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蓬 李波
急性安定中毒是一種常見的中毒類型, 具有極高的致死率, 且目前尚無有效的解毒方法。急性安定中毒的搶救效果與多種因素有關, 其中包括救治時間、中毒程度、搶救方案等, 現有的臨床研究認為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納洛酮救治急性安定中毒患者的成功率更高, 更有助于提前患者的清醒時間, 且不良反應少, 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案[1]。本研究通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急性安定中毒患者采取納洛酮治療,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救治成功率, 現對作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64例急性安定中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安定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2例。觀察組中男18例, 女14例;年齡21~70歲, 平均年齡(44.80±8.55)歲;中毒程度:重度9例,中度13例, 輕度10例。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3例;年齡22~70歲, 平均年齡(45.06±8.61)歲;中毒程度:重度8例,中度14例, 輕度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2]全部患者的臨床表現及體征均符合急性安定中毒的診斷標準, 中毒程度:①輕度中毒:患者服用的安定劑量<250 mg, 主要表現為嗜睡、判斷力與定向力障礙,部分患者步態(tài)不穩(wěn)、語言不清, 但生命體征穩(wěn)定, 存在各種反射, 可喚醒。②中度中毒:患者服用安定劑量250~625 mg,患者的血壓正常, 角膜反射和咽反射仍然存在, 多數患者進入淺昏迷, 腱反射消失, 呼吸淺而慢。③重度重度:患者的安定服用劑量>625 mg, 多數患者進入深昏迷, 早期表現為四肢張力增強, 腱反射亢進, 病理反射陽性, 后期主要表現為肌肉松弛, 腱反射消失, 呼吸淺而慢。
1.3 方法
1.3.1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 入院后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洗胃(清水洗胃)、導尿、導瀉(使用番瀉葉導瀉)、抗感染、保肝等綜合治療方法, 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 對于存在呼吸困難、氣促的患者可給予吸氧, 對于重度患者可給予適量脫水劑甘露醇降低顱內壓, 糾正患者的水電紊亂及酸堿失衡。
1.3.2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納洛酮治療。①輕度患者:納洛酮0.4~0.8 mg靜脈滴注, 每隔30 min滴注1次, 直到患者清醒為止。②中度患者:納洛酮0.8~1.2 mg靜脈滴注, 每隔30 min滴注1次, 直到患者清醒為止。③重度患者:納洛酮1.2~1.6 mg靜脈滴注, 每隔15~30 min滴注1次, 直到呼吸平穩(wěn)為止, 呼吸平穩(wěn)后采取納洛酮2.4 mg+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直到患者清醒為止。治療過程中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1.4 療效判定標準[3]治愈:經治療后完全清醒, 血壓、心率等指標恢復正常;有效:經治療后仍處于嗜睡階段, 腱反射、咽反射等恢復正常;無效:經治療后仍處于昏迷狀態(tài)或死亡??傆行蕿橹斡逝c有效率之和。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31/32),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1.25%(26/32),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近年來,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臨床上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安定屬于鎮(zhèn)靜催眠類藥物, 大量服用可致死亡, 由于該類藥物的管理不足, 因此服用安定自殺的患者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4]。
安定屬于苯二氮 類鎮(zhèn)靜催眠藥物, 進入人體后可對中樞神經產生抑制作用。該藥少量服用, 具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過度服用可引起中樞神經中毒, 誘發(fā)死亡[5]。急性安定中毒患者主要表現為呼吸變淺變慢肌肉痙攣、反射消失等, 臨床上普遍認為一旦安定的服用劑量超過常用劑量的15倍, 則可引起呼吸抑制致死[6]。急性安定中毒的時效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般認為越早治療的恢復效果越好[7]。急性安定中毒的常見搶救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導泄、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等。
納洛酮屬于阿片受體拮抗劑, 本身無內在活性, 且口服無效, 因此臨床上應用納洛酮主要因靜脈輸注、注射或肌內注射給藥, 其中以靜脈注射起效最快。納洛酮進入體內后可迅速發(fā)揮作用, 大劑量的納洛酮可拮抗γ-氨基丁酸(GABA),逆轉阿片激動劑 β-內啡肽引起的呼吸抑制, 因此可快速解除鎮(zhèn)靜催眠藥物對神經系統(tǒng)及呼吸系統(tǒng)的抑制作用, 對急性安定中毒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也可用于乙醇中毒、麻醉性鎮(zhèn)痛藥急性中毒、麻醉性鎮(zhèn)痛藥成癮治療[7]。納洛酮還有助于增加腦內灌注壓, 穩(wěn)定細胞膜, 起到腦細胞保護作用。除此之外, 納洛酮還可改善三磷酸腺苷(ATP)代謝, 降低患者體內的血乳酸水平, 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8]。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31/32),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1.25%(26/32),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納洛酮救治急性安定中毒患者的療效較好, 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