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穎
【摘 要】目前,高校教育對傳統(tǒng)民族文化有所倚重,如何構建教學體系以保證傳統(tǒng)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已然成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將以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為重點,對多元化的藏族舞蹈教學方式或方法進行探討,以求讓藏民族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
【關鍵詞】高校藏族舞蹈教學 民族文化 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11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而這些民族文化會融入到傳統(tǒng)舞蹈之中,即傳統(tǒng)民族舞蹈是每個民族文化的最直接體現(xiàn)。藏族舞蹈經(jīng)過多來年的發(fā)展與蛻變,不僅舞蹈形式變得更為豐富了,同時藏民族文化也很好地融入了其中,成為了我國傳統(tǒng)民族舞蹈舞臺上的一種典型舞蹈,實屬我國的文化瑰寶之一。接下來,我們就以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為基礎,對如何構建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體系進行探討。
一、高校藏族舞蹈教學的基礎背景
藏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著一套獨立體系的民族文化傳承,而藏族舞蹈就是其中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持續(xù)增強,在物質文明得以滿足的同時,精神文明成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須,文化藝術建設亦愈發(fā)地受到了重視。經(jīng)過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我國明確了舞蹈教學應基于傳統(tǒng)民族舞蹈的核心思想,并據(jù)此構建起一套獨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教學體系。因此,在高校開展藏族舞蹈教學是極為必要的,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思想道德和文化修養(yǎng)得以有效提高,還能同時進一步增強學生自身所具有的民族精神。
二、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修訂與增補,我國高校教育開始出現(xiàn)了較大的轉變,全面發(fā)展成為教學的“主流思想”,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顯得重要了起來。此時,藏族舞蹈作為藏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藏族文化和歷史的綜合體現(xiàn),具有極為濃厚的民族特色,表現(xiàn)了藏族人民各時期的不同意識形態(tài)及追求。所以,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顯得十分必要,既能利用藏族舞蹈讓學生掌握其中相關的理論知識,又能透過藏族舞蹈令學生了解藏族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還能通過藏族舞蹈使學生觸碰到藏族的歷史往事,更能利用藏族舞蹈喚醒學生心中對“民族”的正確認知。需要教師重點注意的是,由于藏族文化自成體系,其舞蹈所包含的內容也極為紛繁復雜,為了讓教學得以順利進行以及讓學生真正學懂藏族舞蹈,相應教學體系構建的必要性也就突出顯示了出來。
三、高效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的基本策略
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教師需從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文化傳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等多個方面入手,將相應策略予以合理運用,這樣教學才能得以更為順利地進行。
(一)高校藏族舞蹈教學觀念的轉變
隨著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的進行,教師應將傳統(tǒng)教學觀念予以轉變,除了要重視學生舞蹈技能的培養(yǎng)之外,還應重視傳統(tǒng)民族舞蹈文化對學生帶來的諸多好處,促使教學形式開始產(chǎn)生改變,為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奠定基礎。一方面,高校藏族教師要能夠把握好時代的脈搏,不斷提升自身人文素養(yǎng)來增強教學能力,以便能夠成功地將民族精神、民族意識、民族文化等內容融入到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中去;另一方面,高校藏族教師要能夠將舞蹈美學融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去進行舞蹈教學,令學生在舞蹈學習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得以在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中提升。
(二)高校藏族舞蹈教學內容的選擇
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的基礎是“教學內容”,若教師沒有選擇好教學內容,導致教學內容缺失或出現(xiàn)一些其他問題,不僅是整個藏族舞蹈教學體系的構建會受到影響,還會讓藏族舞蹈教學課程的具體實施受到阻礙。因此,在高效藏族教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教師通常需要將教學內容簡單地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藏族舞蹈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文化知識,主要是藏族舞蹈發(fā)展歷史、舞蹈基本理論及舞蹈美學相關知識等基礎知識的詳解;第二部分為藏族舞蹈實踐訓練,主要是學生舞蹈基礎技能、舞蹈技巧和舞蹈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的綜合性拓展訓練。
(三)高校藏族舞蹈教學目的的明確
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的根本目的是“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除了要對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之外,還要注意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便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獲得多元化的成長和發(fā)展。同時,隨著藏族舞蹈教學的進行,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和能力將會獲得有效提高,其民族意識也將會獲得極為有效的提高。因此,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需以社會現(xiàn)階段發(fā)展需求為導向,對以人才培養(yǎng)為主的目的進行進一步明確,借此對藏族舞蹈的精髓進行深入挖掘與不斷研究,嘗試著將藏族的人文風俗、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傳統(tǒng)文化內容融入到舞蹈教學之中,為藏族舞蹈人才創(chuàng)造更好地成長環(huán)境。
(四)高校藏族舞蹈教學必須重視文化的傳承
藏族舞蹈經(jīng)過了多年的發(fā)展,其舞蹈形式和內涵已被賦予了太多的東西,是藏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的藝術化體現(xiàn),更是藏族歷史文化的藝術化傳承。因此,為了讓藏族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與弘揚,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應從藏族民間獲取相關的歷史文化元素,并將這些內容進行藝術化的處理和加工,使其能夠很好地融入到藏族舞蹈教學之中,令學生能夠透過藏族舞蹈來對藏族文化進行進一步的認知。
(五)藏族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已成為一種生產(chǎn)力,是高校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因此,在高校藏族舞蹈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將“創(chuàng)新”的相關理念融進教學體系的構建之中,在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舞蹈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合理培養(yǎng)。也就是說,高校藏族舞蹈教師要讓學生對藏族傳統(tǒng)文化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并讓學生對藏族舞蹈基礎知識和技能有足夠透徹的了解,然后再引導學生去創(chuàng)作新的舞蹈動作,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隨藏族舞蹈教學的進行而提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高校藏族舞蹈教學體系構建具有極強的系統(tǒng)性,高校必須建立起一支專業(yè)的教師隊伍,既要保證教師對藏族歷史文化有著十分清楚的了解,又要教師能夠知道藏族舞蹈所具有的最典型形式,還要教師能夠對其他舞蹈教學體系進行合理借鑒,然后再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更為順利地培養(yǎng)滿足社會需求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