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波
[摘要] 目的 對PDCA循環(huán)式護理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中應用后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進行探討。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3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80例,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應用PDCA循環(huán)式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在肝病知識掌握情況方面,觀察組飲食、運動及疾病監(jiān)測等指標評分分別為(9.26±1.41)分、(8.69±1.24)分、(9.34±1.42)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存質量方面,觀察組全身癥狀、焦慮及活動等指標評分分別為(6.41±1.09)分、(7.06±1.24)分、(6.62±1.28)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8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住院期間應用PDCA循環(huán)式護理,可提高患者對肝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護理滿意度較高,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乙肝病毒感染;PDCA循環(huán)式護理;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3(c)-0134-03
Analysis of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Nursing on the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YANG Zheng-bo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Wenshan Peoples Hospital, Wenshan, Yunnan Province, 66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nursing on the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Methods 3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8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pplied the PDCA circul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eting, exercise and disease monitoring scores were respectively (9.26±1.41)marks,(8.69±1.24)marks,(9.34±1.42)marks,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general symptom, anxiety and motor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6.41±1.09)marks,(7.06±1.24)marks,(6.62±1.28)marks,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8.33% vs 87.7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during the length of stay can improve the mastery degree of liver disease knowledg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vival quality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s higher,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PDCA circulation nursing; Survival quality
乙型肝炎屬于慢性傳染性疾病,因病毒侵入所引起,患者體內乙肝病毒長期存在,且持續(xù)繁殖,對患者肝功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導致慢性乙型肝炎的發(fā)生。目前,乙型肝炎在我國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如果對病情控制不佳,極有可能引起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因此臨床中需要給予患者及時的治療[1]。PDCA循環(huán)式護理是當前臨床中新型護理模式的一種,該護理體系具有標準化、科學化的特點,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理這一過程不斷循環(huán),達到護理質量提升的目的。該組研究針對該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3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進行研究,對PDCA循環(huán)式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3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80例。對照組中,男性107例,女性73例,患者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65歲,平均(34.7±5.6)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4年,平均(1.63±0.48)年;觀察組中,男性105例,女性75例,患者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35.2±5.4)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3年,平均(1.61±0.52)年。所有入選患者征得醫(yī)院倫理會同意,均對該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中乙肝病毒感染相關診斷標準[2];排除意識障礙者、精神疾病者、嚴重臟器類疾病者及其它類型肝炎者。一般資料對比,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 該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健康宣教、心理干預、飲食護理及并發(fā)癥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內容。
觀察組 該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PDCA循環(huán)式護理模式,具體如下。
(1)計劃(P)即Plan,患者入院時,對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程度及病情發(fā)展程度進行觀察,同時對導致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原因及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護理措施科學的制定。在對患者治療效果影響的因素中,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護理人員、患者心理及社會因素。①患者心理因素。由于患者自身對肝病知識不了解,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心理往往會出現(xiàn)恐懼、焦慮、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緒,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悲觀、厭世、拒絕治療等情況,而負性情緒的出現(xiàn),導致患者肝氣郁結,加重了病情的同時,也影響治療效果[2]。②護理人員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在入院后,護理人員未按照護理要求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沒有進行個性化的評估,導致患者對自身疾病的具體情況不了解,在治療期間往往出現(xiàn)不配合治療的情況。③社會因素。由于乙肝病毒具有傳染性,所以患者在得知自己病情后,擔心傳染給別人,也害怕受到異樣的眼光看待,心理往往壓力較大,所以給予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需要給予社會支持,消除患者心理壓力,從而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促使病情得到康復。
