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崢嶸
彭遨,1903 年4 月15 日出生在湖南省岳陽縣步仙鄉(xiāng)五關村。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曾任紅三軍團第三師師長, 是一個深受彭德懷贊賞的戰(zhàn)將。1933 年2 月,他率部參加江西蘇區(qū)反“圍剿”戰(zhàn)爭,在浴血奮戰(zhàn)中不幸陣亡。
立下投軍報國之志
彭遨的家庭世代務農, 其父彭田伯讀過一點書,懷著“望子成龍、振興門庭”的殷切期盼,在彭遨5歲時, 即在家教他讀《三字經》《增廣賢文》,13歲后, 又送他到附近的桂林高小就學。彭遨知家境艱難、求學不易,讀書格外發(fā)奮,高小期間就讀了《詩經》《戰(zhàn)國策》《古文觀止》等典籍,立下投軍報國之志。
1919年,五四運動的浪濤撲至洞庭湖畔,彭遨受新思潮影響,與桂林高小的師生一道, 組織宣傳隊,奔赴筻口、新墻、公田、黃沙等集鎮(zhèn)演講、散發(fā)傳單、演化裝劇。他還把群眾抵制日貨的見聞寫到作文里, 得到老校長續(xù)吉三的稱贊。不久,彭遨升入岳陽縣立中學, 因帶領同學上街抗議軍閥戰(zhàn)爭,被當?shù)伛v軍強令學校以“危害治安、有傷國政”的罪名,將他開除。
彭遨失學后,開始出外謀生。1920年初,他到了省會長沙。因無人介紹,找不到工作,后隨一幫投軍者去衡陽, 在湘軍唐生智部做了一名連隊文書。彭遨秉性耿直, 疾惡如仇, 看到軍官克扣糧餉、打罵士兵,便出來打抱不平,串通士兵鬧餉。營長派人追查,要對“發(fā)難者處以軍法”,彭遨只得連夜逃走。
彭遨北返長沙,徘徊街頭,恰逢私立公益職業(yè)學校招生, 招生廣告上寫著“半工半讀,不收學膳費”。他喜出望外,報名應試,被錄取入校。學校設在城北荷花池岳云中學(由何炳麟兼校長),這里是長沙學生運動的中心, 省學聯(lián)就設在與岳云中學僅一墻之隔的兌澤中學。彭遨與向鈞、田波揚等學生領袖接觸, 課余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和同學們共同探討所關心的問題。
1921年10月, 省學聯(lián)在長沙發(fā)起裁兵運動, 彭遨參加了請愿游行和搗毀省議會的活動,在小吳門被軍閥趙恒惕派出的軍警打傷。此后,彭遨又積極參加了聲援“收回第一紗廠公有運動”和抗議趙恒惕政府慘殺工人領袖黃愛、龐人栓的斗爭。
1923年上半年,湖南外交后援會發(fā)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日愛國斗爭。彭遨和省學聯(lián)糾察隊日夜巡邏, 查禁出入長沙港口的日貨。6月1日,停泊在湘江中的日艦“伏見號”水兵,竟向金家碼頭的示威群眾開槍, 當場死傷數(shù)十人。
彭遨目睹帝國主義的暴行,義憤填膺, 與群眾抬棺向趙恒惕政府請愿??墒?,軍閥助紂為虐,反誣學生“借端起事,擾亂時局”,通令各校提前放暑假, 以此瓦解學生運動。彭遨結束了在長沙的學習生活,回到岳陽老家。
成立農民自衛(wèi)隊
彭遨回到岳陽后, 由老校長續(xù)吉三介紹, 在縣城謀到一個小學教員的職業(yè)。
