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江林
【內容摘要】教師在新時期進行初中語文詩歌教學,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學生進行詩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囊攵嗝襟w,讓現(xiàn)代技術給詩歌教學提供幫助。在學習詩歌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以此來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自身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 詩歌教學 教學策略
新時期的初中語文詩歌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有所不同,教師需要根據(jù)新時期的教學背景和初中語文詩歌教學的特點做出一些與時俱進的改進。現(xiàn)代教學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在詩歌教學方面也應該緊密圍繞這一目的進行。
一、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
詩歌教學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一直是一個較為獨特的教學板塊,它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要求較高。要想在詩歌教學中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通常在學習古代詩歌的時候,由于成詩年代距離我們較為久遠,許多語法、句式、詞意、詞性等與現(xiàn)代有所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比較困難,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在一些詩歌基礎知識方面對學生進行講解與指導。比如學生進入初中階段所接受的第一篇古代詩歌《觀滄?!罚醮谓佑|古代詩歌,學生通常會因晦澀拗口的詩文感到難以理解。在《觀滄?!分谐霈F(xiàn)了許多學生不曾接觸過的詞語和句式,例如“澹?!?、“竦峙”、“幸甚至哉”等,教師在對詩歌的內容進行講解之前應當先幫助學生學習了解這些在詩歌學習過程會產生阻礙的詞語。在對基礎知識有了完全的掌握之后再進行詩歌思想情感等更深層次的理解。文學素養(yǎng)是詩歌學習的基礎,新時期的初中語文詩歌教學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就是學生文學素養(yǎng)是否達標。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學生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面的重視,培養(yǎng)起學生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在詩歌學習方面能取得一個較高的提升。文學素養(yǎng)不僅是詩歌學習的需求,同樣也是學習優(yōu)秀文化的必備條件。因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成為了初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結合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的發(fā)展給教學帶來了許多的便利,在初中語文詩歌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對這些多媒體進行適當?shù)睦?,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初中語文詩歌教學的課堂上引入多媒體,是一種極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學生對新鮮事物總會有較多的關注,因此,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也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更加專注于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其次,通過多媒體也可以將教學內容表現(xiàn)得更加豐富和飽滿。例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詩歌所展現(xiàn)的畫面氣勢恢宏,表達的情感激昂慷慨。如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則無法完全將這種畫面與情感表現(xiàn)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能夠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比如給學生播放《沁園春·雪》的語音朗誦、北國雪景動畫等。通過這種方式來給詩歌教學課堂增彩。再比如在古代的詩歌學習中運用多媒體。能流傳到今的古代詩歌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他們值得教師對其提起足夠的重視,值得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學習。詩歌當中通常承載著詩人的某種情感,學生學習主要就是對這種情感的學習。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這對初中語文詩歌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三、引導學生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
學生學習詩歌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人文情操,另一方面也是通過感受詩歌的這種獨特的魅力,學習詩歌的創(chuàng)作技巧,培養(yǎng)自己獨立創(chuàng)作詩歌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詩歌創(chuàng)作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學以致用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對作者創(chuàng)作詩歌時的情感有一個更為深刻的體會。這一點對詩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運用,活學活用一直是人們對學習的一種訴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也是對這種訴求的符合。初中階段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詩歌,其中包括古代詩歌和近現(xiàn)代詩歌。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學習詩歌創(chuàng)作的良好素材。初中教材中的詩歌都是專家學者經過精心編選的,對學生詩歌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同時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A知識是學生學習中必須要掌握的內容,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詩歌的講述過程中著重講解基礎知識,同時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教師也需監(jiān)督敦促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學習,以此避免學生因惰性而產生的逃避學習基礎知識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不但完成了必要的詩歌學習任務,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文采,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非常值得教師實施于實際的初中語文詩歌教學之中。
結束語
新時期下的初中語文詩歌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新時期應該有新思想、新理念去適應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師也應該緊密跟隨時代的發(fā)展學習前沿知識理念,給學生帶來更科學更準確的學習指導。
【參考文獻】
[1] 徐麗婷. 初中語文詩歌教學課型的選擇及應用探討[J]. 2015(09).
[2] 周文靜. 基于變易理論的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研究[D]. 2017.
(作者單位:安徽省潛山縣雙峰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