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年未見奶奶了,這次回老家。奶奶的變化實在太大了:頭發(fā)幾乎全白了,凌亂地在微風中飛舞;前額的皺紋更深了,宛如一條條壕溝碗硟起伏;深邃的眼睛變得干涸了,好似湖中缺水一樣失去了靈氣;雙手干裂、青筋暴露,尤如泥沙一樣粗糙。尤其讓人吃驚的是,奶奶竟然不認識我了,日夜叫我姓名的奶奶見我如見了陌生人一樣,嘴里不停地嘮叨:“這是誰家的孩子,怎么這樣眼熟?!毖矍鞍?、孱弱的奶奶與我印象中的“高大”大相徑庭,也許奶奶真的老了,一種悲涼浸潤了我的全身。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切,但奶奶這次的表現(xiàn)著實讓人吃驚,奶奶的堅強、節(jié)約、自尊在村里村外遠近聞名。
奶奶生活在大冶與陽新交界處,又名果城里,意思是瓜果漂香的地方,然而名不副實,沒有多少水果,只有原生態(tài)的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連錦起伏的大山,大山圍成一個巨大的園,奶奶的村莊在園周的山腳下,前臨一條小河及廣闊的稻田,正對面幾十公里處又是一巍然屹立的山峰。奶奶家門有一排李樹,一到春季,白雪般的梨花絢爛多姿,如白色煙花般晶瑩剔透、如白色云彩似蓬勃向上。夏季到了,一朵朵白花變成了綠綠的青果,在微風中搖曳,在雨露滋潤下成長,在翠綠欲滴的葉子叢中,一串串、一個個,有青色、黃色、紅色或三色并存的李子露出笑臉,如姑娘一般青澀豐腴。雖然自然風光無限好,因開門見山、交通不便,所以溫柔富貴無處尋。
爸爸兄弟姐妹一共九人,個個遺傳了奶奶矮小的基因,九人如九個葫蘆娃,在貧窮的土地上一根藤上的瓜雖多,但個個營養(yǎng)不良。爹爹在九個瓜均未成熟時去世,所有的重擔全落在奶奶這根弱小的藤上。當時全家的窘迫可想可知。但奶奶如戰(zhàn)場的指揮官一樣從容鎮(zhèn)靜:帶幾個大的春夏秋冬日出而作、日落不息,時而單兵作戰(zhàn)、時而集體攻堅,但都必須聽從指揮、完成任務,對大的必須嚴格要求、吃苦耐勞、做出表率,對小的必須尊老愛幼。奶奶從小就教育我們,點滴之恩當涌泉相報,心地善良是做人的基本美德,家中要崇尚良好的家風家規(guī)方能家庭和睦興旺。一家人雖然生活清苦,但在奶奶的帶領下其樂融融。也受到村里人的夸獎與尊重,村里大小事情都來問奶奶,可謂村里的“名人”和“顧問”。
聽爸爸說,奶奶特別能干,因每年理發(fā)要花錢,為了節(jié)約開支,她就上供銷社買一把理發(fā)剪,給大伯們理發(fā),后來大的給小的理發(fā),家中小的頭發(fā)就成了大的試驗田,這樣既節(jié)約了費用,又節(jié)約了時間,同時一家人增進了情感。每年兩季上學是最難忘的記憶,家中從來都不可能有現(xiàn)錢報名,總是東拼西揍,聽奶奶說,大約是1982左右,為了給孩子們報名,奶奶天未亮趁當時大隊唯一的一輛拖拉機進縣城賣小豬,兩頭小豬賣完天漸漸黑了下來,奶奶在大冶縣城舉目無親,只好徒步走回家,奶奶扛著扁擔挑著兩只裝小豬的竹瘺,深一腳淺一腳,碰到人就問是否走錯方向,25公里路足足走了8小時,回到家已是第二天凌晨3點鐘,后為上學的伯伯準備酸菜罐頭、干菜、大米,并將紅著蒸熟,后輕輕地叫醒上學的孩子們,這時天剛蒙蒙亮。因沒有鬧鐘,有時亦犯些過早叫醒孩子們的錯誤。有一次怕爸爸遲到,奶奶清晨將爸爸叫醒,爸爸一出門,漫天飛舞的雪花紛紛揚揚,踏著吱吱的積雪,迎著刺骨的寒風,一路高歌向前,到達學校時,同學們均在深睡中,雪越下越大……。奶奶勤勞有口皆碑,50歲仍參加家里的“雙搶”:在深的泥濘中割谷、抱谷,晚上披星戴月打谷;隨后最艱難的就是插秧,腳下熱水泡、螞蝗咬,上面烈日如火,暴曬一天就脫皮,每天都是汗水浸泡全身,刺激眼睛不能睜開,有時指甲裂開出血也要堅持,常常站著都能睡著,每年持續(xù)近40余天“雙搶”才能結束。奶奶前幾年親口給我講了這段難忘的歲月,時而沉思、時而嘆感,充滿了自豪感及幸福感。是的,奶奶那個時代的人看似沒有什么理想,只有樸素的生兒育女,養(yǎng)家糊口,天大的困難對他(她)們來說不值一提,平凡中彰顯偉大,點滴中凸現(xiàn)真情。