1925年6月,當上海五卅慘案的消息傳到岳陽時, 彭遨再次投入了反帝愛國斗爭的行列。是時, 岳州工人俱樂部發(fā)起成立青(島)滬(上海)慘案雪恥分會,彭遨為之奔走呼號, 帶領一群進步師生上街宣傳。他還和雪恥會成員去岳陽港碼頭, 動員乘客不要購買日清輪船公司的船票, 阻止亞細亞煤油在岳陽起岸。同時,他們走街串巷,勸各商號銷售國貨,使最能獲利的英國哈德門香煙和日本仁丹,均一時無人問津。在斗爭中, 岳陽縣泥木工人成立了行業(yè)工會, 聘請彭遨為工人夜校的“先生”,他通過與工人接觸,寫了一篇《泥木工人生活現(xiàn)狀》的文章, 把資本家盤剝工人的種種行為,如工頭費、工具費、開業(yè)費、管理費、孝敬費等,編成詩歌、配上漫畫,予以揭露。工人受到啟發(fā),而資本家和工頭則聲名狼藉。
1926年夏,在安源從事工人運動的劉士奇由中共湖南區(qū)委派回原籍岳陽, 籌建中共岳陽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彭遨經劉士奇和戴立本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了推動工農運動的發(fā)展, 黨組織將彭遨派回家鄉(xiāng), 擔任岳陽縣南四區(qū)農民協(xié)會秘書。當時,農民協(xié)會尚處于籌備階段, 許多農民對它并不了解, 彭遨等決定從開展平糶斗爭入手, 擴大農民協(xié)會的影響。經過一段時間, 發(fā)展會員2000余人,彭遨被推舉為南四區(qū)農民協(xié)會委員長。
8月,北伐軍兵臨岳陽。彭遨按照黨組織的部署, 帶領南四區(qū)農民踴躍支前,為北伐軍當向導、作偵察、搞救護。北洋軍閥葉開鑫部棄城向羊樓司潰逃時, 南四區(qū)農民奪得潰兵的40支槍。他們用這些武器裝備了自己, 成立了一支80多人的農民自衛(wèi)隊,侯國慶任隊長,彭遨任黨代表。
在南四區(qū), 地主武裝民團也有部分槍支, 對農民協(xié)會虎視眈眈。彭遨定下一條巧計,發(fā)“請柬”邀團總楊芝荃到農民協(xié)會“商量權限”,趁機將其扣押,并派人收繳了民團的槍支。
1927 年5 月,長沙發(fā)生“馬日事變”,中共湖南臨時省委通知岳陽農軍開赴長沙, 反擊國民黨新軍的屠殺。彭遨急率農民自衛(wèi)隊前往,抵新墻時,忽又接令停止南進, 后來才知是陳獨秀的右傾錯誤所致。不久,岳(陽)平(江)湘(陰)清鄉(xiāng)司令閻仲儒派一個團駐童口“剿共”,其中,由文依華率領的先頭營闖進了南四區(qū)。彭遨接到區(qū)農民協(xié)會秘書蔣吉文的報告,知情況十分緊急,立即布置黨團員和農民協(xié)會骨干向平江山區(qū)轉移,自己留下來處理遺留工作。
彭遨和文依華是桂林高小時的同學,以前兩人交往較深,還一起參加過反帝愛國斗爭。彭遨認為文依華“剿共”決非本意,經過爭取,可以策動該部起義,然后拉到幕阜山區(qū)打游擊。于是,他連夜去見文依華, 分析形勢, 曉以大義。正當彭遨的策反工作有一定進展時,閻仲儒把這個營調防了。文依華臨走時向彭遨表示, 今后決不與共產黨打仗, 還將兩支手槍送給了彭遨。
彭遨繼續(xù)留在南四區(qū)活動,卻被地主劉大宗發(fā)現(xiàn), 報告給團總楊芝荃, 楊芝荃立即派清鄉(xiāng)隊去捕搜。彭遨憑借對地形熟悉,與清鄉(xiāng)隊周旋了一晝夜, 最后潛渡河港,連夜摸到新開塘,由一地下黨員用小船送出岳陽。
戰(zhàn)斗中嶄露頭角
1927 年6 月, 彭遨到了武漢, 與從湖南逃出來的工農骨干組成湖南各界請愿團, 向武漢政府控告許克祥制造“馬日事變”、屠殺工農的罪行。當時,武漢政局已處于“山雨欲來風滿樓” 的狀況,為避免更大的損失,黨組織將這批工農骨干轉移到軍隊中去,彭遨被分配在葉挺領導的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教導團, 任新兵連的班長。
