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新民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高水平推進‘三城一區(qū)’建設”,“懷柔科學城要突破”,要將懷柔科學城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城。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講話中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2018年1月,國務院發(fā)布了《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把提升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定創(chuàng)新自信,勇于挑戰(zhàn)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chuàng)理論,做出更多原創(chuàng)發(fā)現。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高水平推進‘三城一區(qū)’建設”,“懷柔科學城要突破”,要將懷柔科學城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城。懷柔科學城重點建設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子午工程II期以及國際子午圈國際大科學計劃等,瞄準國際科學前沿開展基礎研究。
談起創(chuàng)新,可分為幾種類型: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需要,但是對于基礎研究來說,最重要的是從0到1這種顛覆性的原始創(chuàng)新。從0到1類型的研究是新知識、新領域、新發(fā)現的源泉,但與商業(yè)化毫無關系,難以體現經濟價值,常常重視不夠、得不到研究經費的支持。從1到10、從10到100的研究,是個優(yōu)化、再次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過去幾十年里最為常見,而且在目前的評價體系框架下,這類研究工作也容易得到肯定。但是如果沒有原創(chuàng)研究,我們就無法在國際上取得領先,更重要的是,就會受制于人。近期的中興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怕花錢,將來就得花大錢。
國際上,通過大型科學裝置開展研究,已成為實現基礎科學前沿重大突破的重要手段。去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LIGO引力波探測實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不完全統計,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項中,1950 年以前,與大型科學裝置有關的僅有一項;而在 1970 年以后,則上升為40%。 到1990 年以后,這個比例更是高達 48%。所以,沒有基礎研究,創(chuàng)新只是小打小鬧。原始創(chuàng)新研究需要大型科學裝置。
不同于其他兩個科學城,懷柔科學城要從“一張白紙”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城,需要突破。首先需要在吸引人才方面突破。近年來,我國的人才計劃多以“海外華人”為主。這批人中不少是在國內完成了大學或研究生教育,然后出國深造,從事研究、教學等工作,幾年后被吸引回國。作為創(chuàng)新人才,應不分國內和國外,同樣也不能區(qū)分華人和外籍。在美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里,有大量的“華人”等外籍工作人員。目前北京在努力建設世界科技中心,也需要外籍專家的智慧,而且一定數量的“外籍”專家在北京科研、高校和企業(yè)里工作也是北京作為一個世界科技、文化中心的標示。這些“外籍”學者與“海歸”不同,他們的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以及研究生教育都不是在中國完成的,所以他們的到來會帶來新的思維,新的理念以及新的科技文化。由此,建議在懷柔科學城設立一個“國際人才社區(qū)”,吸引更多的國際人才參與懷柔科學城的建設。而且要優(yōu)化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在住房條件、子女就學、配偶就業(yè)、醫(yī)療服務等方面為這些高層次人才提供便利,打造一個適合工作、生活、學習、宜居的創(chuàng)新人才特區(qū)。
建設世界一流的懷柔科學城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fā)了《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建議北京市與中科院以及央屬高校等聯合, 進一步加強懷柔科學城的大科學裝置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圍繞物質科學、宇宙起源與演化、地球系統等領域,組織以我為主的國際大科學計劃。
2016年初,美國LIGO宣布發(fā)現引力波后,不少人問我, 有什么用?今天,大家都知道手機的用途, 但一百多年前,麥克斯韋寫下電磁波方程式時,也預言不到今天這么有用。基礎研究的效應是長期性的。不過,大型科學、高性能的實驗裝置的建設將有力帶動高新技術的發(fā)展,甚至會對相關產業(yè)應用產生巨大的輻射作用,為進入創(chuàng)新型國家前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激發(fā)出巨大的潛力,甚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Web(萬維網)技術,它是高能物理研究對社會產生直接影響的一個典型例子。 Web在中國的發(fā)展也是與高能物理息息相關的。另一個例子是質子治癌。另外,由高能所牽頭,我作為首席科學家的位于西藏阿里地區(qū)海拔5250米的阿里原初引力波實驗項目,其TES探測器技術、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技術、深低溫制冷技術等應用前景都很廣泛。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在懷柔科學城建設部分中提出,構建從基礎設施、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到高精尖產業(yè)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鏈。由此建議北京市在政策上、資金上大力支持央屬科研院所基礎科學研究相關的技術研發(fā),以及在懷柔科學城建立與之相關的新型研發(fā)機構,推動創(chuàng)新成果早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