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淮安:天下之中,運河之都

      2018-09-04 09:53:04越聲
      小演奏家 2018年6期
      關鍵詞:吳承恩淮安楹聯(lián)

      越聲

      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淮安位于大運河與古淮河交匯處,地處我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素有“居天下之中”、“扼漕運之沖”的美譽,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盛贊淮安為“淮水東南第一州”。在歷史上,淮安曾與揚州、蘇州、杭州并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既是江蘇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長三角北部地區(qū)的區(qū)域交通樞紐。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淮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著來自海內(nèi)外的游客紛至沓來。

      淮安運河文化之魂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了從江都(今揚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此后邗溝經(jīng)不斷開鑿整修,至公元1293年形成了一條由杭州直達北京、縱貫南北的人工大運河。

      淮安運河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淮安運河博物館就是一座具有厚重運河文化特征、鮮明地方文化氣息和獨特生態(tài)園林特點的綜合類博物館群,總占地面積達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博物館主體坐落在清江浦大閘口歷史文化風貌區(qū)內(nèi)的運河中洲島上,下轄淮安戲曲博物館、淮安名人館、運河楹聯(lián)館、大運河名人館、陳潘二公祠及周信芳故居陳列館,博物館群運用圖板、書畫、人物蠟像、幻影成像、場景再現(xiàn)、實物展示、多維全息數(shù)碼互動游戲、聲光電技術等復合方式布展,呈現(xiàn)了運河歷史、地方戲曲、當?shù)孛?、河道治理、漕糧倉儲運輸對“運河之都”淮安的影響。

      其中,淮安戲曲博物館是展示和宣傳淮安戲曲歷史和成果的重要陣地?;磩∮商K北民歌、號子、民間說唱及香火戲發(fā)展而來,產(chǎn)生于兩淮(淮陰、淮安),流行于鹽阜(鹽城、阜寧)、揚泰(揚州、泰州)以及滬寧沿線和皖東地區(qū)。穿行于博物館內(nèi),隨處可以感受到王瑤卿、周信芳等戲曲大師和儺戲、十番鑼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巨大魅力。

      從千古名將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到《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淮河以甘甜豐潤的乳汁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勤勞智慧的淮安人,也哺育了一位又一位歷史豐碑式的將相之才和文學巨匠。坐落在清江浦樓東側的淮安名人館是集中展示淮安歷史人文的一座現(xiàn)代化展覽館,館內(nèi)共入選淮安歷史名人52位,枚乘、韓信、關天培、梁紅玉、吳承恩等都悉數(shù)在列,并利用多重呈現(xiàn)方式,生動地再現(xiàn)了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關天培虎門抗英等淮安歷史名人的豐功偉績。

      運河楹聯(lián)館位于淮安市區(qū)中洲島清江浦樓內(nèi),清江浦樓新建于2003年,高達20余米,為明三暗五樓閣式仿古建筑,飛檐翹角,巍峨壯觀,樓中隨處可見的優(yōu)美楹聯(lián)和書法家們精湛的書法技藝相得益彰,再加上里運河旖旎的風光,使得淮安運河楹聯(lián)館成為了淮安運河文化的一朵奇葩。

      命運多舛的射陽居士

      《西游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名著,而在淮安市淮安區(qū)河下古鎮(zhèn)的打銅巷巷尾有一座古樸典雅的青磚小院,這里正是作者吳承恩當年居住之所。

      正門上方由舒同題寫的“吳承恩故居”匾額至今熠熠生輝,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蒼翠的竹林,竹林后的主堂屋是接待至親賓客活動的場所,棕底綠字的“射陽簃”匾額出自趙樸初之手。說到這塊匾額還有個小故事:淮安在西漢(公元前117年)最早設縣時曾叫“射陽縣”,古代名人多喜歡用自己的居住地或出生地為號,因此吳承恩曾以“射陽居士”為號,據(jù)說他的好友沈坤曾經(jīng)贈送給吳承恩一塊題有“射陽簃”的匾額,吳承恩非常喜愛,遂將這塊匾額掛于正廳之上,可惜此匾額后來不慎遺失。