8月1日, 彭遨隨部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勝利后部隊進行整編, 他被調到第二十五師第七十四團擔任排長。10 月,起義軍南下廣東, 彭遨所部在三河壩與敵血戰(zhàn)三晝夜, 由朱德指揮突出重圍,向粵贛邊山區(qū)轉移。
1928 年1 月, 部隊渡過武江,發(fā)動了湘南暴動。彭遨與戰(zhàn)友們化裝成國民黨軍隊,智取宜章,接著,又連破郴州、資興、永興、朱陽四城。響應起義的湘南農民,新編成三個師(即工農革命軍第三、四、七師),彭遨被派任第七師的營長。
5月, 湘南暴動部隊在寧岡縣魯市與井岡山部隊合編為紅四軍。由于山上給養(yǎng)困難,遣回了大批湘南農軍, 彭遨被分配到由南昌起義骨干組成的第二十八團,在第三營擔任排長, 不久提升為連長。
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唯恐紅軍壯大, 派楊如軒率第二十七師“進剿”井岡山。彭遨等接到戰(zhàn)斗命令, 連夜趕了100多里山路,在遂川縣五斗江設伏。進剿的敵軍沒料到紅軍的行動如此迅速,一個團闖入包圍圈被殲滅。彭遨與戰(zhàn)友們乘勝追擊, 直撲永新縣城。此時楊如軒還在公館聽留聲機,忽聽槍聲大作,慌忙棄城逃走。接著,朱培德親自督師“進剿”,彭遨又隨紅四軍主力在草市坳張網等待,再次重創(chuàng)敵一個團,并第二次攻下永新縣城。不久,湖南省政府主席魯滌平派兵協(xié)助贛軍,對井岡山紅軍實行“會剿”。朱德命令第二十八團去老七溪嶺打援。當紅軍趕去時,敵楊池生部已占領了老七溪嶺的制高點百步墩。軍情十分緊急,團長王爾琢挑選了彭遨等百余人組成沖鋒隊,冒著槍林彈雨, 奮力攻占下百步墩。此役,彭遨負傷,仍與戰(zhàn)友們堅守陣地,阻擋敵人援兵,保證了兄弟部隊在新七溪嶺、龍源口贏得全殲敵一個團、擊潰兩個團的重大勝利。戰(zhàn)斗結束后,彭遨受到軍部嘉獎。
1929年1月, 湘贛之敵重新糾集18個團的兵力,“會剿” 井岡山紅軍。毛澤東在柏露村召開紅四軍前委會議,決定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進軍, 以減輕井岡山的軍事壓力。當時,彭遨已擔任紅四軍的作戰(zhàn)參謀,因負傷住在小井的紅軍醫(yī)院治療,不能隨主力行動。因此,他奉命與何長工、張子清、徐彥剛、陳伯鈞等干部及第三十二團部分井岡山籍的戰(zhàn)士留下,協(xié)助彭德懷部保衛(wèi)井岡山根據(jù)地。彭德懷任命彭遨擔任紅五軍直屬大隊(特務大隊)的隊長,依托有利地形,與強敵周旋,堅持了湘贛邊的斗爭。
率部縱橫湘省威震敵膽
1929年6月,紅五軍從粵北游擊歸來, 決定奪取井岡山和附近的安福縣,擴大湘贛根據(jù)地。由于內部混入奸細, 部隊在安福城外30里的嚴田遭遇埋伏。彭遨率隊先行,倉促應戰(zhàn),損失較大。他趕緊指揮部隊后撤, 自己留下來掩護部隊,再次負傷。
不久, 紅五軍應中共湘鄂贛邊特委邀請,向北出擊,任務是打通湘贛和湘鄂贛兩塊根據(jù)地。湘敵張輝瓚部尾隨追擊, 彭德懷命令彭遨、李燦率兩隊人馬迎候,出其不意地殺了一個回馬槍, 打掉追兵一個營,保證了主力北上。接著,紅五軍兵分兩路,彭德懷率主力進入湘鄂贛, 把第四縱隊留在湘贛邊,在井岡山周圍活動,任命彭遨為第四縱隊黨代表。
