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常勝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逐漸深入,素質教育工作的良好開展,對現(xiàn)階段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學生的體質狀況逐漸下降,影響到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還會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對此,需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質狀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是從高校學生體質狀況分析入手,重點介紹了學生體質狀況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良好的提升途徑。
關鍵詞:高校學生;體質狀況;途徑;學校體育
大學生是民族和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力量,健康的身心素質,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培養(yǎng)目標之一。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物質享受更加充分,相應的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威脅。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的體質狀況不斷下降,近年來高校學生在運動中出現(xiàn)意外猝死或者損傷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引起了社會關注。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難以有效滿足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引發(fā)高校學生體質狀況較差的原因較多,需要積極采用切實有效、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應對和改進,全面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質狀況。
一、高校學生體質狀況分析
針對高校學生的體質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有效檢測學生的體質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高校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著的問題,并為充分改進和提升身體素質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首先,通過國民體質綜合測評的情況來看,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xiàn)出持續(xù)下降的問題。國內開展國民體質綜合測評工作,每5年開展一次,其調研工作,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力量、爆發(fā)力、耐力以及柔韌性等各方面身體素質指標進行檢測,通過跑步成績、立定跳遠、握力以及坐位體前屈等方面項目進行全方位的檢測[1]。根據(jù)綜合測評的數(shù)據(jù)來看,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在爆發(fā)力、耐力以及力量等方面的身體素質指標出現(xiàn)下降,特別是心肺功能方面,下降情況較為明顯。除卻坐位體前屈測試項目的數(shù)據(jù)變化情況不大,其他方面的立定跳遠、仰臥起坐、跑步成績等方面均呈現(xiàn)出了下降的趨勢。其次,通過媒體報道和高效自身的體育測試情況來看,當前國內的綜合類院校、體育??祁愒盒5姆求w育專業(yè)學生,在近些年來的運動身體素質方面出現(xiàn)了進一步下降的情況,具體表現(xiàn)在了耐力、力量、運動能力、協(xié)調性、柔韌性以及靈敏性等方面。
二、高校學生體質狀況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針對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體質狀況出現(xiàn)逐年下降的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積極尋找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將能夠為有效采用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一)高校學生運動健身意識較為薄弱
長期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片面追求學習成績,追求升學率,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學生們的心理壓力較大,同時學校的課外活動和體育課程都讓步于考試復習,這樣就導致學生投入到體育運動中的時間較少,并且逐漸影響到了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學生思想層面上也不夠重視鍛煉身體方面的活動,運動健身意識較為薄弱。
(二)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負面影響
隨著生活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fā)生較大改變?,F(xiàn)階段,高校學生的物質生活需求逐漸增加,相應的自身擁有的生活費也在逐漸增加[2]。首先,高校學生的膳食結構不夠合理,快餐、外賣的比重逐漸提升,高校學生日常食用的食物種類增加,但是高油脂、高糖分的食品比重也在增加,相應的學生們心血管病、肥胖癥的情況逐漸增多。其次,高校學生的體力活動逐漸減少,學生除了正常上課時間之外,基本上都處在寢室之中,缺乏必要的戶外活動。再者,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持續(xù)更新和進步,電子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良好發(fā)展,智能手機、ipad等多種電子設備的普及,使得高校學生花費大量時間用于網(wǎng)絡活動中。
(三)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
當前很多高校體育教學課程的設置不夠合理,課時較少,課程種類較少,無法給學生提供大量的體育運動機會。高校每周的體育課程一般保持在2節(jié),學生只能夠在較少的時間內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全面提升高校學生體質的良好方式和手段
(一)強化學生體育鍛煉意識
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國民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積極強化高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促進學生從思想上提升認識,更為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學校、家庭和學生自身都需要不斷強化體育鍛煉的意識,針對久坐不動的不良生活習慣和無序生活方式進行良好的轉變[3]。高校學生需要保證自身的體育運動時間,保持著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時的運動時間。需要注意的是,體育運動可以劃分為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兩種類型。通過有氧運動,能夠良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延遲衰老,提升個體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更好的消耗脂肪,減少一些動脈硬化的情況出現(xiàn),從而有效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F(xiàn)階段高校學生有氧運動的形式和種類較多,學生可以從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出發(fā),選擇自身喜歡的低強度運動形式,循序漸進的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通過無氧運動,能夠良好的提升生命體的氧氣攝取量,促進肌肉力量的良好增強,提升自身的身體適應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促進體內的熱量得到良好消耗,減少肥胖癥的情況。
(二)優(yōu)化高校體育教學課程設置,提升體育教學總體水平
高校想要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質狀況,需要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優(yōu)勢和作用。高校體育教學,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秉持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開展相應的教學管理工作,針對體育教學課程進行科學管理,增加體育教育資金的投入比例,促進體育設施的投入和使用情況能夠良好滿足學生需求。高校需要針對現(xiàn)有的教學課程設置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增加體育運動課時,優(yōu)化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積極營造出適合體育鍛煉的良好氛圍,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鍛煉條件,調動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4]。同時,高校還能夠將成績考核、測評和學生的實際運動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促進學生在完成體育測評目標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活動中。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進行全面有效的評價,需要選用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和考核內容,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重點關注,更為真實、準確的反映出學生的進步和提升情況。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進步情況,需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切實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引導學生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
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質狀況,需要積極引導學生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綠色生活習慣。高校積極設立眾多的戶外運動社團,組織和鼓勵學生創(chuàng)設多個和體育活動項目相關的社團,學校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有利條件,支持學生定期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戶外活動中,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促進高校大學生積極培養(yǎng)出綠色、健康的休閑習慣,這樣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逐漸改變自身的生活方式。
(四)高校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強化自身專業(yè)學習
高校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傳授體育知識、體育技巧,同時需要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教學態(tài)度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自身的體育運動興趣和體育素養(yǎng),教師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yè)學習,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意識,采用先進、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質狀況。
四、結束語
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體質狀況下降情況較為明顯,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原因在于高校學生運動健身意識較為薄弱,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負面影響,以及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方面,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積極采用切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質狀況[5]。通過強化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優(yōu)化高校體育教學課程設置,提升體育教學總體水平,引導學生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高校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強化自身專業(yè)學習,這樣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姜衛(wèi)芬,金宗強,于楠,等.我國高校學生體質健康后續(xù)服務工作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基于評價與診斷環(huán)節(jié)視角[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8(1):49-54.
[2]常保榮,羅雅琴.陜西普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3(4):110-112.
[3]張洪寶,孫群,賈天華.基于和諧構建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途徑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8):175-175.
[4]萬立江."適宜負荷"提升學生體質途徑——以籃球選項課"以賽帶練"教學法為例[J].小作家選刊,2017(34):00125-00126.
[5]錢俊偉,劉傳海.建構普通高校學生運動技能等級評價體系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5,37(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