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土木工程結構抗震設計中,要遵循一定的抗震設計原則,進而根據(jù)實際的土木工程結構情況來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設計,這也是保證土木工程結構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抗震設計
1導言
抗震設計是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重點內容,其對土木工程結構的安全穩(wěn)定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結構抗震設計中需要根據(jù)相應的設計原則來進行,這也是保證土木工程結構性能合理設計的必要途徑。而在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如何做好抗震設計,這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內容。
2土木工程結構抗震設計的意義
在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進行抗震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結構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結構抗震設計最根本的意義便在于提升抗震性能,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使得土木工程結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承受地震的沖擊,讓土木工程結構能夠更加的安全;②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結構整體剛度。土木工程結構在設計中整體剛度較低,這也是其在運動作用力下較容易垮塌的主要原因,而抗震設計主要就是通過設計來提升其整體剛度,促進其抗震能力的提升;③有效降低地震對土木工程結構帶來的不良影響,間接減小地震災害的危害性。
3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抗震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3.1結構抗震設計概念不清
地震是破壞力極強的自然災害,具有瞬時性以及隨即行,目前國際上還尚未出現(xiàn)能夠精確的預報地震的測量儀器。我國房屋建筑采用3水準抗震設防目標,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目的是能更好的降低地震帶來的危害。當前國際上的抗震理論,大部分都是采用插入式的整體結構,將建筑的基礎及其以上部分視為一個整體,其剛度較大,出現(xiàn)地震作用時能具有更強的承受能力。但面對多種多樣的建筑形式,其基礎埋深各有不同,基礎埋深越大,承受地震沖擊的能力越強,而單純依靠增加結構的剛度來抗震是不全面的,需要在關鍵位置加強抗震設計,采用概念設計方法加大結構的抵抗能力,減小破壞程度,由此可見,抗震設計概念可謂抗震設計的靈魂。
3.2建筑材料的選擇
如果說設計方案是前提,那么對于建筑結構材料的選擇就是關鍵問題。設計人員一定要重視建筑材料的應用,考慮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能是否達標,確保建筑的抗震性能。一個合格的抗震建筑,需要合格的建筑材料來打造。因此,承建單位在選用材料的時候,需要對建筑材料的質量層層把關,確保材料的強度與硬度,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因材料質量不合格而導致的建筑抗震能力下降。所以,在進行建筑結構及建筑材料的選擇上一定要嚴禁慎重。
3.3忽略環(huán)境影響因素
環(huán)境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進行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也是不可忽略的,土木工程結構設計除了需要考慮安全性、耐久性和牢固性外,還需要考慮綜合溫度、濕度、水土酸堿度、化學腐蝕等環(huán)境因素。但是在實際進行方案設計時,設計者往往會忽略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這樣不僅不利于工程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保護,還會對混凝土和鋼筋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在實際生活中,設計者一定要考慮環(huán)境因素對土木工程的影響,否則,將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
4土木工程抗震結構的設計原則
4.1結構的平面形狀力求簡單
在土木工程開工前期,設計人員在設計土木工程抗震結構方案的時候,應對建筑的結構性進行合理的設計,應當保證建筑的整體結構布置簡單、對稱和規(guī)則,因為這樣能夠使建筑的整體抗震能力大大提升,再結合相關的抗震技術進行施工,以此來減輕地震對建筑的破壞程度,保護人民的人身權及財產權。
4.2加強建筑的穩(wěn)定性
當今世界的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發(fā)展迅速,人機交互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在采用計算機設計計算的過程中,不免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這就需要設計工作人員進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進行糾正,讓建筑屹立幾十年不成問題,盡管如此,工作人員依然要重視建筑的穩(wěn)定性。加強建筑的穩(wěn)定性,也會加強建筑的抗震性能。
4.3降低地震對建筑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民對地震的了解也是在不斷加深和提高。許多科學家也對地震進行了研究,制定了很多能夠有效提升建筑抗震能力的方案,其中較為廣泛應用的,就是在建筑基礎與建筑主體之間添加一個隔離地震層,以及在建筑頂部加一個反擺,從而抵消地震的效應,降低地震震害,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建筑物的內部損壞。
5土木工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具體措施
地震不僅可以造成以上的直接傷害,嚴重時還會造成一系列的二次傷害,在震后重建時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給國家經濟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近年來,地震災害頻發(fā),不僅給我國的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還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在這樣的環(huán)境背景下,土木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不容遲緩。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土木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房屋建筑設計中,樓板房屋的墻面和屋頂相連接,并起著承重的作用。建筑樓板與房屋中的任何一個構件相連接,都會將承重壓力轉移過去,在房屋建筑結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對房屋的安全性有重要影響。結合豎向荷載重與風荷載重設計原理,盡量使房屋建筑中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布置規(guī)范化,設計人員需要考慮當?shù)氐膶嶋H情況,比如地形結構、氣候變化情況等。將樓板與墻面相連接,會將壓力轉移到墻面,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如果樓板的建筑材料選用的不合理,會影響到墻面的承重壓力。將樓板與房梁相連接,會將承重壓力轉移到房梁,如果樓板的建筑材料缺乏安全性考慮,會影響房梁建筑的安全性。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樓板的設計結構和材料的選用都應該多方面進行考量,以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為首要考慮條件,然后再考慮房屋建筑的實用性和舒適性,這也是房屋建筑對樓板結構設計最基本的要求。在復雜的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應該按照規(guī)范的定量指標進行設計和施工,具體劃分出結構設計的不規(guī)則程度,提高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抗震能力。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首先應該注意建筑基礎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基礎是房屋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構件,影響了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和質量,其次應該注意房屋建筑中樓板設計的合理性,加強邊角框架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將連接橫縱的邊角框架進行調整,盡量采用不容易變形的材質,同時應該注意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結構設計,不斷提高房屋建筑結構設計水平,提高土木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
6結語
綜上所述,在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加強抗震方面的功能設計,能夠讓土木工程結構具備更高的抗震性能,讓土木工程結構具備更高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使其在面對地震災害時受到的損害降低,從而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王愷愷,范本想.淺析土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要點[J].居舍,2017(31):74.
[2]吳澤平.土木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探討[J].石化技術,2017,24(09):294.
[3]馮俊林,吳盼玲.探討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研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7(05):57.
[4]劉羽翔,沈云鑫.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研究[J].數(shù)碼設計,2017,6(09):135+139.
作者簡介
蒲云川(1988.04.02),男,漢族,四川南充人,助教,學士,主要從事建筑設計與管理研究
(作者單位: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