1930年初,彭遨率第四縱隊轉戰(zhàn)井岡山麓,在遂川、泰和兩縣發(fā)動群眾,建立政權。一天,他接到中共湘贛邊特委送來的情報,說駐吉安之敵譚道源部派兵出城騷擾。他立即抓住戰(zhàn)機, 率部奔襲,斷敵歸路,全殲一個營。3月,彭遨率第四縱隊進攻安福, 連夜將部隊運動到城下。拂曉前,他命令突擊隊員頂著鋪有濕棉絮的桌子沖過敵人火力網,突入城內,消滅守敵一個營及地主武裝警衛(wèi)團數(shù)百人。
4月間, 彭遨接到彭德懷派人送來的命令,調第四縱隊北上。他們一路轉戰(zhàn)宜春、萬載、銅鼓等縣,從羅霄山進入幕阜山,與紅五軍主力會師于平江縣長壽街,準備發(fā)動“紅五月暴動”,擴大湘鄂贛根據(jù)地。此時,由地方部隊升編的平江獨立團成立, 彭遨調任團長。在成立大會上,彭遨對戰(zhàn)士們說:“我們都是受大戶人家壓迫的,今天有了自己的武裝,就不會受壓迫了。我們的力量比國民黨要小得多,可是,我們一個能頂他十個。要革命就得吃苦,我們今天吃苦是為了明天的甜! ”
5月1日, 彭遨帶領平江獨立團配合紅五軍作戰(zhàn)。他身先士卒, 率這些新戰(zhàn)士一鼓作氣攻入平江縣城,與兄弟部隊一道,全殲守敵一個團。彭德懷夸獎這支隊伍“打得頑強,作風過硬”。
接著,紅五軍進軍鄂南,于6月16 日在湖北大冶縣擴編為紅三軍團。平江獨立團正式編入主力紅軍, 為紅三軍團第五軍第三師第九團, 彭遨被任命為第三師師長。
當時,中共中央“左”傾領導人提出了“打下長沙,會師武漢”的冒險主義戰(zhàn)略計劃, 命令紅三軍團頻繁出擊。彭遨率第三師橫掃通山、通城、蒲沂、咸寧等縣民團,準備奪取岳陽,截斷長沙和武漢之間的聯(lián)系。
7月中旬, 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開始進攻長沙。彭遨的第三師奉命掃清長沙外圍之敵, 再克平江縣城,并連夜進軍,在甕江設伏,殲敵劉建緒部半個旅,乘勝追擊到金井, 又將這個旅的殘部消滅殆盡。
7月25日,第三師作為紅三軍團的先頭部隊, 在朗木 梨鎮(zhèn)強渡瀏陽河,從東面運動到長沙城下,午夜開始攻城。拂曉前,彭遨率第三師突破敵5個團防守的東城陣地,占領小吳門,與敵軍展開短兵相接的巷戰(zhàn)。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見大勢已去,害怕當俘虜,棄城逃往湘江西岸。占領長沙后,彭德懷又命第三師出城布防, 拱衛(wèi)長沙。彭遨立即集合隊伍,跑步到長沙與湘潭交界的易家灣, 控制昭山制高點,構筑陣地。不久,何鍵借助帝國主義軍艦的火力,調15個團拼死奪回長沙。第三師在完成了掩護任務后, 撤入長沙近郊的瀏陽縣境, 并參加了在永和鎮(zhèn)舉行的紅一、三軍團會師和紅一方面軍成立大會。
由于彭遨率部縱橫湘省,威震敵膽, 國民黨湖南省清鄉(xiāng)督辦署將他列入重要“共匪” 名單通緝。有些地方,甚至以為彭遨就是彭德懷。
成為紅軍一名智勇雙全的指揮員
1930年冬,彭遨率部轉戰(zhàn)江西,參加反“圍剿”戰(zhàn)爭,曾配合紅一軍團在龍岡伏擊, 殲敵張輝瓚師,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重大勝利。
