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慎雨
(河南省夏邑縣第二人民醫(yī)院骨科,河南 夏邑 476400)
股骨粗隆間骨折為多發(fā)于老年人群的常見骨折類型[1]。目前手術為治療該類骨折的常用手段,其中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術(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為優(yōu)選術式,有利于快速緩解病痛,加速骨折愈合,但受到高齡患者機體機能與諸多合并癥的影響,極易誘發(fā)感染、褥瘡等多種并發(fā)癥,對術后骨折愈合、身心健康恢復造成不利影響[2-4]。本研究中,用PFNA配合益氣補血湯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6例,均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治療的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經(jīng)院內倫理委員會同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觀察組女20例,男28例;年齡75~87歲,平均(79.24±3.61)歲;病程5~63h,平均病程(24.62±5.28)h;跌倒傷21例,車禍傷15例,壓砸傷12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3例,高血壓27例。對照組女22例,男26例,年齡75~86歲,平均(78.87±3.54)歲;病程5~64h,平均病程(24.73±5.32)h,跌倒傷23例,車禍傷14例,壓砸傷11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1例,高血壓29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均由影像學檢查、典型癥狀確診;②Evans分型屬于Ⅲ型~Ⅴ型。
排除標準:①無法耐受治療;②陳舊性、開放性、病理性骨折;③伴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傷、精神疾??;④依從性較差或長期臥床。
兩組均實施PFNA內固定治療,患者保持仰臥位并下行持續(xù)牽引,于C臂機透視下對患側肢體依次實施外展牽引、復位處理,并在股骨大粗隆部位向近端切開,切開長度約30~50mm,對周圍肌肉、軟組織進行分離,在股骨大粗隆頂點部位將導針置入髓腔,待擴髓后將髓內釘沿導針方向置入,并將股骨頸螺釘導針于瞄準器輔助下置入股骨頸中下1/3部位,并鉆孔、將螺旋刀片旋入鎖定、螺釘鎖定遠端、髓內釘近端擰入尾帽。
觀察組于術后行益氣補血湯治療。黃芪30g,白術15g,當歸15g,赤芍15g,黨參15g,紅花15g,丹參15g,炙甘草10g,牛膝10g,柴胡10g,陳皮6g,日1劑,取汁150mL,分早中晚3次服用,持續(xù)用藥3個月。
觀察相關指標、并發(fā)癥(褥瘡、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情況、手術前后疼痛程度與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等。術后隨訪3個月,觀察下地活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于術前、術后3個月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0~10分,得分高則疼痛劇烈。運用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對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觀察,總分100分,得分高則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好[5]。
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 (d,±s)
表1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 (d,±s)
組別 例 下地活動時間 骨折愈合時間對照組 48 96.48±15.31 113.09±18.75觀察組 48 79.56±10.72 87.25±12.63 t 6.272 7.919 P<0.05 <0.05
兩組Harris評分及VAS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Harris評分及VA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Harris評分及VA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Harris評分VAS評分術前 術后 t P 術前 術后 t P對照組 48 32.14±5.28 59.57±10.61 16.036 <0.05 7.79±1.24 4.63±1.02 13.635 <0.05觀察組 48 31.26±5.12 73.64±13.74 20.024 <0.05 7.83±1.27 2.65±0.78 24.080 <0.05 t 0.829 5.615 0.156 10.683 P>0.05 <0.05 >0.05 <0.05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臨床上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出現(xiàn)了大幅度增長。目前保守治療、PFNA是該類骨折常用治療方法。保守治療需長期臥床,但因老齡患者機體多臟器功能退化,并伴有多種基礎疾病,故而選取保守治療極易誘發(fā)褥瘡、感染等并發(fā)癥,不利于骨折愈合與身心健康[6-7]。故多數(shù)患者更傾向于選取PFNA治療,但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因手術創(chuàng)傷、患者自身因素等影響,術后處理不當仍可出現(xiàn)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對術后康復造成負面影響[8-9]。
中醫(yī)認為,脾胃虛弱、臟腑功能退化,氣血生化失源致脾胃、臟腑虧虛日甚,亦因骨折致血溢脈外、經(jīng)脈損傷則聚化成瘀,并多見身倦乏力、納差、心慌氣短、疼痛等癥。辨證分型多為氣虛血瘀,故治應以通絡止痛、補氣活血為主[10]。益氣補血湯方中黃芪、黨參補中益氣、健脾補氣,當歸、丹參生血行氣、活血散瘀,甘草、赤芍益氣止痛、逐瘀散結,紅花、牛膝通絡止痛、強筋壯陽,柴胡、陳皮升陽舉陷、理氣和胃。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補氣升陽的功效,用于骨折術后輔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藥理研究證實,益氣補血湯具有加速成骨細胞增殖與分裂、調節(jié)人體免疫功能與骨折端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利于降低骨吸收,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骨質修復與再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下地活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相對較少,同時術后觀察組Harris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PFNA內固定配合益氣補血湯治療術后骨折愈合中具有良好功效,利于緩解術后疼痛,促進患者早日下床活動,進而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了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益氣補血湯與PFNA聯(lián)合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效果確切,可緩解術后疼痛,術后并發(fā)癥較少,利于提高髖關節(jié)功能與骨折愈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