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鈦智能科技預防性設備維護系統(tǒng)屬于裝備智能服務領域的技術,也叫預防性維護體系(PHM)。之前我們的手機、計算機產品壞了才拿去修理,這樣的過程叫修復性維護過程,和它相比,PHM的維護過程相當于醫(yī)療領域的亞健康檢測,依據工業(yè)裝備及產品感知、信息采集,起到設備預防的作用。目前PHM在民航、工業(yè)制造等領域應用非常廣泛,它實際上是對整個裝備實施健康管理的一個整體構思。
智能裝備服務橫貫產品研發(fā)到最終用戶整個鏈條,在產品交付之后還有使用、維修及退出等環(huán)節(jié)。目前不論是歐美還是國內,在這方面做得都非常好,一個零件從誕生到壽終正寢,可以隨時找到它的位置,以及它們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使用和維修時產生的數據。
目前智能設備服務市場中主要有三種角色:一類是制造商及產品生產廠商;一類是運營商即航空公司、鐵路公司等運營企業(yè);第三類就是國家監(jiān)管機構。這三類角色都被覆蓋在智能設備服務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共同對產品的整體狀況進行監(jiān)控分析、管理及預測,最后反饋到產品的改進和實施的過程中。
在整個過程中,智能設備維護系統(tǒng)主要解決機器、環(huán)境、人和數據有關的問題。包括解決人和機器之間的智能交互問題、人與環(huán)境、人與人、及人與數據自之間的智能感知。最著名的與數據關系的例子就是沃爾瑪超市中的啤酒與紙尿褲的故事,現在捆綁性銷售的問題非常普遍,在智能服務當中也不缺這樣的環(huán)節(jié)。
智能設備服務體系在民用航空飛機領域屬于典型的應用,整體架構包括實施監(jiān)控、故障診斷、智能維修、健康管理、健康預測及維修決策等環(huán)節(jié),涉及的部門比較多,包括快速響應、器材中心等。其核心是對數據和模型的綜合利用,包括搭建信息化架構和知識化推進,還會在整個過程中進行維護保障、優(yōu)化知識模型,并與手冊中心、3D模型中心等掛鉤,從而形成完整的技術架構。
目前國家規(guī)定航天器在軌時間要求在10年以上,并實現無人值守,可以進行功能重構,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就是因為采用了PHM技術。PHM在航空管理體系中也被廣泛采用,比如國產大飛機項目,整個智能設備服務平臺包括監(jiān)控、診斷、預測品質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另外,它在鐵路設備領域也有相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