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無論年級的高低,閱讀教學是最為常用,也最傳統(tǒng)的一種教學形式。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從低年級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關(guān)注其口頭表達能力更為重要。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從關(guān)注口頭表達為切入點,從識字和朗讀,加之學生主體間的合作交流,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提高低年級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一、寓口頭表達于識字教學
對于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教師要將更多的學習主動權(quán)交于學生,關(guān)注學生說完整規(guī)范的話,表達自己的識字方法對于孩子們言語水平及思維能力都是提升。而孩子們也常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如:“朋”字,一小朋友說,“我記住‘朋,兩個月字肩并肩,成了好朋友?!薄巴蕖迸c“蛙”,孩子會說,“娃娃是媽媽生的,媽媽是女生,‘娃有個女子旁,青蛙喜歡吃害蟲,‘蛙有個蟲子旁。”“鐘”字,孩子又說“鐘是形聲字,鐘里有金屬,所以左邊是金字旁,右邊的‘中表示讀音。”等等方法的交流,無形中充斥著孩子們高昂的興致和表達的發(fā)展。但教師要引導適當,切記走入“形式主義”怪圈。
二、寓口頭表達于朗讀教學及說話練習
朗讀一直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極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而朗讀本身就是對學生說話能力的提升,從讀正確通順——讀熟練流利——讀出感情——聲情并茂讀的同時配以動作,這幾個遞進的朗讀層次中學生的言語能力得以發(fā)展。此外,在朗讀教學中,說話訓練則是發(fā)展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更加有效的途徑。進行說話練習的常見情景歸納為在概況性的環(huán)節(jié)、文字留白、典型句式三種情況。
1.抓住概況性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概括性的說話練習是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又能發(fā)展他們語言組織能力。如上一年級上冊《蟬》一課,可以用兩次概括性的說話練習。第一次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想要教蟬學本領(lǐng)。”這可以讓學生在概括訓練中掌握課文中的主要人物。繼而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黃鶯想教蟬_______,畫眉想教蟬_______,云雀想教蟬_______?!边@樣兩個概括行的說話練習后,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對于課文的內(nèi)容已非常清晰。這就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句式變換能力,也在無形中發(fā)展了學生口語表達。
2.抓住文字留白。像繪畫中有“留白”一樣,在文字中常常也存在文字“留白”。借助這些文字“留白”進行說話練習,既可以發(fā)展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能力,也可以發(fā)展他們的想象能力。如,上《荷葉圓圓》時可以安排一個這樣的說話練習:小青蛙蹲著荷葉上,呱呱地放聲歌唱,好像在說:“ ”。學生在此有了很大的發(fā)揮空間,意外的是課堂上學生說著說著興致變得高漲起來,每個人都積極參與,樂在其中,讓課堂有了一個小高潮,教學效果頗好。
3.抓住典型句式。句子是能夠表達完整的意思的語言單位,典型的句式往往是一篇課文的一個特征。而在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中,這點尤為突出。以滬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為例,在行文的形式上大多格式相似,對話為主。如《風姑娘送信》《腳印》《小豬問路》等。這些課文本身就是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人物的對話交流,因此教師可以適當?shù)丶有┱f話練習?!讹L姑娘送信》和《腳印》的教材本身就提供了這些材料。借助《風姑娘送信》課后的三幅圖,可以給孩子們這樣的句式:_______送一片落葉給_______。_______一看說:“_______?!薄赌_印》后的圖,可以給孩子們提供這樣的句式:_______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_______的腳印。_______對_______說:“_______”。在教材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增加材料,讓孩子充分發(fā)揮。
在一年級上學期,這樣的說話練習是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的,但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jīng)不再需要教師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養(yǎng)成。
三、寓口頭表達于學生的合作學習
雖然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對于自己的語言表達也是一直提高,但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孩子都擁有發(fā)言的機會。孩子是互相熟悉的伙伴,因此,他們不受拘束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最難的是開始,在這學期伊始,本人就對孩子進行分組,每4人一個學習小組,慢慢地交給他們?nèi)绾斡懻?,給他們固定的句式讓他們學著表達自己的意見。一學期下來,悄然無聲中,孩子學會了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抒發(fā)己見,漸漸地,作為老師,本人發(fā)現(xiàn)他們從開始的從無說起,結(jié)結(jié)巴巴,到如今已能正確熟練表達自己的看法,進步非常明顯。
綜合筆者上述所談策略,如能將其融合在整個閱讀教學中,乃至整個語文教學中,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的關(guān)注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那么學生與教師都將受益匪淺。
張淑平,上海市金山區(qū)楓涇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