節(jié)約是奶奶永恒的持家法寶。衣服大的穿了,給老二,一直往下傳遞,直至不能再穿為止。家中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再累再餓,只要有客人,孩子們就不能上桌,等客人吃完后,才能自家人吃,當然每次都是吃到“片甲不留”為止。每年到7月初,正值農忙之前,家中近半月斷糧,家中只有吃小麥糊,奶奶總是將最稀的留給自己,而將小麥坨留給孩子們,而奶奶甘之如飴,常常一邊吃,一邊對孩子們說“現(xiàn)在生活真好,上一代真是苦,沒吃的時候只有吃未成熟的麥芒,小時候我吃了一口,當時就嘔吐,青澀得要命”。記得有一次,奶奶煮蛋給我吃,奶奶將雞蛋打破蛋黃蛋清流出后,繼續(xù)用手在內面的蛋殼掏了又掏,將蛋清掏得干干凈凈才罷手,我說奶奶不衛(wèi)生,用手掏出的蛋清容易污染。奶奶尷尬地笑了,口口聲聲說道:“奶奶從小節(jié)約慣了,一點點蛋清也是好的,將留有蛋清的蛋殼拋掉我舍不得?!?997年冬,爸爸剛分配到當?shù)乜h醫(yī)院工作不久,晚上突然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奶奶,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面部及手青筋暴露,挑著一擔蘿卜,踉蹌著進門。爸爸太吃驚了,來縣城工作一年了,奶奶從來未過,是什么風將奶奶吹來了。奶奶說“鄰居家孩子得了腦炎,從鄉(xiāng)衛(wèi)生院轉到縣醫(yī)院,家里蘿卜大豐收,吃不完,運到縣城里賣點錢,然后上醫(yī)院看看孩子,你是村里唯一受過高等教育的醫(yī)生,一定為治愈孩子多想辦法?!钡诙欤棠叹欧皱X一斤的價格將蘿卜賣了,共計15元,在爸爸的陪同下,從破舊的手巾小心翼翼地拿出15元錢塞給鄰居,后拒絕爸爸的挽留執(zhí)意回老家了,爸爸要送奶奶一程,并準備給點路費,均被奶奶拒絕。臨走前,奶奶說:“有幾個破點的蘿卜放在你寢室,你煮著吃;節(jié)約點,我老了,幫不上你的忙,一切全靠自己;醫(yī)生要多為病人著想,孩子是家中的希望,一定要精心治療?!蓖棠踢h去的身影,爸爸鼻子酸酸的、眼睛濕濕的、心里沉沉的。在廣大農村有太多像奶奶一樣本應該休息的年齡,卻在擔負著一個年輕人的角色,從來都不會悲觀失望、從來都不會怠慢松懈。在烈日炎炎下?lián)]汗如雨,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健步如飛。在那片貧嵴的土地上,他(她)們付出的勞動遠遠大于所收獲的價值,弱小的身軀挺大梁,這就是民族的脊梁。
奶奶特別怕給人添麻煩,每次爸爸兄弟接奶奶到城里住,她總是拒絕:“人年紀大了,出門不方便,再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一腳趕不回;再說坐車不方便,每次都惡心嘔吐、天旋地轉,好像大病一場?!逼鋵嵞棠滩辉缸邉优c到大伯家傷了自尊心有很大關系。有一次奶奶到大伯家,大伯家女兒進門后沒有主動與奶奶打招呼,奶奶馬上從大伯家跑了出來,從那以后,奶奶再也不去大伯家,與不愿意出門。所以,爸爸要求我見了奶奶,一定要握緊奶奶的手,大聲喊道“奶奶好,我回來看你了。”不管奶奶懂或者不懂,以免奶奶的自尊再次受到傷害。
奶奶近3年記憶力急劇下降,患了老年癡呆癥,有時自家人亦不認識了。看著眼前這個弱小倔強的奶奶,誰能相信她養(yǎng)育了3代近30余人。龍應臺的《目送》寫道:“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蹦棠炭粗议L大,我看著奶奶變老。對奶奶的老去,令人心酸無奈,我們能做的是抓緊時間補課,讓漸行漸遠的背影不再形單影只、不再步履蹣跚、不再負重前行。
鄒晨,武漢大學附屬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