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電影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教師應發(fā)揮英語電影的作用,有效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英語電影;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盧佳(1979- ),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
英語電影相較聽說教材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上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學生會不由自主的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有望改變以往英語聽說課堂上沉悶的現(xiàn)象。不僅如此,英語電影中的用語是百分百的真實語言材料,而且非常地道,也是非常好的語言學習素材。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地道正宗的語言知識,還可以領略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識與技巧。
一、 選材
英語電影的選擇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在影片的思想內容上,要選取有益于學生思想道德,積極向上的影片。其次,避免涉及色情、暴力或辱罵等不良內容的影片。再次,最好選取一些現(xiàn)代影片,盡量避免歷史片或方言俚語色彩濃厚的影片,因為這些影片中的語言及表達方式可能已經(jīng)過時或限制于某個區(qū)域使用,而不利于二語習得者學習使用。最后,在選材方面,盡量選擇與學習者語言水平相當,與教材主題貼近的素材為宜,時長最好控制在十五分鐘內,才適宜與課堂其它活動相結合。
二、 背景知識了解
在影片播放之前,先了解影片相關知識及文化,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影片內容,選材播放的影片只有約十五分鐘,介紹影片的主要內容及前因后果也是必要的。
三、 關鍵詞匯及生僻詞匯的講解
教師對于關鍵詞匯的講解是對語言的加工階段,以影片為依托的語言講解,不再干澀,反而會讓學生在影片中檢驗及復習所學的語言知識。一些生僻的詞匯,如人名,地名,超綱的詞匯的解釋,對于學生更集中關注主要內容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 觀影前討論
在學生觀看影片之前,引導學生進行一些相關話題的討論,不僅可以練習英語口語,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注意及思考。
五、 影片的播放
教師可分多次播放影片。第一次觀看是可讓學生全部看完,中間不要暫停,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一個較完整的情節(jié)。后幾次,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或設定任務來引導學生觀看,這些任務不僅僅局限在聽、說上,還可以是讀、寫。
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二版)》第四冊第五單元Distant Pastures are Always Greener為例。這單元的主題是job-hopping,可選取與找工作相關的影片素材,The Devil Wears Prada中就有面試的片段。影片講述了一個剛畢業(yè)的女大學生找到第一份工作,從對工作的生澀迷惑到得心應手,最后找到自己職場定位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發(fā)生地是現(xiàn)代的美國紐約,語速正常,語音是美式英語,于2006年上映。
影片中涉及面試的部分生詞很少,需了解的RUNWAY是一個時尚雜志的公司,Miranda是這家雜志的總編editor in chief.
在影片播放前可以準備一些相關resume和job interview的閱讀理解或聽力理解材料,作為語言的輸入,不僅練習了閱讀和聽力,還可以使學生對面試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為接下來的練習做鋪墊。
觀看前討論:在面試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面試中可能會問到的問題。這部分內容可能與之前的閱讀和聽力練習內容重疊,可作為其檢查和回顧,是語言的輸出。
接下來播放影片片段,提出問題:Do you think anything is inappropriate in this interview? What are they? 可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及回答情況,多次播放片段,引導學生回答問題,這部分既考察了聽力能力,又考察了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可留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將影片完整看完,從任一角度寫一篇觀后感;或寫一份簡歷,并翻譯成英文。
這樣,聽說讀寫譯都可通過這一英語影片得以展開、練習、綜合,而不是分離獨立的,且學以致用,有目標有任務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有效的英語影片的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唐衛(wèi)紅.利用英語電影促進大學英語聽說教學[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6).
[2]潘琴.視聽說課教材的選擇[J].外語電化教學,1997(6).
[3]呂紅,孝紅波.影視教學——視聽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新寵兒”[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