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尤為重視對學生課文閱讀和積累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循序漸進、結(jié)合實際等教學方法的運用,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課文的閱讀積累,使學生的閱讀效果能夠更加顯著有效。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積累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接觸和了解更多的經(jīng)典,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和積累的過程中進行合理而有效地吸收和運用,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積累;有效的教學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和書本進行心靈的對話,從而豐富學生的心靈世界,使學生的內(nèi)心更加豐富多彩。從而不斷增添學生的文學底蘊和內(nèi)涵,更好地輔助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升學生語文寫作和賞析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課本的知識內(nèi)容,還需要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指導,讓學生能夠掌握閱讀的技巧,學會如何有效地進行積累,使學生的閱讀更加有成效。
一、 注重導入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熱情
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就需要讓學生能夠真正的享受閱讀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沉浸其中,感受到閱讀的力量和魅力。為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導入閱讀的效果,通過設置懸疑、增加樂趣等導入方法,充分地勾起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語文和熱情,使學生能夠有閱讀的沖動和想法。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世界里自由的暢想和遨游,并在這個過程中領略到閱讀的無限美好。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愛之情,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去進行閱讀積累。充分地發(fā)揮學生想象力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激情,逐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使學生能夠自覺地投入到享受閱讀的過程中。
例如:在進行《日月潭》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來進行閱讀的導入,比如,“同學們知道日月潭嗎?”“同學們想知道為什么這口潭叫日月潭呢?”通過這樣的問題的設置,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進行暢想。這時候有些學生會說:“因為潭里住著太陽和月亮啊,所以叫日月潭?!薄翱赡苁且驗樗男螤钕袢赵掳伞钡鹊?。從而勾起學生閱讀的欲望,讓學生想迫不及待地進行閱讀,了解其名字的來源以及日月潭的風光。通過懸疑的設置進行導入,不斷地燃燒學生閱讀和學習的動力,讓學生能夠帶著對問題的好奇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消化,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熱情。
二、 循序漸進引導學生,促進自覺閱讀
對于學生閱讀興趣和熱情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內(nèi)外閱讀積累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方法的運用,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層層遞進,逐步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可以去接觸和了解不同領域的書籍。從而不斷豐富學生的視野和內(nèi)涵,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語文寫作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閱讀和積累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賞析文章。通過不斷地引導,一步一步地培養(yǎng)學生積極自覺閱讀的習慣,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收獲成長。
例如:在進行課文閱讀積累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尤其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不能夠讓學生一下子就去閱讀一些內(nèi)容深奧層次較深的文章,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容易導致學生喪失閱讀的信心和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一些較為通俗易懂但又不失水平的文章,讓學生能夠讀懂所閱讀的內(nèi)容,比如《小老虎歷險記》,然后在一步步地進行深入,使學生能夠在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和積累,比如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城南舊事》。從而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逐步提升學生閱讀時的信心,讓學生能夠享受并熱愛閱讀。
三、 注重實踐的結(jié)合,促進學生的積累
小學階段的學生,本就處于好動的年齡階段,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指導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把實踐活動融入進來,更好地滿足學生閱讀的需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實踐活動,不斷地開拓學生積累和閱讀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課內(nèi)外積累,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閱讀和積累的美好。
例如:在進行《獅子和鹿》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境的演繹,讓學生進行角色的劃分,通過表演的形式把課文的內(nèi)容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加切實地了解到事物的長處和短處,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更好地明白,要客觀地看問題,不能只看到事物的長處或是短處,同時也不能以貌取物。同時,還可以開展相關(guān)主題的手抄報制作比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相關(guān)的知識和道理。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閱讀積累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指導方法的運用,通過有趣的導入,循序漸進的引導以及實踐活動的融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課內(nèi)外閱讀積累。使學生真正的享受閱讀的過程,并學會如何有效地進行積累和運用,從而不斷推進學生的語文學習,豐富學生的底蘊和內(nèi)涵,促進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霞.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初探[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
[2]束德琴.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幾點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
[3]繆振東.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開拓課外閱讀空間[J].新語文學習(小學教師版),2006(01).
[4]王行武,關(guān)旺章.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誤區(qū)分析及科學指導策略探討[J].新課程,2012(03).
作者簡介:
楊雪,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福泉市牛場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