1931年春,蔣介石再調重兵“圍剿”江西蘇區(qū),第三師執(zhí)行紅一方面軍總部“誘敵深入”“待其疲憊而殲滅之”的命令,隱蔽在東固山區(qū)達25天之久。由于隱蔽時間過長,糧食不夠吃,彭遨帶領機關人員挖竹筍、野菜,節(jié)約糧食送給連隊。有一次,他夜間查哨,見文年生衣不耐寒, 便將自己的大衣留下, 還吩咐文年生給夜晚下崗的戰(zhàn)士準備姜湯,以防生病。
殲敵的機會終于等到了,敵王金鈺部從富田方向開來, 總部決定派一個師遷回敵后, 斷其歸路。這個任務非常艱巨,因為要沿贛江從敵人的結合部穿插出去,萬一被敵發(fā)覺,將背水決戰(zhàn)。彭遨主動請戰(zhàn),率部連夜輕裝行動。為了不驚動敵人, 部隊行軍不準抽煙、咳嗽,連馬蹄都用布包裹。第三師及時趕到中洞, 從敵人背后發(fā)起進攻, 配合紅一方面軍主力前后夾擊,大獲全勝,殲敵一個師又一個旅。
7月,“圍剿” 之敵卷土重來。第三師正在黎川做群眾工作,接到命令后,立即集中,繞道千里,趕去興國縣高興圩與大部隊集結。由于一連半個月的急行軍,戰(zhàn)士們體力消耗很大, 彭遨讓出自己的白馬,馱運傷病員,有時,他還唱幾句家鄉(xiāng)小調, 活躍行軍情緒。
9月15日,第三師投入方石嶺戰(zhàn)斗,士氣大振,痛殲敵韓德勤部主力。彭遨的指揮部設在距敵不到500米的地方, 有幾次敵軍已沖到附近,他仍指揮若定。有一次, 師政委黃克誠用望遠鏡觀察前沿陣地, 沒有提防敵人朝他放槍。彭遨眼明手快,一把將黃克誠按下,子彈“嗖”地擦頭而過。黃克誠拍打著塵土說:“老彭呀, 你的手腳蠻麻利。這是第二次了,以后還請多關照?!闭f畢,兩人哈哈大笑。
1932年初,第三師接到總部攻打贛州的命令。贛州在章、貢兩水的匯合處, 三面環(huán)水、城高墻堅、易守難攻。中央“左”傾領導者認為, 奪取贛州就能使中央蘇區(qū)和湘贛蘇區(qū)連成一片。但是,紅軍圍攻贛州月余,未曾得手。國民黨擔心贛州有失,派遣兩個師馳援。為保證紅軍主力攻城, 彭德懷命令彭遨率第三師打援。第三師經過多次惡戰(zhàn), 兵力不足5000人,要擋住來勢洶洶的2 萬敵軍,任務十分艱巨。彭遨向全師動員,喊出“人在陣地在”的口號,沿山布防,在制高點設置交叉火力網。雙方激戰(zhàn)三晝夜,敵軍死傷逾千,未能前進一步。后因援敵增兵至5個師,贛州又久攻不下,紅軍被迫全線撤退,向贛南轉移。
接著,第三師奉命圍攻會昌。會昌城雖不大,但設防堅固,敵人夸口為“鐵打的贛州, 銅鑄的會昌”,企圖使紅軍重蹈圍攻贛州之轍。彭遨為了查明敵情,多次摸到城下觀察,還找來一本地方志,核對城內情況, 從而制定了詳細的作戰(zhàn)方案。戰(zhàn)斗開始后,彭遨親自指揮突擊隊爆破, 從薄弱處炸開一道缺口,殺入城內,將紅旗插上會昌城頭。在反“圍剿”戰(zhàn)爭中,第三師以能征善戰(zhàn)聞名全軍, 成為紅三軍團一個打硬仗的主力師,彭遨也成為紅軍一名智勇雙全的指揮員,多次受到彭德懷稱贊。
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
1932年3月,彭遨隨由紅三軍團組成的西路軍西渡贛江,轉戰(zhàn)湘贛邊。
4月中旬, 第三師奔襲宜章縣文英鎮(zhèn), 守敵為胡鳳璋部一個團。彭遨帶著師部幾個參謀,登上鎮(zhèn)西南的山頭觀察敵情后說:“胡鳳璋部是當?shù)赝练烁木帲?地形熟悉,只可智取?!比胍梗畹诰艌F摸入鎮(zhèn)內,突然發(fā)起進攻,守敵猝不及防, 被俘200多人。還有400名敵兵,聽到槍聲,慌忙撤進東北角的土圍子內,企圖固守。彭遨部署兵力, 指揮第七團將其包圍,并將三挺重機槍抬上房頂,子彈傾瀉而下,打得敵人無處可藏,只得掛出白旗。此役,第三師繳獲機槍10余挺、步槍500多支、戰(zhàn)馬30匹,還有大量軍需物資。
