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大沽路門診部 上海 200041)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居民對于美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通過整形美容術達到改善自我的目的[1]。因為患者在個人理解、手術認知、審美觀、生活環(huán)境、世界觀、文化層次、社會需求、職業(yè)、性別以及年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其在手術前后產生的心理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別。所以,門診護理人員在開展美容術之前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了解,合理的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對提高手術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文對我院收治的門診美容術患者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干預,現總結如下。
本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數據均來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到我院門診接受美容術的患者62例,男患者28例,女患者34例,年齡為20~50歲,平均年齡為(35.66±4.21)歲;其中4例會陰整形術,7例瘢痕切除術,17例脂肪抽吸術,12例腋臭整形術,10例隆鼻術,10例瞼帶整復術,2例重瞼術;將心臟病史、高血壓史、精神病史、溝通障礙等患者排除出本組研究之外。分組之前均詢問患者的治療意愿,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對照組各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有臨床比較性。
(1)畏懼心理:常出現在未接受整形美容術患者的身上,盡管大部分患者在到門診就診時已經詢問過相關注意事項,但仍然會出現擔心手術效果以及并發(fā)癥,并對手術疼痛、手術意外過于擔憂,越靠近手術時間,其畏懼心理越嚴重。(2)焦慮心理:大部分患者均是經過慎重思考后決定接受美容術治療,并有著到醫(yī)院能馬上接受手術的心理。但是因為手術前需要完善各項常規(guī)檢查,且確定手術治療方案,通常在入院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方能開展手術治療。患者在等待期間則會出現焦慮情緒,對手術方案以及手術時間進行不斷詢問。(3)矛盾心理?;颊邲Q定接受整形美容術后,不僅希望通過手術的方式能達到改變容貌的目的,但也擔憂手術帶來帶來危險以及痛苦,害怕手術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的要求。一旦出現這種矛盾的情緒,則會導致美容術患者出現不安癥狀,在等待期間渴望獲得安慰、幫助以及指點,促進其對于手術的自信能明顯增加。(4)康復期心理。因為手術會產生一定的創(chuàng)傷,導致患者出現不適感覺,受到手術恢復的影響,患者容易發(fā)生易怒、煩躁以及焦慮等負面心理。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開展心理疏導干預,主要措施體現如下。
1.3.1 術前心理疏導 醫(yī)護人員需要在患者心中建立美好的形象,并通過親切的語言以及飽滿、熱情的的語言和患者溝通交流,確?;颊咴跍贤ㄆ陂g能夠感受親切的感覺,為順利溝通奠定良好的基礎[3]。同時,幫助患者構建正確的審美意識,通過分析患者心理特征、性格特征、整容動機等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及溝通,確?;颊咝睦碚系K得到有效排除,從而提升體信任感。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加強患者術前心理疏導工作,將手術前、手術后注意事項、手術方法等詳細告知患者,使患者對手術的科學性以及可行性有一定的了解,對于患者在手術前提出的問題,要詳細解答,使其手術疼痛敏感性、恐懼心理得到明顯降低,促使患者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
1.3.2 術中心理疏導 醫(yī)護人員在美容術中需要開展針對性的心理支持,通過關心體貼、和藹的態(tài)度對患者心理感受進行詳細詢問,且給予針對性的幫助,使其能夠感受到安全、真正、尊重以及溫暖,使患者恐懼、緊張的負面心理得到有效消除,確?;颊弑M快融入到手術環(huán)境中,并與手術互相配合。同時,通過語言交流移情法,選擇能引起患者興趣的話題和他們交談,并通過播放歌曲、音樂的方式使其注意力得到分散。
1.3.3 術后心理疏導 患者手術之后是最容易出現負面心理情緒的階段,主要是由于美容手術之后需要有一段時間恢復期,導致其出現疑慮、恐懼、焦慮等負面心理問題。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主動關心,并將術后注意要點告知患者,通過邀請成功病例現身說法的方式,促進患者情緒障礙得到有效解決,并幫助患者建立術后能明顯改變容貌的信心,使其不良負面情緒得到有效消除。同時,醫(yī)護人員需要將手術后機體恢復的相關機制詳細告知患者,并對手術遠期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應用人性化服務工作,使患者求美愿望得到有效滿足。
通過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觀察,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為嚴重。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作分析統(tǒng)計,以P<0.05,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對照組入院時SAS評分、SDS評分等指標對比無明顯差別(P>0.05);接受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明顯較低(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SAS評分與SDS評分
心理疏導干預在整形美容術中全面貫穿,在治療活動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心理疏導主要是通過針對性的措施使患者感覺、情緒、行為、認識等得到有效改變,促進患者痛苦行為、情緒以及親屬得到明顯減少,使患者手術前后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調動。整形美容術患者在開展心理疏導干預,采用行為干預與信息傳播方式實施針對性的幫助以及指導,有助于患者了解手術要點以及實際病情,促進患者錯誤的信念、思維得到有效調整,改善負面心理[4]。據分析本組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實施心理指導干預后,可有效降低SAS評分與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別(P<0.05)。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整形美容術患者的心理問題,并加強心理疏導干預可促進患者應激反應明顯減輕,使患者不良負面心理得到緩解,為手術安全開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