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要在教學中感受到教學的快樂,深入了解學生情況,給予生活上的幫助,愛學生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除了所給予的愛以外,還應有一份責任感。
關鍵詞:快樂;幫助;閃光點;責任感
有人說,教師是唯一把別人的孩子培養(yǎng)成為優(yōu)秀的人。自古以來一切優(yōu)秀的教師和教育家都把熱愛學生,甘為人梯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仁者愛人”“誨人不倦”等格言,著名教師斯霞主張對學生施以“母愛”及國外某教育家甚至提出過“如果教師不熱愛兒童,那就最好讓他離開崗位”等,由此可見“愛”是教師應具備的素養(yǎng)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是教育藝術的基礎。
一、 教師要在教學中感受到教學的快樂
我從教二十余載,越來越體會到教育改變了我的心態(tài),改變了我的三觀。以前十幾年一直任高年級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那時我認為嚴格要求學生,把教學知識認真完成,學生考出好成績就是最理想的事情。但是,自從四年前我接觸了低年級的教學,才感覺到教育的快樂。我眼中的快樂就是你說他的字寫得不好看,他就寫一個問你一次,直到得到你的認可為止;即使你上課批評了他,下課他照樣問你他新買的鞋子是否漂亮;我剪了次頭發(fā),他就回家和她媽媽說我們老師比你好看,你也剪個我們老師那樣的頭發(fā)去;快樂還是不只是孩子的家人知道你,就連他的親戚都知道你;快樂更是你講個開心故事他們會笑的忘了是在上課,說個感人的故事他們會眼含淚花;你每次放個新穎的課件,他們會驚奇地發(fā)出哇哇的聲音;快樂也是,你講完和《時間賽跑》的課文,那幾個不愛寫作業(yè)的孩子偷偷地抄完課后詞語了,還和別人吹噓著說就知道老師會留這個作業(yè),他們提前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語文園地的讀讀背背,我感受到的快樂還有很多。
二、 深入了解學生情況,給予生活上的幫助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愛學生是對老師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師愛學生,可以彌補家庭和社會教育的不足,使教師的影響長久地保存在學生的內心深處。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還要愛學生。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助。我抽時間給學生談心、交流,和學生共同活動,縮短了師生距離。愛學生,關心學生,處理問題及時,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信任老師,喜歡老師,也喜歡上老師的課。熱愛學生,還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了解學生的個性,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一個教師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順利進行,使學生能健康活潑的成長,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經歷了一件事,雖然過去了很久,但印象極其深刻。那是在南石小學教五年級,班里有一個男孩整天愁眉苦臉的,幾次談心都沒有結果,為什么呢?我從別的孩子那了解到,他父親有病,家里經濟狀況不好,而且還有個哥哥上初中,家里不希望他再上學了。有一天因為收59元錢的學雜費,他沒來上學。我利用中午的時間去他家家訪,走進院子我就感到他家庭的貧困,破舊的房子,屋里即使在中午也只投進一點暗淡的光。孩子在炕上蜷縮著,母親在抹眼淚,父親低垂著頭。我直接和他父親說孩子的學雜費我出,只是希望孩子繼續(xù)上學。三十幾歲的漢子應聲落下了淚,埋怨自己無能,我又和他說,聽說你們這種棉花可以增加收入,你們可以種些,孩子母親哭著說,我們也知道,可是錢全給治病了,沒有本錢。我告訴他們我有同鄉(xiāng)是開農資店的,可以做擔保先賒給你們種子、化肥,他們高興極了,下午孩子就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前些年我遇到孩子的父親,他的病也好了,見到我很高興,兩個兒子也都結婚了。他不停和我說,幸虧遇見了您,那年我種了十幾畝棉花,一下子翻了身,有錢治病了,接下來的幾年我身體好了,活干的多了日子也好了,還蓋了新房??粗麧M臉的幸福,我感到很欣慰。
三、 愛學生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問題生”也不例外,相反,對這些“問題生”要給予更多的愛。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真正閃光,使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激起學習的斗志。轉化“問題生”除了多觀察外,還應多了解、多關心、多談心、少發(fā)火、不體罰、不放棄。實踐證明,從愛出發(f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問題生”是絕對可以轉化的。
有一次,上午第二節(jié)課,我騰出時間,讓學生改卷子,本來怒火沖天,但當我看著一些學生無辜的眼神時,我心軟了,其實他們是那么渴望學好知識,我怎么忍心將他們推到知識的大門外呢?于是,我壓下了自己心中的怒火,細心地給幾個學生講題,在講解的過程中,有不少的磕磕絆絆,讓我有快瘋掉的感覺,但我不斷地告訴自己:他們都是天真的孩子?。∥覜]有權利剝奪他們天真而純潔的心,沒有權力去打擊他們那幼小的心靈。我細心地講解著,甚至連數格子都一個一個的幫他們數,讓他們看,所幸他們都聽會了,而更讓我感覺到的是他們心中的那份愛,他們用那么懇切的語氣告訴我:“老師,我會了?!蔽译m然臉上沒有太多的笑容,還要告訴他們,以后要上課認真聽講,這樣就不會浪費大家的時間了,但是,我的心里無比的高興,因為他們讓我感受到,其實他們那樣期望老師的愛,我做到了。
四、 對學生除了所給予的愛以外,還應有一份責任感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源于愛的話,那么更確切地說是基于一份深深的責任。我們說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其實責任也是一種愛。正如歌德所說的那樣:“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p>
我教學前大班的時候,我們班田一平的奶奶總說我不如小班老師好,對我或多或少的有些小意見,可是有一次放學,她沒來接孩子,我也沒給孩子父母打電話,因為孩子的父母在北京工作,怕增加他們家庭矛盾。等了十幾分鐘也沒來接,我就騎車帶孩子去她家,可是家里沒人,我又去鄰居家找,原來是她在鄰居家待著忘了看時間,當我把孩子交給她的時候,她激動地不停地說感謝的話,以后她對我的看法也發(fā)生了改變。現在她的孩子不在我們班了,可是她每次見到我都十分熱情地打招呼,還和其他的家長宣傳我對學生負責。
總而言之,教育本身就是教師的責任和發(fā)自內心的善良,雖然當今社會有許多抨擊老師的言論,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履行著自己內心的善良去面對教學,我想一定能有美好的陽光照耀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
作者簡介:
梁復靜,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永清縣韓村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