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芳
【摘 要】寫作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同時也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大難點。之所以稱之為難點,一方面是因為寫作需要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老師將寫作課上得枯燥無味,讓學生失去了興趣。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本文主要根據(jù)我的個人經(jīng)驗提出了幾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能力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50
語文寫作考察學生深厚的語文功底,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平時其他方面的語文學習也不能忽視。另外,因為寫作方面有字數(shù)限制,長篇大論的內(nèi)容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而且會消耗他們的耐心,導致學習沒有得到成效。教師和學生應該同時認識到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步登天,所以,要腳踏實地的進行寫作教學與實踐。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課程的現(xiàn)狀
(一)對寫作缺乏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長篇大論的文章本就沒有耐心看完,更何況自己寫,缺乏寫作的興趣也看似理所當然。但是老師不能將沒有興趣作為無法更改的現(xiàn)實,很多老師放棄了班級里那些對寫作不感興趣的學生,只關注有寫作能力的學生,造成班級差距越來越大。
(二)缺少寫作素材,個人言論無法支撐起整篇文章
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需要豐富的寫作素材作為支撐,缺乏素材的文章是沒有生命的。大部分學生寫不出文章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素材積累得太少,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去積累,認為考試的時候隨便說上兩句分數(shù)就不會太低,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寫作水平遲遲得不到提升。
(三)缺乏靈感
寫作不是憑空想象就能完成的,優(yōu)秀的文章作品都來源于靈感。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的創(chuàng)作家為了呈現(xiàn)出好的作品,都會去寫生?因為寫生可以提高他們的審美,進而源源不斷的產(chǎn)生更多的靈感。
(四)學生過分依賴老師,沒有仔細鉆研過自己作文中問題的來源
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等老師給自己批注完作文之后,草草了事的看上兩眼自己的分數(shù)或者是等級,就完全忽略了老師的批注。當然,僅僅通過老師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對寫作能力的進步并沒有多大改善,最重要的還是要通過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
(一)留心觀察生活,激發(fā)寫作興趣
寫作最大的靈感是來源于生活的,生活給我們的文章帶來了生命。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留心觀察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包括自己喜愛的、能夠觸動情感的、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但是能夠引起共鳴的事情,都值得被記錄。只有學會觀察生活,留心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才能在寫作時有構思的框架。
為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我建議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經(jīng)常進行寫作實踐,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學生平時的活動空間太過狹小,對外界的事物變化不了解,就很難寫出好的作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春游或秋游,讓學生在與自然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感動,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興趣,給文章賦予生命。
(二)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
如果將寫作比作成蓋一座房子,那么素材就是磚瓦,是建筑的核心材料,是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督促學生平日里重視寫作素材的收集,無論是在家里也好,在學校還是在大街上,能觸動內(nèi)心的東西就是好的素材。沒有素材的填充,只有華麗的辭藻,是只有形式?jīng)]有內(nèi)容的文章,得不到大眾的青睞。對小學生而言,教師的督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小學生對收集素材的理念不夠理解,沒有那種本能,需要平日里教師的加強,采取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
學生積累素材最有利的材料就是書籍,無論是文學名著,小說傳記,還是自然科學,文學理論,都是一個豐富的素材庫。學生可以從書中發(fā)現(xiàn)一些道理,一些人物傳奇故事和一些科學理論,這些都是幫助學生寫作的重要信息。只有積累的多了,使用起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另外,生活中的素材也是構成好作文的關鍵因素。生活中總是會發(fā)生一些自己想不到的事,還可以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讓他們的文章更加富有吸引力。對生活中素材積累的最好方法就是寫日記。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可以不用每天都寫,只需要把自己認為能引起共鳴,能值得大家思考的事情記錄下來就可以,偶爾回來翻一翻,增加一下印象,重新思考當時寫下它的理由,會為自己的寫作增加色彩。
(三)利用審美想象,捕捉寫作靈感
一篇富有美感的文章不是空想出來的,它需要學生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能夠捕捉到生活中明顯的美和隱藏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小學生的心靈是很純潔的,一件事僅僅帶著一絲絲的美好在里面,學生就會為此而感動,如果存在著邪惡,他們也會為此而哭泣。小學生的想象力是無法估計的,他們有自己的審美標準,教師要順水推舟教會他們辨別生活中的美與丑,才能找到寫作的靈感,更好的積累素材。
除此之外,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引導式的教學方法都學生進行提問,給予他們豐富的想象空間,從中找到自己的寫作靈感。
(四)多方批改作文,提倡高效學習
小學生剛剛接觸寫作時,一定會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學生自己或許不會發(fā)現(xiàn),這就需要大家的力量。首先,學生完成一篇作文之后,先自行進行修改,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當然,這對小學生來講,有一定的困難,這時就需要老師的指導。然后是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同學之間是學習過程中最親近的人,通過作文的互相評價,可以互相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指出對方的缺點,對自己的作文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最后是老師的點評,老師有著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對文章的點評也會比學生更加全面。三者總評結束之后,學生進行文章的二次修改,改掉原先的寫作誤區(qū),整篇文章的水平就會得到顯著提升。批改在寫作教學中也是很關鍵的一步,通過互相批改,自我批改和老師的批改,可以讓學生對寫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他們的寫作效率。
三、結束語
寫作并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平時自己的一些小感想和自己的一些經(jīng)歷,都可以變成隨筆記錄下來,這是興趣的培養(yǎng)。寫作最重要的是素材積累,它是完成一篇文章的建筑材料。其次,學生與老師之間要相互溝通,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他們的審美,改正他們的錯誤,才能真正的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