紅三軍團在湘贛邊流動作戰(zhàn),有300多名傷病員無法安置,隨軍行動又影響了部隊的機動性,因此,彭德懷把建設后方醫(yī)院的任務交給了彭遨。第三師離開紅軍主力,掩護傷病員進入山區(qū),在地方黨組織的協(xié)助下, 開辟了以大王洞為中心的崇義蘇區(qū)。彭遨布置各團分頭開展地方工作,并從各團抽出10 多名醫(yī)生和護士, 在上寨建立了紅三軍團后方醫(yī)院, 安置傷病員。由于藥品奇缺,西藥一時無法買到,彭遨就帶領部分戰(zhàn)士上山采集草藥, 自制藥劑。
部隊轉入地方工作后, 有的指戰(zhàn)員感到發(fā)悶, 彭遨耐心開導他們。他對何德全說:“作為一個紅軍指揮員,除了打仗,還要學會做群眾工作?!睘榱烁淖儾筷犖幕刭|低、不適應做群眾工作的狀況,第三師開辦了文化學校,彭遨親自講課, 同時還給師教導隊開設參謀業(yè)務課程。
7月, 國民黨參謀總長何應欽指揮重兵進犯湘贛蘇區(qū), 彭遨率第三師主動撤離崇義, 向粵北轉移。由于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部隊作戰(zhàn)情緒很高, 在池江擊潰敵兩個團,又轉攻大庾,調動了敵軍兵力。8月中旬,紅一、三軍團主力協(xié)同作戰(zhàn),向樂安、宜黃之敵發(fā)動進攻,彭遨率第三師及時趕到,配合兄弟部隊殲敵一個師后,順利返回中央蘇區(qū)。
1933年2月10日, 紅三軍團奉命從黎川出發(fā), 進攻南豐縣城。南豐駐有敵軍6個團,火力部署非常嚴密。中央“左”傾領導者卻認為打下南豐可以威逼南昌,解除國民黨重兵對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圍剿”的威脅,命令紅軍強攻。部隊連續(xù)兩天攻城未克,12日晚,彭德懷把善于指揮打硬仗的彭遨叫到跟前,向他下達了主攻任務。13日凌晨2 點,第三師秘密運動到南豐西北角外圍陣地, 準備發(fā)起攻擊。為了摸清敵情,彭遨率領幾個團干部, 潛入距敵陣地百米之處,觀察敵碉堡火力。在準備返回部隊時,被敵人發(fā)現(xiàn)。敵人的輕重機槍一齊開火, 彭遨被一粒子彈擊中前額,血涌如注。他身邊的何德全、文年生把他背下火線,送回師部衛(wèi)生隊搶救?!败妶F長彭德懷聞訊, 立即趕來, 見他已不能語,感到痛楚無比,三師政委黃克誠掩面而泣”。在送往后方醫(yī)院的路上,彭遨因傷勢過重,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0歲。
對于彭遨的犧牲, 負責指揮攻城的紅軍總政委周恩來, 當即向中央拍發(fā)了電報, 電文是:“三軍團為主攻, 師長彭遨及兩團長陣亡。攻城激戰(zhàn)雖夜雨, 士氣極旺。”后來,彭德懷在《自述》中提到這次戰(zhàn)斗,追憶亡友,他寫道:“蔣介石把南豐看作江西東面進攻蘇區(qū)的軍事?lián)c, 稱戰(zhàn)略支撐點,有毛炳文6個團駐守,我強攻兩天未克,傷亡約千人,三師師長彭遨陣亡?!迸淼聭衙慨斉c戰(zhàn)友們談到彭遨, 便稱贊他是紅三軍團一員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