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悅,張 珩
(營口理工學院體育教研部,遼寧 營口 115014)
營口理工學院致力于通過體育樂部模式開展活動與比賽,提高學生對健美操的理解和認識,樹立終身鍛煉的理念,激勵其積極投身體育鍛煉之中;激起學生對健美操的運動興趣,使之熟練掌握健美操技術技能,促進其健康成長,提高其身體素質,并為“終身體育”奠定堅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勇往直前、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精神;使學生樹立自由、公正、誠信、友善的現(xiàn)實品格以及對規(guī)則、制度遵守的法律意識,對他人尊重的道德意志;全面發(fā)展學生身體機能、心理素質,打造一個具有專業(yè)運動水平、特色、陽光的健美操運動團隊。
俱樂部部長統(tǒng)一負責俱樂部所設立的自治管理委員會,其組織機構設置為:組織部、競賽部、宣傳部,每個部門設部長1名,干事若干,在教師的統(tǒng)一協(xié)調下,組織健美操俱樂部的培訓、訓練、競賽等活動。
部長:主要管理俱樂部各類事務,協(xié)調內部各個組織機構,確保俱樂部良好啟動,是俱樂部的直接責任人。
組織部:總體負責內部各項事務的制定與規(guī)劃,組織各個部門完成部中的各項任務,負責俱樂部的基本技術培訓工作,組織各小組進行日常的訓練與競賽。
競賽部:負責統(tǒng)計與分析每次競賽過程與成績,主擔裁判培訓和競賽組織工作
宣傳部:總體擔負考勤及各項事務的宣傳工作。
督查部:負責對各個隊的比賽與訓練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
第1學期和第3學期的第1周為會員注冊的時間。學生通過教務平臺選課成功后,即成為健美操俱樂部會員。
健美操俱樂部以隊的形式進行訓練,以組的形式進行比賽活動。每隊4組,每組隊員6~8人。建隊的形式:學生通過教務平臺選課的時間建隊(如周一5、6節(jié)為一隊),建組的形式:采取會員自愿組合和教師協(xié)助建立的方式。
各隊成立后,由隊員自薦、推選或教師推選的方式產(chǎn)生隊長,各組成立后,由組員自薦、推選或教師推選的方式產(chǎn)生組長。
2.3.1 會員級別 初級、中級、高級會員。
2.3.2 水平級別 健美操俱樂部以基本技術練習與比賽為主要活動形式,根據(jù)會員等級分為初級組、中級組、高級組,實行動態(tài)管理。每個級別所練習的方向從易到難,依次進行提高。從基本技術到基本套路位置,以及在小組所擔任的位置,裁判與指導。因此每組至少要有一個高級會員的參與。
2.3.3 分級標準 初級會員:沒有任何健美操基礎的會員。中級會員:能基本掌握健美操基本技術,完成簡單隊形變化的會員為中級會員。高級會員:可以熟練掌握健美操基本技術,完成健美操套路創(chuàng)編、編排隊形變化,基本掌握健美操裁判法。俱樂部會員通過俱樂部技術考核來確定會員的等級。
2.4.1 訓 練 在訓練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利用課余時間隊長組織隊員進行訓練;(2)訓練與競賽要求指導教師在其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俱樂部活動要求每周二。訓練內容包括:健美操基本技術動作、組合套路、身體素質練習。身體素質練習結合學生的體質測試內容,進行各項機能的針對性訓練。
2.4.2 比 賽 健美操俱樂部根據(jù)會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每隊4組,每組6~8人,同時根據(jù)不同級別確定比賽內容。(1)個人比賽。按照組別不同隊員在個人競賽中完成比賽排名,教師打分,視個人表現(xiàn)綜合打分,排列名次。(2)小組競賽:按照組別不同各同級組別進行比賽排名,由各隊出一名隊長共同打分,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取平均分分出名次,教師作為裁判長有權利進行調分,排列1至若干名如出現(xiàn)并列則名次順延。
表1 初級組與中級組競賽內容
初級組與中級組競賽內容見表1。
健美操俱樂部活動內容見表2。
4.1 考核方式:平時成績(理論10分,平時表現(xiàn)20分)、體能測試、專項技能。
4.2 考核分數(shù)分配:平時成績30分,體能測試40分,專項技能30分。
表2 健美操俱樂部活動內容
表3 個人競賽評分標準
表4 團體競賽評分標準
4.3 初、中、高級會員在技術考核時初級班會員乘系數(shù)0.8,中級班會員乘系數(shù)0.9,高級班會員系數(shù)為1。
5.1 體能測試。男會員:立定跳遠、50m、1 000m、引體向上;女會員:立定跳遠、50m、800m,仰臥起坐,標準同體測,共30分。
5.2 平時成績。會員出勤、課堂表現(xiàn)等情況綜合評定。其中出勤情況為10分,課堂表現(xiàn)為10分,理論課10分,理論課以上交學習心得、學習筆記、小論文或調查報告的形式進行考核。
5.3 專項技能。健美操個人競賽成績15分,團隊競賽成績15分。個人競賽評分標準與團體競賽評分標準見表3、表4。
體育俱樂部通過這種“開放式教學”模式,使學生自主選擇上課時間、內容、及教師,真正地以感興趣為出發(fā)點,以貫徹終身體育意識為目的。這種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營口理工學院實施以來效果顯著,學生即體質得到發(fā)展,學習積極性也很高,符合了當代應用技術型大學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