      整個故居占地9876平方米,建筑面積1842平方米,故居布局分為四個院落,由門房、客房、軒廳、書齋等26間房屋、庭院及后花園組成,輔以回環(huán)曲幽的抱廊、假山、亭軒舫橋及竹木花卉,是一組體現(xiàn)明代風格古色古香的園林式建筑群。故居正中安放著的是吳承恩半身塑像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根據(jù)吳承恩的顱骨和明代人的裝束復原而成,以科學的方式再現(xiàn)了吳承恩生前的相貌,這也是國內(nèi)第一尊根據(jù)死者遺骨復制而成的歷史文化名人塑像,觀之栩栩如生,令人嘆服,塑像上方還掛著由康有為弟子、著名女書法家蕭嫻書寫的“伏怪以力,取經(jīng)唯誠” 的對聯(lián)。此外,像松風軒、醉墨齋等建筑的起名也頗具文學意味,其中有一道廊軒名叫“小塵世”,廊軒楹聯(lián)“余自塵世人,癡心小塵世”似是道出了吳承恩的滄桑人生。

      吳承恩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轉衰、日趨腐敗的時期,吳承恩雖滿腹經(jīng)綸,才華過人,卻飽受挫折,終其一生報國無門,直到59歲之時才從南京國子監(jiān)肄業(yè),到60歲才得了個長興縣丞的官職。因吳承恩生來剛正不阿,僅僅做了一年多縣丞就惹惱了上司,被誣陷貪污受賄革職拘禁,好在不久案情大白,吳承恩得以釋放,后來朝廷又補授吳承恩為荊府紀善,讓他在荊王府里當老師。又因年老有病,沒多久吳承恩便辭官回了家,從此開始潛心整理文稿和著述,終于寫成了名流千古的文學名著《西游記》。

      然而由于妻兒早逝,這位大文豪的晚景凄涼,1582年,吳承恩在貧病交加之中離開了人世,終年78歲。吳承恩一生的著作極為豐富,但因家貧無子,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已散失,現(xiàn)存著作除了馳名中外的《西游記》和一部詩文集《射陽先生存稿》外,短篇小說《禹鼎志》和其編輯的一部詞集《花草新編》均已失傳。

      臨走前,我又看了一眼廳前廊柱上的楹聯(lián):“搜百代闕文,采千秋遺韻,藝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边@副對聯(lián)高度概括了吳承恩的創(chuàng)作源流、文學成就以及其著作《西游記》的歷史價值,可謂是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

      走進淮安府署

      告別吳承恩故居,我來到了有著640余年歷史的古代官衙——淮安府署,這里是淮安歷史地位的象征和見證,還是現(xiàn)今全國保存完整的兩座府級官署之一。

      淮安府署的建筑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現(xiàn)存衙門原為南宋五通廟,元為沂郯萬戶府。明洪武元年,知府范中以元淮安路總管府府署(現(xiàn)漕運總督部院處)加以修葺,兩年后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在城中選址,結果選中了上坂街以北的南宋五通廟和元沂郯萬戶府,后加以修建改造作為淮安府的新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辛亥革命后,淮安府署為淮安縣政府所在地,解放后一直為工廠占用。改革開放后,淮安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淮安府署經(jīng)過保護性修繕和周遍環(huán)境美化,與其前方的總督漕運部院、鎮(zhèn)淮樓連為一體,成為了國內(nèi)最大的古代官衙景區(qū),雄居古城中心。

      淮安府署占地足有20000平方米,衙內(nèi)有房屋50余幢共600余間,分東、中、西三路。明清衙署的建造都要奉行工部的《工程做法則例》,在布局方法上建筑均坐北朝南,中軸對稱,以層層院落遞進串接形成多重空間,衙署建筑依據(jù)功能要求有三條縱軸線并列遞進,中軸線上有照壁、牌坊、大門、儀門、甬道、三班六房、大堂、二堂院落及內(nèi)宅院落,東側軸線上的建筑有土地廟、廚房、花園、吏舍等,西側軸線上為牢獄、會客廳、巡捕用房等,整組建筑主次分明,布局嚴謹。有趣的是,在大堂屏風背后巨大的“慎”字下還安排有兩個座位,那是供師爺坐的,知府在大堂處理公務時,師爺在后面靜聽,聽到有什么不妥之處,便寫個字條叫下人送到前面加以提醒。

      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菏澤召開座談會時曾說過這樣一副對聯(lián):“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而這正是淮安府署大堂立柱上的楹聯(lián),出自康熙十九年河南內(nèi)鄉(xiāng)知縣高以永之手。

