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波音公司贊助的GoFly大獎賽公布了第一階段的10位獲獎者名單,這些團隊設計的個人無人飛行器就像來自科幻電影。10名獲勝者在第一階段每個團隊可獲得2萬美元獎金。第二階段將選出四個團隊,每個團隊可獲得5萬美元獎金。第三階段將公布最終大獎得主,并將在2019年秋天授予,獲勝者將獲得200萬美元獎金。該項賽事于2017年9月啟動。
組委會組成了的包括技術人員、首席工程師、首席試飛員、飛行測試工程師和專業(yè)學者在內(nèi)的評審組,對設計方案進行了技術、安全以及獨創(chuàng)性的多輪次評估,同時,主題專家則進行了特定領域的評估。組委會認為,本屆大賽提交的方案真正體現(xiàn)了多樣性,多數(shù)不同的方案顯示了開創(chuàng)一個新行業(yè)的潛力。
本刊精選入圍作品,供讀者賞析:
①拉脫維亞Aeroxo LV團隊提出的ERA Aviabike方案是傾轉旋翼飛行器,采用串列式傾轉涵道旋翼構型,兼具直升機的垂直起降能力與固定翼飛機的航程能力和速度。
②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專業(yè)的師生團隊設計的“藍箭”(BlueSparrow),采用Y型支撐臂安裝3對旋翼的布局,具有很好的可擴展,而且堅固、安全、充滿飛行樂趣。
③“嗡嗡聲”(HummingBuzz)由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學生設計,采用全電動共軸式涵道旋翼,機身位于上部,外形似摩托車。
④英國的團隊設計的Leap方案為五旋翼空中自行車。
⑤美國堪薩斯大學團隊設計的Mamba方案,是一種六旋翼飛行器,采用6個涵道旋翼和2個傾斜式尾翼。
⑥美國“勺子”(Scoop)團隊設計的“飛馬座”(Pegasus),是一種傾轉旋翼飛行器,配置固定機翼和混合動力系統(tǒng),巡航速度約130km/h。
⑦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團隊設計的的“銀翼”(Silverwing)飛行器,采用鴨式布局前置翼布局,像摩托車那樣控制方向,由兩個傾轉涵道式電動機驅(qū)動。這種飛行器能進行90°旋轉,從垂直起降變成水平飛行。
⑧日本團隊設計的Tetra 3方案采用了串列式機翼和傾轉涵道螺旋槳,不僅高效,而且時尚,足以滿足商業(yè)要求。
⑨來自德州農(nóng)工大學的Harmony是一種緊湊型旋翼飛行器,該機采用緊湊的共軸雙旋翼構型,飛行員在旋翼上方的艙內(nèi),旋翼下方是起落架,旨在將噪音降至最低,同時最大程度改善效能、安全性、可靠性和飛行體驗。
⑩美國Trek Aerospace公司設計的FlyKart 2是10旋翼涵道式電動飛行器,能夠容納—人,且配備開放式駕駛艙,能夠垂直起降,實際上是被1 0個涵道風扇包圍的一個下彎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