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兒爸爸
歡樂的假期少不了游山玩水。嫌夏天太熱?不如跟哈小寶一起乘坐時光穿梭機,去初秋時分的洞庭湖一游吧!現(xiàn)在是大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大詩人張說(yue)剛巧在洞庭湖邊,讓他帶我們游覽一番吧!
導游檔案
張說(667-730),字道濟,一字說之,是唐代政壇、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一生歷仕則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仕途坎坷,曾做過宰相,也曾流放邊僻。
張說:大家好!我正在岳州(今湖南
省岳陽市)擔任刺史。唉!人生不如意時,能和朋友們寄情山水也好。我的好友梁知微(梁六)要去潭州(今湖南省長沙市)做刺史了,我剛與他在岳陽樓話別。望著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我的心中忽然有了一首好詩,就請小朋友們來一起聽一聽吧!
逍遙游
小朋友們想必都知道屈原吧?說起來,洞庭湖如此有名,可多虧了屈原呢!洞庭湖在歷史文獻中最早的記載就來自屈原的《楚辭》:《九歌》中寫到“邅(zhan)吾道兮洞庭”“同庭波兮木葉下”:《九章·哀郢》中也出現(xiàn)了“上洞庭而下江”。
洞庭山
剛才我說過,因為娥皇、女英投水后化為“湘水女神”,被屈原稱為“湘君”,所以洞庭山也被人們稱為君山。洞庭山其實是由72座大小山丘組成的小島,四面環(huán)水、風景秀麗,與岳陽樓遙遙相對。你們看,這洞庭山茶樹層疊、朱檐碧瓦、翠竹環(huán)繞,環(huán)境是不是特別玲瓏雅致呢!
從洞庭山泛舟而來,我們現(xiàn)在到岳陽樓啦!其實這座樓的“本名”并不叫岳陽樓。這兒最初建造時,是一座供守城的衛(wèi)兵憩息和瞭望的譙樓:三國時,東吳大將魯肅又將這里改建為閱軍樓;我到岳州后,又對這座樓進行了擴建。后來,這座樓才被人們稱為岳陽樓。剛才哈小寶告訴我,在你們的時代,岳陽樓被稱為“千古名樓”!說起來,岳陽樓的確頗有看頭,“木制、三層、四柱、飛檐、斗拱、盔頂”是它的特色。你們瞧!整座岳陽樓沒有用一塊磚石,全用木料構成,這真是極為罕見。
哈小寶:范仲淹曾寫下《岳陽樓記》,里面“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更是讓岳陽樓名揚天下!如今,岳陽樓雖然歷盡歲月滄桑,幾經(jīng)天災人禍,但讓人欣慰的是,它的古樸外貌仍屬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