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解析了曹禺先生最具復(fù)雜性和爭議性的作品戲劇《原野》?!对啊吠ㄟ^主人公仇虎的復(fù)仇故事反映出舊時代的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沖突。從人物身世背景、經(jīng)歷、心路歷程闡釋了主要人物仇虎、金子、焦大星、焦母等人物復(fù)雜、矛盾的人性,必然的悲劇結(jié)局。
【關(guān)鍵詞】 原野;人物形象;命運
《原野》是曹禺先生唯一一部以農(nóng)村生活為背景的戲劇作品,故事發(fā)生在陰霾密布的北方大地。囚犯仇虎砸斷了腳銬,跳下火車,虎視眈眈地準備展開一場復(fù)仇。他的仇人焦閻王將其父親殺害,還把他年幼的妹妹賣到妓院被人折磨至死,又把他自己陷害入獄。這種深仇大恨已經(jīng)使他喪失了理智,可是當他回到家鄉(xiāng)卻發(fā)現(xiàn)焦閻王已經(jīng)死去,而與自己青梅竹馬的愛人金子也已經(jīng)嫁給了焦閻王的兒子焦大星。焦大星真心實意地愛著金子,但自身卻軟弱無能、懼怕母親,所以惡毒的焦母總是想方設(shè)法地折磨金子。仇虎見狀,想到了通過報復(fù)焦大星的方式來發(fā)泄自己的憤怒,并承諾事后帶著金子一起遠走高飛。就在這時,焦母和焦大星相繼回家。焦大星本是仇虎幼年時的伙伴,因此見到仇虎歸來十分高興,倆人對飲閑談,之后爛醉如泥。仇虎誤會焦大星與焦母要加害于自己,于是殺死了熟睡的焦大星。這時瞎眼的焦母來到仇虎床前,準備一拐杖將其打死,但事后才發(fā)現(xiàn)躺在床上的是自己的孫子。她抱著小孫子的尸體在黑暗中絕望地吶喊。仇虎帶著金子逃離了焦家,在原野中奔跑。他的心中絲毫沒有復(fù)仇的快感,反而充滿了自責與悔恨。他讓金子獨自逃亡,最終自己迷失在黑暗中,臥軌自殺了。
《原野》是曹禺先生最具爭議也最富有戲劇性的作品。故事以蒼茫的原野作為主人公出場的大環(huán)境,沉郁而有力。與其相呼應(yīng)的還有遠方黑暗的叢林,蜿蜒卻看不到盡頭的鐵軌,以及心中那鋪滿黃金的理想勝地。一個令人唏噓的悲傷故事將在這里上演。
一
男主人公仇虎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青年,家庭的重大變故使他背負起血海深仇。他的身上充斥著人性的復(fù)雜與矛盾。
首先,仇虎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原野人。作者從人物出場就有大段的環(huán)境描寫來營造神秘蒼涼的氛圍。廣袤沉郁的大地,黃昏中佇立的巨樹,振動著翅膀的秋蟬,一切都顯得靜寂、險惡、嚴肅。而主人公仇虎就這樣倚著巨樹出場了,他有強健的體魄,似亂麻般的頭發(fā),碩大的怪異臉龐,毛茸茸的前胸,駝背且青筋暴起。眼神里透露出兇狠、殘酷和深深的恨意。他是一個剛剛從地獄里走出來的人,粗獷野性又蠻荒神秘。
其次,他是一個矛盾而扭曲的復(fù)仇者。依常理來說,若干年前,焦閻王對仇虎全家的所作所為足以讓任何人恨之入骨,所以這些年來,復(fù)仇的火焰一直在仇虎心中熊熊燃燒著。當他聽說焦閻王已經(jīng)死掉時,頓時大失所望,不知何去何從,這時一個固有的封建歪理閃現(xiàn)在他腦海,那就是父債子還??墒浅鸹⑿睦锴宄?,焦大星是個善良的好人,是他最要好的玩伴,也是他家里發(fā)生變故后唯一竭盡全力幫他的人。通過仇虎與金子之間的對話可以看出他已經(jīng)動搖了,潛意識里的良知不允許他這么做,只是這種不共戴天之仇難以輕易地被消解。于是仇虎用“誰讓他是焦閻王的兒子”這個所謂的道理反復(fù)說服著自己,善與惡的激烈斗爭在他的心里展開了。當他清醒的時候意識到殺害這樣一個無辜的生靈無疑是罪惡的,于是他選擇了先與金子重修舊好,以此作為對焦大星的另一種報復(fù),也好讓他的心理獲得某種平衡。作品的最后一幕,背景全部暗了,只剩下黑暗中一個巨大而扭曲的身影,仇虎掙扎在愛與恨之間,他的心智與靈魂通通被揉碎,最后無法逃脫命運的擺布,終結(jié)了自己的生命。心中那個鋪滿黃金的地方再也看不到了。
除此之外,仇虎還是個老實本分又封建迷信的普通農(nóng)民。當他不忍心下手殺死焦大星時,他在幻覺中看到自己父親和妹妹的靈魂在受折磨。當他最終殺了焦大星,完成了復(fù)仇時,他預(yù)想的大快人心的場面也并未出現(xiàn),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懊悔與自責,以及揮之不去的可怕夢魘。仇虎的根性是善的,但是封建迷信思想在他的腦海中同樣根深蒂固。他雖然具有反抗意識,可在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下的普通農(nóng)民,命運注定是悲慘的。盡管他復(fù)仇的手段野蠻原始,我們對仇虎卻恨不起來,更多的是時代下的悲憫和喟嘆。
