重心律失常;(3)存在意識、運動及語言障礙患者,年齡45~55歲,平均(47.5)歲。文化程度 :其中文盲為5例,小學學歷為10例,初中15例,高中8例,中專9例,大學3例;病程3-8年,平均(4.3)年。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比較患者基本資料,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實驗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加強對其實施健康宣教和家庭護理指導,對照組只進行常規(guī)治療。
1.2.1 飲食護理 冠心病患者提倡低鹽低脂飲食,更年期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脂代謝作用降低、限制動脈硬化能力也隨之下降,對血管的保護作用下降[5]。那么建議患者合理飲食、不暴飲暴食、降低膽固醇的攝入,適量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含鈣食物,如奶類、魚類、瘦肉、海產品、維生素等,叮囑患者多吃蔬菜水果。
1.2.2 心理護理
冠心病患者本身就對疾病有一定的憂慮,擔心疾病的發(fā)展及預后,當女性處于更年期時,更加增大了對疾病的感知度,應該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入院時給予詳細的入院指導與健康宣教,幫助患者盡快適應醫(yī)院的環(huán)境,贏得患者的信任,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在認識到疾病的重要性,又能夠正確面對疾病,正視更年期所帶來的影響,積極樂觀面對。同時應對患者家屬實施健康宣教,加強患者家屬對女性更年期相關知識的認知度,使家屬在患者更年期期間得到足夠的重視和關愛,多與其進行溝通,提高患者對生活的信心,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使患者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從而科學的度過更年期[6]。
1.2.3 生活護理
鼓勵患者向家人及朋友傾訴心中的想法,學會傾訴,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分散注意力,必要時及時咨詢心理醫(yī)生,隨時調整心態(tài),勞逸結合,正確面對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一切。
1.2.4 藥物護理
遵醫(yī)囑用藥,叮囑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服藥不可擅自增減藥物,如地高辛、倍他樂克等需要增減對患者心率或血壓的檢測,并叮囑患者隨身攜帶急救藥物。如果出現心絞痛癥狀則需要就地休息,放下手中的工作,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出現頻繁痛感應立即就診。對于存在利用激素替代療法的患者要強調的是激素不可隨便使用,在患者應用激素前需要進行全面體檢,例如血壓、重要器官功能等,并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乳房腫塊或婦科盆腔疾病等,宮頸刮片,血尿常規(guī),血脂檢查等,確定患者無禁忌癥才可使用。用藥時要進行評估,按照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合理的選擇激素類型、劑量、用藥方法、使用方式及治療學檢測,隨訪隨診預案等,用藥的過程中要定期隨訪復查,及時對患者藥效進行評估,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增減劑量。
1.2.5 運動指導
護理期間需要對患者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并督促患者注意鍛煉,鼓勵患者與同齡人一起進行集體活動,多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感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的關愛[7]。如:打太極拳、慢跑、練瑜伽、氣功等,可改善人的精神狀態(tài)。
所有數據采用(x(—)±s)表示,采用X2來檢驗患者資料差異。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分析,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患者入院后對其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并在護理三個月后再次進行評估,量表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進,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狀態(tài)越好。結果顯示,入院時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無差異(P>0.05);但經過三個月的護理后實驗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WHOQOL-BREF(±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WHOQOL-BREF(±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同組干預前比較,bP<0.05。
組 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25 21.5±1.1 22.9±2.6a實驗組 25 22.3±1.2 26.7±0.9b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得了冠心病不可怕,更年期也不可怕,只要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既可以改變冠心病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又可以幫其渡過女性更年期,通過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對防治相關疾病的意識,自覺糾正自身不良生活習慣,擁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保持情緒穩(wěn)定,使患者減輕了焦慮,還有助于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順利度過更年期[8]。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