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圓圓
【摘? ? 要】近年來,如何培養(yǎng)幼師對流行音樂的鑒別欣賞能力引起了幼師教學界的廣泛關注。但在幼師流行音樂教學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古典音樂遇冷,幼師對音樂興趣不高,學習主動性差等問題。所以,幼師流行音樂鑒賞培養(yǎng)無疑需要優(yōu)化。本文重點從融合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挖掘幼師對音樂的興趣,革新教師教學方法三個方面給出策略,以期由此激發(fā)學生對流行音樂的熱情,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鑒別欣賞能力。
【關鍵詞】流行音樂? 幼師教學? 鑒別欣賞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51
一、融合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多元化鑒別欣賞
在當前幼師音樂教學培養(yǎng)體系中,流行音樂基本占據(jù)主流。傳統(tǒng)古典音樂往往由于學生興趣缺乏、熱度不高而遇冷。造成學生對古典音樂知識儲備不夠、知之甚少。再者每種形式的音樂都有它的美,它的欣賞角度。所以在幼師音樂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古典音樂,將會多元化審美角度,讓學生去體會理解不同的音樂形式、特征等。進一步可以分辨出不同形式音樂的內(nèi)涵、共通之處,升華自身的鑒別欣賞水平。
另外目前我們大部分學生都缺乏學習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孫中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魯迅有為救國家于水火“棄醫(yī)從文”,而當下教學嚴重缺乏價值導向,學生們往往不知為何為學,家長老師也缺乏價值觀引導,甚至大部分學生過完學生生涯都不知是為什么而學,學習的快樂在哪里。沒有了學習的價值觀,就沒有了主動積極的學習意識。我們可以在幼師教學中周期性分享音樂名家故事,引領學習價值觀。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當下娛樂特別發(fā)達的社會中,不少學生愛“追星”,明星一些言行對他們的影響在一定層度上比父母老師天天的說教還大。所以我們可以在課堂內(nèi)外周期性的引入名人故事,小組輪流分享,班級共同交流心得,在幼師流行音樂課堂上上,比如可以分享貝多芬、郎朗的故事等,從而既讓學生走近了名人名家,也更好的理解了音樂背后的故事,也被他們對音樂的熱忱執(zhí)著所影響打動。當然,也可以分享一些關于對求學求知的渴望,主動學習,不畏困難的故事,例如“魯迅為了勤讀書嚼辣椒驅(qū)寒”等故事,從而起到學習價值觀的引導的作用,進而學習將會從外在被動學習轉化為內(nèi)在驅(qū)動學習。
另外,身邊人的榜樣力量將會更加強大,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熟悉的同學,他們的一言一行我們都可以看到并模仿。如果班級里出現(xiàn)善于學習欣賞音樂的學生,一定要選舉出來作為典范,從而引導學生向他積極靠攏。當然,若班級里有表現(xiàn)消極,影響惡劣的學生也可相應的讓同學們給出建議和幫助,從而在班級里營造出愛學習、主動學習、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二、發(fā)掘興趣,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欣賞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大部分幼師對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學習并不是出于興趣,而是因為教學要求使然。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教師需要極力去優(yōu)化的,引導幼師觀察體驗音樂,從耳熟能詳?shù)母枨袑ふ异`感,激發(fā)對音樂的興趣,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對流行音樂的鑒別欣賞能力。針對如何有效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我們可以通過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借助幼師感興趣的教學方式等來提高學習興趣。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來自于自己親身的生活體驗,學生將會對理論理解更加深刻真切,對概念的理解才更加到位深刻,他們才知道這些知識是從生活中哪里來的。所以,我們教師家長要多提倡引導學生多實踐,比如收集民歌民謠,調(diào)查他們的來歷,分析欣賞其中的美感等。
另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以往的教學形式、內(nèi)容較為單一,幼師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我們可以借力多媒體,建立學習感興趣的、新穎易于理解的情景動畫,還可以多組織學生看歌劇、戲曲等。久而久之,學生對音樂的欣賞水平也將會有質(zhì)的飛躍。通過融合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知識和信息之間也很形象地聯(lián)系起來了。
所以,要想教學取得顯著成效,必須多樣化教學方式,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科學的情景,讓幼師的積極性興奮起來,甚至可以每周選一個小組負責講解對一個曲目的理解,給全班講解,從而直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方式讓同學們感興趣了,知識傳授的源頭就優(yōu)化了,幼師們的學習興趣、主動性自然、就提升了。
三、讓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與時俱進
在當下的幼師的流行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學板塊并沒有提到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幼師們對流行音樂學習主動性也較低。所以,教師的科學指導尤為關鍵,這也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是知識傳授的源頭所在,要想學生吸收教堂教學內(nèi)容,達到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刻板教學認知,革新教學方式,不僅是提倡死記音樂概念、曲譜和原理等,更要注重學生的體驗、從耳熟能詳?shù)母枨幸龑?,從而提升感官體驗,激發(fā)興趣教學,讓學生對音樂有從情景中、生活中有自己的理解。
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受學生喜歡對教學效果影響巨大。青年人接納新事物都是以興趣導向為主,針對流行音樂鑒賞,若采取幼師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便會讓幼師喜歡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提高,進而喜歡上流行音樂。據(jù)調(diào)查,媒體教學、情景教學和游戲教學更易受青睞。例如在音樂鑒賞課堂上,可以多讓幼師們主動參與,分享交流一首經(jīng)典曲目,讓全班同學自由發(fā)揮講述對它的理解與鑒賞,說出他們聽到了什么。這樣我們也許會驚嘆于學生們的理解力,他們的興趣、活躍思維被也得以被激發(fā)出來。久而久之,他們對流行音樂的鑒賞水平也將會有質(zhì)的飛躍。借助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將會使得學生身臨其境,去體會去思考。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生活中音樂的故事等等,引發(fā)故事思考的碰撞。從而鍛煉學生愛觀察思考、在生活中國欣賞音樂能力。通過讓教學方式與時俱進,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興趣,也讓學生對音樂的鑒賞更加得心應手。
四、結語
在對幼師流行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中,一方面,從學生角度,要融合流行音樂與傳統(tǒng)音樂,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價值興趣驅(qū)動,提升學生欣賞流行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從教師角度,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樣的教學方式,怎樣的授課方式,幼師會更加感興趣和易于吸收,從而革新教學方式和觀念,運用新媒體等技術,改善學生課堂體驗,從而使得幼師愛上音樂。最終能通過策略的優(yōu)化燃起對流行音樂的興趣,樂于鑒賞,善于鑒賞,最終提高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欣賞水平,達到幼師流行音樂鑒賞教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續(xù)婧.幼師學生對流行音樂鑒別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及有效措施[J].北方音樂,2018,38(20):222-223.
[2]李娜.論幼師學生對流行音樂鑒別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音樂,2018(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