二
《原野》中的其他藝術(shù)形象也非常耐人尋味。女主人公花金子人如其名,面容姣好, 嫵媚動人,還有著金子一般赤誠的心靈。開場亮相時她對著焦大星撒嬌,本以為這是一個任性嬌嗔的女人向?qū)櫮缱约旱恼煞蚴緪?,誰知她話鋒一轉(zhuǎn)慢慢地說:“你說淹死她,淹死我媽?!比绱诉@般迷人俏麗卻不是為了表達愛,而是恨。這不得不使我們心生疑惑了。正當我們揣測之時,金子和自己從前的愛人仇虎重逢了,雖然是短暫的相聚,但是金子是打心眼里鐘情于仇虎。聽到仇虎說不要她,要不起她時,她不是自艾自怨,而是狠狠地捶打他,聲討他,堅定地表明自己的感情。最終焦母和大星發(fā)現(xiàn)一切質(zhì)問金子的時候,她也沒有刻意隱瞞或者唯唯諾諾,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認,直截了當?shù)卣f她就是偷了漢,就是不想在焦家受一輩子的窩囊氣。如此義正言辭的控訴讓人為之一震,看慣了受封建思想禁錮的舊時代女人,金子獨特的精神氣質(zhì)更能打動我們。她勇于反抗,愛就是愛了,做就是做了。就算是焦閻王的兒媳婦,一個有婦之夫,也不放棄自己追求愛情與幸福的權(quán)利。她活潑開朗,性格純良,始終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即使時代的枷鎖下女人的命運薄如蟬翼,這樣一個鮮活坦蕩的美麗女人也是值得被人尊重和欣賞的。
三
與之相異的焦大星是整部作品中最令人同情的角色。他善良、純真、怯懦,他對自己父親的惡行一無所知,對母親的壓迫和控制也無能為力。他全心全意愛著的妻子其實一心想要逃離這個家;他竭盡全力幫助的兄弟實際上正在盤算著殺死他報仇雪恨。從成長環(huán)境來講,他生活在封建意識極其濃郁的家庭里,養(yǎng)成了被動屈服、自我放棄、不敢反抗的性格。焦閻王死后他也并未實現(xiàn)自由、繼承家業(yè),而是由母親執(zhí)掌家政大全。他缺乏男子氣概,面對家長式的專制,他雖然愛著自己的妻子,對她百依百順,可在母親面前卻不敢表達這種愛意,看見母親羞辱金子也一聲不吭。所以金子在他和仇虎之間毅然選擇了后者。他甚至為了挽留妻子,愿意容忍妻子的紅杏出墻。從感情生活來看,早寡的母親把所有的精力傾注在兒子身上,視如唯一,她只希望獨享兒子的愛,容不得任何女人與之爭搶。而金子也當仁不讓地表示,自己與丈夫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別人無權(quán)干涉。兩個最愛的女人針鋒相對,他在夾縫中求生存,既沒有能力把她們的矛盾調(diào)和,也沒有魄力選擇其一。由于非常怯懦而趨于苦惱,這是一個必然的結(jié)局。
四
焦母是原野這部劇中唯一相對的反面人物。一方面,封建倫常在她的心目中牢不可破。作為自小接受三從四德教育的女人,“夫死從子”是自然而然的,加之“長幼有序”“孝義”觀念的影響,她認為自己理應(yīng)具有“母權(quán)”,兒子和兒媳也應(yīng)對自己惟命是從。另一方面,由于她長期守寡,生活孤獨,所以將兒子當成了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從心理學(xué)角度來說或多或少會有些戀子情結(jié)。而雙眼失明也造成她性格多疑敏感。除此之外,她和丈夫焦閻王多年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自己隨之變得陰險狠毒、強權(quán)霸道。焦母可以說是封建思想與封建傳統(tǒng)的衛(wèi)道者,同樣也是封建制度下的受害者。她對兒媳婦金子的恨意與不滿正出自于對兒子的愛,只是這種愛是扭曲而偏執(zhí)的,因此她的結(jié)局注定是一個悲劇。
《原野》是曹禺先生最具復(fù)雜性和爭議性的作品,它鮮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戲劇沖突和深刻的哲理內(nèi)涵,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并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更顯其經(jīng)典本色。
【參考文獻】
[1] 胡叔和.也論原野 [J]藝譚,1984年第四版.
[2] 唐弢.我愛原野 [N]文藝報,1983.1.
[3] 曹禺.曹禺文集 [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1.
【作者簡介】
王子嘉,講師,研究生畢業(yè)于香港理工大學(xué)中文及雙語學(xué)院,任職于西安外事學(xué)院國際合作學(xué)院,主講對外漢語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