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國家進行了課程改革之后對文言文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具有負面影響,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教學困境
初中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地位,語文中的文言文更是重中之重,如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數(shù)量比較多。所以,語文教學工作者應該重視文言文的教學。
一、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困境
(一) 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
初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比較差,同時文言文不易理解,許多學生對其不感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起到引導作用的話,學生的學習將非常困難。此外,教師應該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能力。教師授課的過程中為了提升課堂的效果,可以讓學生承擔簡單的文言文教學任務,提升其學習的興趣。
(二) 教師授課靈活性不夠高
教師在進行文言文講解的過程中主要對字詞進行講解,之后再進行內(nèi)容的翻譯,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提升。面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教師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因此教師應該對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加強學生對整體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加強對全文的理解和記憶。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不是死記硬背的過程,同時不能對整體進行拆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歷史背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 教參書影響了學生探索能力的發(fā)展
現(xiàn)在市場上的教科書非常的多,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是質(zhì)量得不到保證。一些家長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而購買不正規(guī)的教參書。同時有的教參書中有相應的翻譯和答案,學生沒有經(jīng)過鍛煉之后直接看答案和解釋,不利于其理解力的提升。
(四) 學生的知識靈活性比較差
文言文的學習具有規(guī)律性,一些知識點是重復的,在許多文章中都會使用一些實詞、虛詞和語法等,同時許多字詞出現(xiàn)多次,在一段時間內(nèi)學生很難對字詞進行掌握,總是學習過后就忘記,而過多地依賴教參書。即使學生學習過一些詞匯,但是不能靈活運用,只能進行逐字的翻譯,而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整體意思。
二、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優(yōu)化對策
(一) 吸引學生注意力,興趣是關(guān)鍵
由于文言文本身來講就比較晦澀難懂,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上一堂讓學生入門的欣賞課,課前需要教師收集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文言文資料,將課堂形式變得多樣化。
例如,在文言文《論語》的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關(guān)于孔子的箴言進行搜索,了解孔子生平。再由教師制成課件進行多媒體播放,再加上教師的講解與介紹,讓學生充分了解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由此,讓學生喜歡文言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搜集更多關(guān)于文言文的趣味性知識為學生介紹。
(二) 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營造課堂氛圍
文言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關(guān)鍵的作用,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則處在被動狀態(tài),無法促進學生積極性的充分發(fā)揮。這也造成了對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的打擊,降低了課堂效率。所以想要擺脫這一模式,就需要構(gòu)建新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課堂生命力。比如,《口技》的教學講解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關(guān)于口技的視頻,讓學生直觀的體會口技的特點,然后在引導學生感受文章中對口技表演的描述,鼓勵學生互相討論,互相分享心得。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很好地主動融入課堂學習中。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一些文言文游戲來增強文言文學習的氛圍。比如學習《陳涉世家》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來加強他們對人物的理解,模仿出相符的表情、動作等。以此通過類似還原場景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文言文中的樂趣,同時也可以在愉悅的氛圍中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大部分學生認為文言文學習較為困難,所以教師要不斷地探索更多新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地融入文言文學習當中。
(三)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法國著名文學家法布爾曾說過:“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眰鹘y(tǒng)的文言文教學,教師處于主導性地位,忽略了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致使在教學當中對學生的學習體驗不夠重視,只重于知識點的傳授。這種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既沒有對師生間的良好交流產(chǎn)生促進作用,還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在教學中學會“放手”,以一名引導者的身份進行教學。教學過程當中,師生間建立友好的、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應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表揚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多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需求,一切根據(jù)學生的要求來制定教學方案,讓學生更加愿意學習文言文,熱愛學習文言文。
(四) 重視積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知識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重積累,語文是一門基礎(chǔ)性學科,其學習內(nèi)容非常之廣泛,所以離不開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尤其是文言文學習知識積累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也就是說,對學生古詩詞閱讀和文言文理解的評價重點就是學生的積累過程。隨著初中語文教材中對文言文難度的增加,如果學生平時不注重積累,基礎(chǔ)較為薄弱,那么就會越學越吃力。因此,如何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培養(yǎng)學生獨立查資料,并運用工具書來了解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第二,教師要為學生制定學習任務,在文言文講解時不要逐字逐句的、面面俱到的灌輸,這樣會使學生的思想逐漸懶惰,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逐漸降低;第三,教師要注重于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理解的同時還要明白理解的原因,這樣會使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得到更加深刻的鞏固。
總而言之,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所以要求教師要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好文言文。我們更要以課本為中心,在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我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從而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參考文獻:
[1]房玲.淺析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美學鑒賞力的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0).
[2]梅萬才.淺談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J].語文天地,2012(20):42-43.
作者簡介:
范東升,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縣建興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