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保
說到追劇,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一部好的電視連續(xù)劇,能激起觀眾太多的渴望,甚至讓人茶飯不思,徹夜不眠。說來也是,還有什么比享受精神與視覺盛宴帶來的滿足感更強烈呢。同理,一本書,一本讓人欲罷不能、非得“一口氣”讀完的書,那必定也是一本好書,正如作家劉慧敏的長篇諜戰(zhàn)小說《剪寇》。
河北蔚州,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城,剪紙、打樹花、秧歌戲等民間藝術(shù),伴隨著老實本分的蔚州人世代繁衍生息。然而,當(dāng)日寇的鐵蹄踐踏了這片土地,蔚州“最不安分”的那些人,在國恨家仇中與侵略者進(jìn)行了艱苦卓絕的智斗。與諸多抗戰(zhàn)題材小說不同的是,《剪寇》這本書中沒有那么多血腥恐怖的描述和戰(zhàn)斗場景的復(fù)原,它僅憑人物的反串,窗花與情報,愛情和仇恨,便將身陷虎穴的主人公和她周邊的各類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將讀者帶入了那個身臨其境的壓抑年代。
讀這本書,就像在看電視連續(xù)劇,茶館、戲園、窗花店盡顯蔚州風(fēng)土人情,而與此格格不入的刺刀與膏藥旗,又令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在高度緊張中體驗?zāi)且粋€個險情。敵人從來就不能輕視,但敵人有時也很荒唐,按照正常邏輯,主人公雪燕女扮男裝混入敵營,利用剪窗花傳遞情報的橋段是不可思議的,但這也恰恰體現(xiàn)出了作者的精巧布局和思維能力,并使得這部小說充滿了懸疑色彩。當(dāng)然,令人咋舌的反串還不止于此,唇紅齒白、紅遍蔚州的女戲子一品紅,誰又能想到他竟是男扮女裝的八路軍戰(zhàn)士,為了獲取日寇情報變身于戲臺,取寵于鄉(xiāng)紳。當(dāng)這兩個人走到了一起,窗花里的重重諜影,讓蔚州城里的智斗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自始至終,雪燕這個受到“蠱惑”與“誤導(dǎo)”的女孩,都沒有說過慷慨激昂的抗日救國之詞。相反,在她的潛意識里,剪剪窗花撒撒歡,似乎更是她應(yīng)該做的事情。混入敵營后,她逃避過,后悔過,憤怒過,但機緣巧合之下,她卻被時勢逼成了英雄,并在三個人之間演繹出了一段令人尷尬的窗花情緣。實事求是地說,這種民間人物的設(shè)計是飽滿、真實、緊貼地氣的,一部成熟的小說作品,出現(xiàn)任何與脈絡(luò)相悖的“高大全”形象,都如同臉上突兀起的疤痕,非常難看。而作者的本土寫作理念,也著實為小說增色不少?!都艨堋烽喿x得有多深,就對蔚州的人文歷史和民間藝術(shù)了解有多深。
銘記歷史方能不忘國恥,但歷史是需要正視的。當(dāng)有些抗戰(zhàn)題材文藝作品在展現(xiàn)侵略者的殘暴、自負(fù)和愚蠢時,人們不禁充滿疑問,如此不堪一擊的敵人,怎么能夠侵略他國。而在《剪寇》書中,敵人并不愚蠢,他們陰險狡詐、手段殘忍,只有在面對利益的時候,才會暴露出貪婪、自私的人性弱點,并為此而付出血的代價。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從軍木蘭,蔚州雪燕,她們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