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學習階段提倡自主學習,指的就是在教學當中能夠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引導和點播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始終保持在主動學習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自主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保護好學生的求知欲望,真正達到教學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學的目的,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新天地。
一、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需要給學生明確出學習目標,這樣才能夠朝著教師提前設置好的教學目標發(fā)展。例如說在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內(nèi)容時,教師給學生展示出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出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重點是什么,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有哪些,能夠給學生提供出更加系統(tǒng)的學習指導。例如說在學習《為了忘卻的紀念》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明確出學習目標:首先是需要把握住本文的寫作思路,正確的掌握本文線索并且能夠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揣摩文章中關鍵詞句的含義,體會本文在抒情、記敘還有議論等寫作方法的應用,正確的分析魯迅先生正直剛硬的性格還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制定出個人學習目標,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學習了什么、還存在什么學習疑問,把這些問題補充到集體學習目標當中,針對不具備普遍教育意義的問題,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制定出針對個人的學習目標。在這樣的教學活動當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通過自己全面的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說在學習《屈原列傳》時,教師可以先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課文,小組成員通過課后查找資料自己分析課文含義,然后遇到不懂的問題寫在紙條上交給語文教師,這樣教師能夠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補充到集體教學計劃中區(qū)。例如說“舉世皆濁而我獨清,舉世皆醉而我獨醒”這句話可以說是流傳到了至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這句話來展開思考,設身處地地根據(jù)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分析屈原當時的心情。
二、鼓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語文課本,在課本當中包含有大量的名家名作,其中的作品文質優(yōu)美、寫作手法高超,匯聚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學精華,還包含有膾炙人口的名作,涉及到了語言、文學還有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語文基礎知識,及教學、鑒賞和知識性于一體。但是在具體的教學當中,很多語文教師都忽視了語文課本閱讀的作用。在教學中組織高中生開展自主學習,一定要加強語文課本的使用頻率,例如說組織學生進行課本散文的自主性學習,引導學生看課本當中所有的散文文章,閱讀之后分析其中表達的不一樣的情感。教師還需要積極地做好鼓勵探究工作,想要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是很好的學習渠道,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設置出趣味性的探究話題,引導學生在探究問題的基礎上逐漸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引導和鼓勵,肯定學生的小進步,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行為不斷發(fā)展,最終幫助學生深入挖掘知識點得出階段性結論。例如說在學習完了詩詞單元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解釋“詩歌意象”,給學生分析什么叫意象,意象的特點和寓意分別是什么,然后鼓勵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意象撰寫文章,最終學生上交的文章不僅形式多樣,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研究深度。
三、利用多媒體培養(yǎng)自主學習
通過寫作文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同時作文在高考當中占據(jù)的分值比例大,可以說作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平時并沒有過多的課余時間來進行作文訓練,缺少了針對作文的自主學習,難以真正個性化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組織作文大巡禮活動,教師每個星期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文題目,每篇作文要求500字到700字不等,不限任何文體形式,然后按照座次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寫作作品,引導全班針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簡單的點評。相同的作文題目,但是不同的學生寫出來的作品卻是完全不同的,能夠讓學生接受到更多的素材。同時在班級中開展作文巡禮活動,也能夠讓學生更多認真的寫作并積極地閱讀其他學生的作品,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自然而然提升了作文水平。
總而言之,自主學習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在自主學習中自我檢查和探究,才能夠在自主學習中快樂成長,提升語文學習質量。
李正亮,山東泰安第一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