(2)實施(D)即Do,通過計劃階段對患者病情完全了解以后,為了讓患者對肝病知識深入了解,可組織健康知識講座,由權威醫(yī)生主持對肝病知識進行宣講,使患者對自身疾病加強認知,講座結束后,對患者掌握肝病知識的程度可通過問題搶答等形式進行檢驗[3]。患者住院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對患者而對心理狀態(tài)、情緒變化要密切進行關注,多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針對性的給予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使患者能夠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對于護理人員而言,自身也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護理技能與綜合素質,所以對護理人員要定期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護理的要點進行落實,并通過定期考核的方式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進行考察,促使護理質量得到提升[4]。護理工作中,為了能夠使患者獲得更多的支持,護理人員也要動員患者家屬,讓家屬多關心、理解與支持患者,使患者治療信心得以恢復,逐漸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檢查(C)即Check,在護理工作實施以后,對護理計劃的實施效果進行檢查,保證護理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與護理要求、護理質量相符,并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系統(tǒng)化的評估,依據(jù)評估結果,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查找,并對護理措施及時進行調整。可通過病區(qū)護理研討會的開展,提出護理工作中的不足,由參會人員共同對解決的措施進行討論與確定,為了使護理質量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就需要在護理工作開展中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4)處理(A)即Action,通過對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之處進行查找發(fā)現(xiàn)以后,按照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處理,對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進行總結,及時在護理工作中對存在的錯誤進行糾正,完善護理措施,避免在護理工作開展中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肝病知識掌握情況及生存質量改善情況進行評分并對比,所有指標滿分均為1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肝病知識掌握越好或生存質量越高。采用該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從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并對比。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處理,[n(%)]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肝病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在飲食知識、運動知識及疾病監(jiān)測等指標評分方面,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對比
在全身癥狀、焦慮及活動等指標評分方面,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為98.33%,對照組為87.7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由于部分患者對乙肝疾病知識不了解,往往在患病后背負者沉重的心理負擔,對治療效果帶來不良影響,所以治療期間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具有促進作用。PDCA循環(huán)式護理是當前臨床中新型護理模式的一種,該護理體系具有標準化、科學化的特點,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理這一過程不斷循環(huán),達到護理質量提升的目的,在臨床護理中也得到廣泛應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對患者肝功能會帶來損害,并發(fā)癥較多,導致患者生存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相關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直接的關系,所以需要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對肝病知識的了解,促使預后得到改善?,F(xiàn)階段,PDCA循環(huán)式護理模式在臨床中應用普遍,從分析問題原因、改進措施制定、措施應用及總結等環(huán)節(jié)入手,促使各個環(huán)節(jié)護理工作更加合理、規(guī)范,護理質量得到提高[5]。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治療期間應用PDCA循環(huán)式護理模式,在對患者病情全面評估的基礎上,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達到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讓患者正確看待自身疾病,通過不斷完善護理工作,達到提升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目的[6]。
從該組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通過PDCA循環(huán)式護理的應用,在肝病知識掌握情況方面,觀察組飲食、運動及疾病監(jiān)測等指標評分分別為(9.26±1.41)分、(8.69±1.24)分、(9.34±1.42)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生存質量方面,觀察組全身癥狀、焦慮及活動等指標評分分別為(6.41±1.09)分、(7.06±1.24)分、(6.62±1.28)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萬利[7]在其研究中顯示,通過PDCA循環(huán)護理的應用,患者平均生存質量總評分達到(6.874±1.207)分,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8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該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該文數(shù)據(jù)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綜上所述,給予乙肝病毒感染患者PDCA循環(huán)式護理模式應用,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護理效果較好,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賈志蓮,曾甲慶,張曉芳,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情緒障礙相關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瓢?,2010(12):141-143.
[2] 李麗艷.預防性護理模式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4):355-358.
[3] 常軼盈,張洪艷,宋靜,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治療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7,7(11):89-92.
[4] 陸永秀,陳細定,胡曉嵐.多維度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住院病人自我效能感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4,12(13):1172-1173.
[5] 宋照云,張友秀,徐琰.乙肝病毒感染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需求分析[J].當代護士,2014(7中旬刊):148-149.
[6] 李暉,何寶珍,胡倩倩.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5,26(4):617-619.
[7] 萬利.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2):28-29.
(收稿日期: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