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凡琋
【摘 要】 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帶動了教育行業(yè)的變革,傳統(tǒng)教育管理講究制度化和標準化,不利于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通過引入大數據的觀念,給小學美術教育帶來有效性的提升,本文針對大數據變革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zhàn),尋找大數據與小學美術教育結合的切入點從而提升小學美術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 大數據思維 小學美術教學 有效性
美術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有發(fā)揮出了重要的作用。通過美術學習,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1.大數據思維
所謂大數據思維,是指“基于多源異構和跨域關聯(lián)的海量數據分析產生的數據價值挖掘思維,進而引發(fā)人類對生產和生活方式乃至社會運行的重新審視”。大數據思維要求人們要充分認識到大數據的價值,重視大數據應用,“公開數據一旦處理得當就能為千百萬人急需解決的問題提供答案”。大數據思維可以細分為三個方式:整體性思維、概率性思維、相關性思維。1.整體性思維。大數據時代,我們能夠收集和處理更大規(guī)模的數據,使“利用所有數據,而不再僅僅依靠一小部分數據”成為可能,從而使大數據分析進入“全數據模式”。以所有數據樣本為研究對象,我們就能夠更加全面地分析、研究數據,形成對研究對象的整體性、全貌性認識。單個孤立的數據的價值是有限的,只有盡可能地占有整體數據,才能全面地把握研究對象的本質和特點,使研究結論更客觀、真實。2.概率性思維。大數據的整體性思維要求占有盡可能多的數據。由于數據來源不一,格式各異,結構化的數據占比少,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占比大,難免數據不精準,而且數據越多越混雜。當我們擁有海量即時數據時,絕對的精準不再是我們追求的主要目標,而事實上也無法實現(xiàn)絕對的精準。放棄精準性追求,反而可以更好預測。因此,允許混雜,接受不精準,用概率說話,是大數據思維的重要方式。3.相關性思維。由探求因果關系,轉變?yōu)橥诰蛳嚓P關系。相關性思維強調在管理數據分析時,要知道“是什么”,而不是“為什么”。相關關系的核心是“量化兩個數值之間的數理關系”;相關關系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數據里隱藏著的相互關系,從中可以呈現(xiàn)某現(xiàn)象與另一現(xiàn)象之問的相關度、支持度,從而得出結論,預測發(fā)展趨勢。與尋求因果關系相比,相關關系分析更快更準。相關性思維關注相關關系,但不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探求。
2.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
2.1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美術教學沒有得到重視
在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中,美術一直處于弱勢的位置,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人們認為美術學習不重視,甚至可有可無。甚至有些家長對美術存在著偏見,認為學習美術是浪費時間,只有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才是正確的出路。同時,學校在美術教學上的錯誤認識也影響著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學校不能拿出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美術設備、材料的購置中,使美術課堂顯得更加蒼白,教師不能使用足夠的資源組織課堂教學,美術學科也不能發(fā)揮出其優(yōu)勢作用。
2.2 美術專業(yè)教師不足,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在小學階段,教師缺失現(xiàn)象比較嚴重,因此,在很多的小學學校中,教師兼職多門學科的教學現(xiàn)象非常嚴重。像美術這樣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質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把更為專業(y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由于美術教師的不專業(yè),在上課時教師只是隨意安排教學,使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3.基于大數據思維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3.1 由單向性向互動性轉變
大數據使教育管理活動從“宏觀整體”走向“微觀個體”,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管理的互動性。大數據思維強調讓“數據發(fā)聲”,學校管理者要善于聆聽學生行為數據發(fā)出的聲音。通過對學生行為數據分析,可以了解學生對教育管理的認可度、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行為偏好等,并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行為、特點及學習效果,為教育教學提供參照,實現(xiàn)與學生的“暗流式”互動,增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實效和學習質量。學校管理者通過學生學習結果性或學生對教育教學的評價性數據,可以分析教育教學行為,反思并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大數據,可以實現(xiàn)學校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雙向有效互動,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3.2 個性化教育思維
在數據時代可以實現(xiàn)小學美術教育效果從單向反饋到雙向反饋。大數據采集技術能夠搜集到過去難以搜集到的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提高小學美術教育的效果,并將數據分享給教學者和管理者以改善教學。大數據強大的數據平臺和數據分析系統(tǒng),在不影響學生任何日常行為的情況下,關注個體學習者的微觀表現(xiàn)數據,對學習信息采集、整理并分析。大數據支撐下的小學美術教育將呈現(xiàn)彈性化學習、個性化輔導、社區(qū)化學習等特征,大數據支撐下的小學美術教育,根據個體的特點,釋放個體本身具有的學習能力,學生會得到圍繞著數據分析而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教育以提高自己的美術能力。
結束語
小學美術教學是培訓小學生美學的重要啟蒙,通過引入大數據思維,能夠給傳統(tǒng)小學美術教學方法帶來變革,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找到適合小學階段美術教學的方法,激活美術課堂,提高美術教學效率的同時,發(fā)揮出其優(yōu)勢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振國.基于大數據思維的教育管理模式變革[J].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5(4):8-11.
[2] 楊文君.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創(chuàng)業(yè)教育探析[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7,(4):26-28.
[3] 高東霞.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J].魅力中國,2016,(18):298.
[4] 李玥琴.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3,(3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