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瀏,林正明,江建鋒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輸血科,安徽 合肥 230061)
多發(fā)性腦梗死和肺部感染是老年常見病之一,其發(fā)病可能和老年患者血管壁損傷、順應性下降、心臟功能降低及免疫力降低相關。目前診斷手段主要依賴于影像學結果,但對其復雜的致病機制尚未闡明。外周血循環(huán)中的血小板除了在止凝血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外,對機體的免疫防御也扮演重要角色,國內外對血小板參數(shù)在多發(fā)性腦梗死以及肺部炎癥中的改變均有報道,而相關的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可能和研究對象的年齡因素密切相關。本次回顧性調查兩組疾病老年患者血小板參數(shù)變化情況,探索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lián)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設立多發(fā)性腦梗死組(n=35,男16例、女19例,中位年齡82.0歲)、 肺部感染組(n=43,男25例、女18例,中位年齡83.7歲)和對照組(n=42,男23例、女19例,中位年齡75.0歲),患者樣本來自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入院的老年科患者,對照組樣本來自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健康體檢中心同期體檢人員,三組間研究對象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儀器與試劑全自動血球分析儀(深圳邁瑞公司,型號:BC5800);主要檢測試劑均由深圳邁瑞公司提供,血細胞分析用溶血劑:M-58LH溶血劑,批號2015080806;M-58LBA 溶血劑,批號2015051106;M-58LEO(Ⅰ)溶血劑,批號2016022204;M-58LEO(Ⅱ)溶血劑,批號 2016011805。
1.3檢測流程采用EDTA-K2抗凝真空采血試管,按標準操作規(guī)程采集靜脈血2 mL,充分混勻后立即送檢,儀器每日批量檢測樣本前先測室內質控品,在控后檢測送檢樣本,所得數(shù)據(jù)同步上傳LIS系統(tǒng)。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小板參數(shù)MPV在三組間有明顯差異,其中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MPV(9.269±1.143)fl和肺部感染患者MPV(9.006±1.263)fl均顯著低于對照組MPV(9.599±1.219)fl(P<0.05);肺部感染患者PLT(222.014±115.309)×109·L-1顯著高于對照組(192.719±55.335)×109·L-1(P<0.05);PDW在多發(fā)性腦梗死組、肺部感染組和對照組結果分別(16.024±0.369)、(16.082±0.579)和(16.064±0.392);而PCT在三組中的結果分別為(0.184±0.059)、(0.194±0.098)和(0.181±0.041);但PDW和PCT兩參數(shù)在三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2。
外周血循環(huán)中血小板源于骨髓巨核細胞,具有維持血管內皮完整性和黏附、聚集、釋放、促凝和血塊收縮功能,且在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中血小板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目前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小板參數(shù)有PLT、MPV、PDW及PCT,對血小板參數(shù)和相關疾病的關聯(lián)性已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目前研究認為:MPV是血小板激活狀態(tài)的一項指標,大血小板可能具有更高的活性。當MPV值上升時,機體出血時間縮短且血漿的血栓素B2水平上升。而MPV主要取決于骨髓巨核細胞生成時期,后期并無顯著變化,僅部分受促血小板生成素調節(jié),當骨髓中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濃度增加時,能促進其產生更大的具有活性血小板,如機體在肥胖、內皮功能障礙甚至心肌和腦缺血時。
表1 不同參數(shù)組間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注:PLT單位為×109·L-1,MPV單位為fl
表2 LSD-t法分析有差異的血小板參數(shù)結果
本次研究回顧性調查多發(fā)性腦梗死和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齡70歲以上),分析其血小板參數(shù)(PLT、MPV、PDW、PCT)的可能變化,發(fā)現(xiàn)MPV、PLT在三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多發(fā)性腦梗死的老年患者MPV (9.269±1.143)fl顯著低于對照組(9.599±1.219)fl。而梁紅梅等[1]報道107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MPV變化情況,大、中腦梗死組 MPV 升高,小腦梗死組MPV無差異,MPV的變化可能和腦梗死的發(fā)生部位相關。唐萬兵等[2]報道109例青年腦梗死患者的MPV變化情況,結論是MPV高于健康對照組。
國外學者對MPV在老年性慢阻肺患者的MPV變化情況報道較多且結果存在差異。Malerba等[3]報道老年慢阻肺患者的MPV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和疾病的進展程度密切關聯(lián)(急性進展期MPV高于穩(wěn)定期),推測MPV可能作為一個血小板活化的標志,與慢阻肺人群并發(f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關。Makhlouf等[4]研究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CRP的相關性,其分析參數(shù)有MPV、PDW和PCT,得出的結論是慢阻肺患者無論有無糖尿病,3個參數(shù)均高于正常對照組,推斷血小板功能可能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的系統(tǒng)性炎癥調節(jié),并認為可作為一個新的靶向治療指標。而國內Wang等[5]報道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無論急性進展期還是穩(wěn)定期)MPV低于正常對照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僅在急性進展期到好轉過程中MPV表現(xiàn)為增高。
本次統(tǒng)計分析結果: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PLT(222.014±115.309)×109·L-1高于對照組PLT(192.719±55.335)×109·L-1,而其MPV (9.006±1.263)fl低于對照組(9.599±1.219)fl。研究顯示MPV可能和炎癥、血栓形成相關聯(lián),趙家鑫等[6]分析MPV和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的相關性發(fā)現(xiàn):ST段抬高型心?;颊叩腗PV 明顯高于不穩(wěn)定心絞痛和非 ST 段抬高型心?;颊?,認為MPV 是影響 ACS 患者 ST 段抬高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在慢性炎癥中MPV可作為疾病活動性和抗炎療效的指標,Kim等[7]發(fā)現(xiàn)在重度膿毒癥或膿毒性休克的患者,重復檢測MPV有助于預后判斷,并建議應更加重視患者較高的MPV基線水平及MPV增加的趨勢。Golcuk等[8]學者研究了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人群,得出MPV和28 d死亡率的相關cut off值(8.55 fl),結論是MPV在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中預測死亡率和疾病嚴重程度有價值,MPV和其他指標相結合可以提高對28 d死亡率的預測精度。Renshaw 等[9]報道患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支氣管炎和MPV之間存在強關聯(lián)性,表現(xiàn)為MPV減低。針對炎癥感染性疾病報道的MPV結果差異,可能和病因密切相關,本次回顧性調查分析未對炎癥病原體作進一步分類研究。
總之,血小板參數(shù)在諸多疾病中的重要意義已越來越引起臨床重視,特別是在炎癥性疾病和心腦血管栓塞性疾病中研究較多,同時發(fā)現(xiàn)在肥胖、糖尿病、代謝綜合征人群中MPV也發(fā)生重要改變。因研究人群存在的年齡、種族差異,以及各種復雜的致病原因不同,導致相關的報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隨著對血小板參數(shù)的深入研究,能夠進一步闡明相關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為其治療策略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