      高以永,字子修,浙江嘉興人,康熙十一年中舉人,一年后中進士,康熙十八年調任內(nèi)鄉(xiāng)知縣,兼管鎮(zhèn)平、淅川兩縣事務,開清代內(nèi)鄉(xiāng)知縣任職九年之先河,康熙二十七年升任直隸省安州知州兼新安縣事,康熙三十一年任戶部江西司員外郎,一年后因勞于政務病卒于官邸,時年63歲。這副對聯(lián)是高以永到河南內(nèi)鄉(xiāng)上任之初寫下的,懸掛于縣衙內(nèi)的三省堂,之后流傳至今。高以永為政以寬厚為本,秉性寬仁,遇事沉著冷靜,談笑處之,他在內(nèi)鄉(xiāng)任職九年,調離內(nèi)鄉(xiāng)時百姓挽留不舍。高以永不僅是一位好官,也是當時有名的詩人,至今留有詩作數(shù)百篇。

      漫步淮安府署,道德訓誡的文字比比皆是。在府署儀門至大堂間的甬道上有一座牌坊,名為“公生明”,出自《荀子·不茍》中的“公生明,偏生暗”,牌坊的背面還刻有黃庭堅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睍r時提醒官員要為官清廉,作風正派,替百姓著想,為百姓辦事。

      在清代,地方政府大致分為四級,即省、道、府、縣,其中淮安知府為府一級的長官,官階四品。多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天下糧倉》就是改編自清代四大奇案之一的“李毓昌查賑案”,發(fā)生地就在淮安府署,如今署內(nèi)的“戶科”還立著一座李毓昌塑像,以此警示后人:清正廉潔、造福黎民者流芳千古,貪贓枉法、荼毒生靈者遺臭萬年。

      小貼士

      中國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淮安與揚州為淮揚菜的主要發(fā)源地,淮揚菜與魯菜、川菜、粵菜并稱為中國四大菜系,素有“佳味之美”之譽?;磽P菜系是淮安、揚州、鎮(zhèn)江三地風味菜的總稱,“淮”即淮菜,涵蓋以淮安為代表的淮河區(qū)域,“揚”即揚菜,涵蓋以揚州、鎮(zhèn)江一帶為代表的揚子江(長江)區(qū)域?;磽P菜系形成于明清,明清時期淮揚宴席發(fā)展達到一個高潮。明萬歷年間的《淮安府志》中記載:“淮安飲食華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視江表?!边@一制度中就包括飲宴規(guī)格和規(guī)矩。清代康熙年間的《淮安府志》中則記載:“涉江以北,宴會珍錯之盛,淮安為最。民間或延貴客,陳設方丈,伎樂雜陳,珍錯百味,一筵費數(shù)金?!鼻?、嘉慶年間,有關淮揚宴席的記載更多。明清之前,淮安、揚州都是全國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飲食文化傳統(tǒng),而淮菜在隋唐之際就已是馳譽神州的中國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明清以后,淮菜和揚菜開始相互滲透、逐漸融合,并糅合南北風味于一爐,從而形成了統(tǒng)一的菜系。

      猜你喜歡
      吳承恩淮安楹聯(lián)
      大運河畔成就千古名著的吳承恩
      華人時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40
      “天下第一筍”——淮安“天妃宮”蒲菜
      華人時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0
      梨園尋夢淮安緣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8
      凝眸古城淮安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6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46
      吳承恩剿匪
      孔府的年節(jié)楹聯(lián)
      對聯(lián)(2018年2期)2018-05-28 03:03:24
      《西游記》作者不是吳承恩?
      我與楹聯(lián)緣不淺
      對聯(lián)(2011年24期)2011-09-19 06:40:26
      慈溪市| 阿图什市| 阿拉善盟| 乌拉特中旗| 德清县| 横山县| 兰州市| 南平市| 吴堡县| 九龙县| 丰宁| 容城县| 东海县| 玉山县| 射洪县| 靖边县| 隆安县| 邯郸县| 杭州市| 安丘市| 武汉市| 开平市| 江安县| 彝良县| 正宁县| 那曲县| 都匀市| 凤冈县| 黄平县| 万源市| 社旗县| 镇江市| 新密市| 五大连池市| 漳州市| 邢台县| 秦安县| 两当县| 韶关市| 五寨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