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旭全
【摘 要】本文采用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法,對我縣農村初中學?;瘜W實驗教學實施情況加以調查,主要從學校實驗教學基本設施,教師實驗教學開設形式,實驗用品等方面進行調查,通過調查針對我縣農村初中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從而提出對部分實驗的不足進行改進的必要性。
【關鍵詞】農村;化學;實驗;調查
一、調查目的
農村初中化學實驗課的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實驗的教育功能、教學作用沒能被充分挖掘出來。本次調查的目的是通過對我縣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狀況的調查與分析,找出實驗課的教學存在著的諸多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認知、操作水平,我課題小組認為很有必要對部分實驗予以改進,幫助初中化學教師探尋新課改下的更佳實驗教學效果。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我縣共有34所農村初中學校,按區(qū)域分成7個片區(qū),本學年化學任課教師共120人。本次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我縣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狀況進行調查,對每個片區(qū)抽樣2—3所學校,每個抽樣學校的化學教師全部參與答題的問卷調查;每個片區(qū)初三學生抽樣350人參與答題的問卷調查。
三、農村化學實驗教學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1.學校的實驗儀器、藥品情況:
(1)全縣有78.6%的農村學校有常用的實驗儀器;
(2)有常用化學藥品的學校占85.3%;
(3)經常缺少儀器、藥品的學校占6.7%。
分析: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
(1)通過調查法發(fā)現(xiàn),我縣農村各初中學校都建有化學實驗室,只是70%以上的初中校沒有專職化學實驗師。有些學校也只是讓個別化學老師兼職。因為有教學任務,所以兼職的實驗工作也就不能落實到位。如果每個實驗都要認真開設的話,準備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實驗老師不會充分準備,課任老師上實驗課就會很忙很累。如果一個學校平行班較多的話,開設實驗課又涉及調課等實際問題。怕麻煩的任課老師,能不上就盡量不上了。兼職的實驗老師如果經常更換,實驗室的管理就會不很規(guī)范,也難統(tǒng)籌安排,這些都會給實驗課的開設制造障礙。
部分農村中學,教學資源,教學設備缺乏,學校條件有限,學校沒有太多的資金投入到實驗室,有時雖然實驗室有藥品,但由于藥品時間太長,已不能用于正常教學。
2.粵教版化學教材上下兩冊共有51個演示實驗,教師教學過程中實驗方式為:
(1)教師演示79.6%;
(2)學生小組實驗8.1%。
3.粵教版化學教材上下兩冊共有32個分組實驗,教師教學過程中實驗方式為:
(1)教師演示43.8%;
(2)學生小組實驗18.4%。
針對目前不少農村中學采用“黑板+粉筆”講實驗,學生背實驗,更有學者指出中學老師的一張嘴就是一個實驗室的現(xiàn)象,我們課題小組對我縣部分農村初級中學化學教師作了如下調查:發(fā)放問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問卷50份,調查結果如下:
從以上數據可知對于教科書上的實驗,只有30%的教師幾乎都做,54%的教師部分做,我們對部分教師進行了訪談,大部分教師反映了學校沒有條件做,藥品和儀器不全,還有另一重要原因,學校根本沒有專門的實驗員,即使學校購買儀器藥品,但準備學生分組實驗學要花費很多時間,而教師有沒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實驗,學生實驗還是無法開展的。
4.一般不做的演示實驗有:
(1)空氣里氧氣含量測定;
(2)水的電解;
(3)氫氣的爆炸實驗;
(4)石油餾分的燃燒;
(5)濃硫酸的脫水性及濃硫酸的稀釋實驗;
(6)煉鐵原理實驗。
5.一般不做的分組實驗:(教師任寫)
(1)金屬銅化學性質探究;
(2)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
(3)質量守恒定律探究;
(4)二氧化碳的性質探究;
(5)鋼鐵銹蝕的因素探究;
(6)粗鹽的提純。
分析未做以上實驗,原因是:
(1)實驗操作不簡單、現(xiàn)象不明顯、具有危險性,費時費力等48.2%;
(2)實驗本身無目標,無定論,究竟如何把握無所適從14.6%;
(3)學校實驗條件限制。個別學校的實驗未開齊,存在實驗儀器、藥品缺乏以及安全無保障的原因,限制了實驗的全面開展,導致那些操作不簡單、現(xiàn)象不明顯、具有危險性,費時費力的實驗被教師設置成口頭實驗、黑板實驗而未實際操作24.3%;
(4)教師工作任務繁重。課時多、班級人數多;或兼其他課程等22.7%;
(5)中考實驗能力考查力度不大,沒必要過分實驗演練17.9%;
(6)學生實驗能力達不到逐個實驗開展探究23%;
(7)化學教師自身實驗技能欠缺,對于能否做好實驗心中無數而不愿做實驗4.5%。
四、調查對實驗教學的反思
1.首先教師自己要認識實驗教學在化學這門課程中的重要性,要舍得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實驗,改進實驗,讓化學實驗能真正的能成為有趣的實驗,有效的實驗。
2.注重實驗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
化學教學最有效的一種教學形式就是通過實驗現(xiàn)象,明白實驗原理。但有時教材設計的實驗,受到實驗裝置的限制,實驗現(xiàn)象并不明顯,因而影響了學生對實驗結論的理解。如:教材關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此實驗裝置存在以下缺陷:
(1)在集氣瓶外點燃紅磷再伸入集氣瓶,這時,燃著的紅磷伸入集氣瓶的瞬間,集氣瓶內的空氣會受熱膨脹,氣體體積增大,部分空氣會被排出集氣瓶,從而導致測定的實驗結果偏高;
(2)忽略了玻璃導管內空氣,導致實驗結果偏低;
(3) 該裝置氣密性容易出現(xiàn)問題,導致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實驗成功率不高。
對本實驗裝置作了如下改進:用250mL輸液吊桶代替集氣瓶,用酒精燈點燃燃燒匙中(將燃燃燒長柄取下)紅磷,然后用坩堝鉗將燃燒匙放到橡皮泥上,迅速用輸液吊桶蓋住燃燒的紅磷。待紅磷熄滅,輸液吊桶冷卻后,再松開止水夾。實驗裝置圖如下:
該實驗經過改進后實驗現(xiàn)象非常明顯,成功率很高。
3.不注重從生活中提取教學資源
作為一名在農村學校工作的初中化學教師,經常面臨著化學實驗教學儀器及藥品投入不足的問題,現(xiàn)在雖然這一問題已基本解決,但如果能利用好學校自己的有利條件,完全可以從生活中尋找一些代用品達到節(jié)約的目的。
(1)塑料藥瓶、注射器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
現(xiàn)在的學生節(jié)約理念比較淡薄,生活中沒有多少低碳概念,如我們可以用普通廢舊塑料藥瓶代替化學實驗中反應的錐形瓶,用注射器代替學校短缺的分液漏斗或長頸漏斗。即改進了實驗的裝置,又提高了安全性。
(2)實驗中的替代藥品
例如多數農村中學學校周圍都有大量的石頭即石灰石。因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碳酸鈣無需再購買,只需教會學生如何識別什么樣子的石頭碳酸鈣含量更高,就地取材。也可以用雞蛋殼來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通過代用品的尋找利用,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甚至是廢棄物也能進行化學實驗,不但讓學生認識實驗對學好化學的重要性,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觀念。
總之,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的方法無法替代的,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改進實驗,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更好的效果,還可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過程,改進實驗裝置,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實驗的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改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6]GHB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