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妙姑
摘 要:語法作為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有效地進行語法教學,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在高中語法教學中,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更新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學有所得,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 教學策略 語法教學
語法是語言構成的基本框架。只有了掌握正確的語法規(guī)則,才能有高質量的語言輸出。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不但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法知識,也要使他們將這些知識準確地運用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在語法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改變觀念,走出誤區(qū)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過于注重語法,不僅聽力課和口語課上分析語法,閱讀課也是大講特講語法。語法課更是出現(xiàn)了一堂言,滿堂灌,教師自己講得激情四射,學生則是聽得昏昏欲睡。這種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理解和反應,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長期下去,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磨滅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有一部分的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忽視了語法教學的目的和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采取海戰(zhàn)術。英語語法學習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導致學生沒有明確地意識到語法知識的重要性,長期以往何談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改變教學觀念,走出誤區(qū),將各種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有所得,達到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遵循原則,諄諄教導
為了達到語法教學的目的,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盡量遵循以下原則:
1、趣味性的導入。語法內容枯燥乏味。在教授語法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以便進入學習狀態(tài)。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與聽說讀寫的活動結合起來,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綜合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2、互動性的交流。教師一堂言,大包大攬,課堂上缺乏師生、生生交流互動導致課堂沉悶,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設計教學活動,多創(chuàng)造師生、生生互動的交流環(huán)節(jié)。
3、實踐性的語言運用。根據教材的特點和要求,語法教學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教學中,積極地創(chuàng)造學生實踐運用語法的機會,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4、連貫性的語法教學。只有熟悉教材,了解語法項目在教材的編排順序,注重語法教學的連貫性,才能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做到整體布局、宏觀調控、合理設計、歸納總結,以便學生整體掌握語法知識體系。
5、激勵性的評價手段。教師在語法課堂上采用的激勵性的評價手段,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激勵性的評價手段包括評價表格、教師的評語和生生之間的互評。
三、運用策略,提高效率
1、情境交際法。語法內容繁多復雜,機械地操練令課堂氣氛沉悶,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根據所教語法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話題作為教學的例子,將聽說讀寫活動融入語法教學中,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去交流,從而達到真正的理解該語法,且能靈活運用的目的。例如在教授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教師可以先叫學生說一些自己想對父母、老師、朋友說的話,然后由他們的同桌進行轉述。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學生自熱而然學會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之間的轉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通過多媒體播放錄音、影像、圖片、歌曲等方式,以直觀的交流情境誘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得語法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2、任務教學法。為了鞏固并實踐所學語法知識,教師有必要設計一些任務進行操練。在設置任務時,可使用不同類型的活動(如視頻、歌曲、演講、競賽、表演等)作為載體,避免單一英漢互譯練習,增強語法學習的實踐性。通過這些任務,學生可加深所學語法的理解和記憶,同時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例如 ,在教授一般將來時時,教師可通過播放一段有關暑假安排的短視頻,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運用一般將來時的結構寫一篇關于暑假安排的短文。又如,在教授省略時,可要求學生表演課內外的話劇,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體會省略的用法。
3、自主歸納法。不管學習什么知識,教師直接呈現(xiàn)知識還不如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歸納、總結來的好。高中生思維活躍,理解能力強,只要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機會加以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我歸納。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有必要設計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來推動學生自主歸納,以此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定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的異同時,首先,教師在黑板或多媒體上呈現(xiàn)一些定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的例句,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兩種從句的異同點;然后,組內成員一起總結;接著,組長將本組的總結呈現(xiàn)在黑板上;最后,師生一起點評糾錯,共同歸納總結。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務必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有必要時給予一定的幫助,點評時要肯定了學生的成果,進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他們掌握理解這些語法知識。
4、佳句范文背誦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量的語言輸入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加深語言的記憶。在日常教學中精挑細選一些含有一定語法規(guī)則的佳句、格言和范文要求學生背誦,學生不但學到了詞匯句型,還能熟悉某些語法知識。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優(yōu)化語法教學,精講精練而不是采用滿堂灌,大搞題海戰(zhàn)術的教學模式。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探索出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語法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洪梅.交際性英語語法教學初探[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4)
[2] 呂子霞.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科技致富向導,2011(6)
[3] 鄒慶軍.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新校園(旬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