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蒙小說的諷刺藝術以反諷見長,小說中的語體揭示了社會和文化現(xiàn)象,使小說中的政治性語言和不同時期的各種話語獲得了獨特的審美價值,為小說的語言加強做出了特殊貢獻。
關鍵詞:王蒙;小說語言;諷刺藝術
王蒙小說中的諷刺語言運用自如,展示出了極高的藝術造詣,他不僅能夠準確切合時代的脈搏,同時也能夠充分運用諷刺語言描寫人物、揭示社會現(xiàn)象,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王蒙小說語言的諷刺藝術于諷刺語言的使用,借助反諷表達與本意相反的意思。通過諷刺語言,我們能夠看出王蒙對當時的社會以及自身在社會中的位置的思考和領悟。只有深刻領悟小說背后的時代背景才能夠真正理解王蒙小說的語言藝術,才能夠真正理解其特殊的價值。
一、小說語言時代文化風味中的諷刺藝術
文學的創(chuàng)作需要語言的大量運用,以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王蒙對小說語言的運用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他能夠?qū)⒆约盒≌f中的語言融入到當時的時代文化中,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諷刺的藝術呈現(xiàn)給讀者,這樣就拉近了自身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小說的可讀性和藝術性。從一定程度看,小說語言是最能夠映射文化氛圍的一種文學形式,透過語言能夠看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從王蒙的多數(shù)小說中我們看到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面對環(huán)境時所產(chǎn)生感悟。王蒙小說語言的諷刺藝術能夠?qū)⒁恍﹪烂C的、政治類的話題進行調(diào)侃。王蒙所選擇的諷刺對象也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生動例子,這些諷刺對象也多認為他們從事著他們喜歡的工作,也是非常正常的工作。王蒙通常對那些普通的、平凡的內(nèi)容進行諷刺,顯示出了王蒙獨特的思想境界。
另外,王蒙小說語言的諷刺藝術往往能夠滲透到當時文化的根基以及人們無法觸及到的意識中。王蒙通常將人們引入到普通人物的生活中去,而這生活對主人公來說再平常不過了,讀者也會認可主人公的生活。但王蒙卻對一些現(xiàn)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通過諷刺性的語言進行渲染,使王蒙的小說顯示出了富有時代性的文化氛圍,使這些事物印上了自身的印跡,提升了小說的諷刺藝術。
二、小說語言對人們無意識的諷刺
小說語言的組織對作者有較高的要求,語言材料、話語形式等也是構(gòu)建的基礎,通過語言能夠看到小說的創(chuàng)作風格。王蒙小說的諷刺藝術在諷刺人類弱點的同時又給予了人類些許希望,在嘲諷的過程中保持了清醒的頭腦,還經(jīng)常展示出了對生活的向往,這些都是十分珍貴的。王蒙通常使用反諷藝術開展,多使用正話反說的內(nèi)容,將那些文字用于對事件的夸大陳述,將一些較輕的話說得中邪,將小的說成大的。王蒙小說語言是對人們生活中的無意識的諷刺,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被小說的語言所感染。對人們無意識的深層諷刺是人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王蒙小說的諷刺藝術。在小說的語言中,越是使用針對性強的語言進行諷刺越讓讀者感覺不自然,如果能夠使用自然或單純的語言進行諷刺,這樣能夠讓人更加適應語言的諷刺藝術所帶來的效果。王蒙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小說的語言表述自然流露,起到了深層次的諷刺效果,使小說語言深入到了讀者的內(nèi)心,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三、富有生活氣息的諷刺藝術
說作品,如《青春萬歲》《失態(tài)的季節(jié)》等都散發(fā)出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王蒙在創(chuàng)作小說時,以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為作品的素材進行加工創(chuàng)作,將文學作品中的內(nèi)容和現(xiàn)實生活相連接。從這一角度看,王蒙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煉了對生活的認知,將一些看似普通的諷刺語言運用到了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將自己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所運用的語言更加生動地運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將小說更加積極地在讀者中進行傳播。
王蒙十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和生活氣息的營造,將人物的心理、行為和語言的塑造,將這些更加切合地附加到人物身上,使小說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富有生活氣息,使小說更加貼近現(xiàn)實,使生活中的語言書寫到了文學作品中。在王蒙的小說中,諷刺手法經(jīng)常和排比伴隨使用,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細心觀察,是一種對詼諧生活的表現(xiàn)。王蒙的小說努力塑造人物的心理、行為和語言,用于人物形象的刻畫,使小說更富有生活氣息,使文學作品更加具體化和形象化。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王蒙使用了讀者所能接受的諷刺藝術,使文學作品充滿了生活氣息,也讓讀者提升了品味,但王蒙的小說始終沒有脫離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歷史背景,一直保存著這一創(chuàng)作方向,并因此受到了讀者的認可和青睞,在文學舞臺上散發(fā)出了耀眼的光芒。
結(jié)語
王蒙小說的諷刺藝術來源于他的親身生活經(jīng)歷,他多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通過文學的形式展示給了讀者。王蒙在創(chuàng)作時多使用了讀者所能夠接受的語言諷刺藝術,使讀者更好地理解了小說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其實,王蒙的小說就像是一句一句地講故事一樣,也是對當時歷史和社會的回顧和剖析,是對當時人們思想的洗禮,使諷刺藝術發(fā)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為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兵.承續(xù)與變奏—王蒙小說《這邊風景》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
[2]許立.王蒙小說中語言的諷刺藝術探析[J].語文建設,2014(08):63-64.
[3]趙鴻潔.王蒙小說語言淺論[D].中國海洋大學,2010.
作者簡介
李佳奇,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