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場所,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們必須采用更高效的教學方法,把握學生喜歡在玩樂中學習,根據自身興趣愛好掌握知識的天性。并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為學生打造一個快樂、活潑的課堂。使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收獲快樂。本文則主要以《變色龍》為例,探索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策略。
一、構建生動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生都處于少年時期,天真活潑、童心未泯是他們所共同具有的特點。并且小學生自身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自制力以及自我約束力,對于知識的學習也大多以個人興趣愛好為導向。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則要主動為學生構建快樂、生動的學習情境。
比如在進行《變色龍》此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使教學工作能夠得到更科學有效地進行,則可以主動為學生構建情境。如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巴瑢W們,你們知不知道在生活中什么東西會變色,你們自己看見過還是聽說過呢,好好回想一下,然后將自己的故事告訴給大家聽聽……”教師的問題一經提出,小學生則會立刻對自身記憶進行快速的搜索,找到記憶中變色的例子,以滿足為大家分享故事的沖動。并且為了能夠更早的發(fā)言,甚至會有同學說起他曾經玩過的變色玩具以及吹過的變色泡泡糖。而教師則可以在學生有聲有色的敘述中繼續(xù)引導大家以開始進行課堂教學?!按蠹业慕洑v十分有趣,而老師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則是一只會變色的動物,大家聽說過“變色龍”嗎?想知道它為什么會變色嗎?”學生則會異口同聲的說到:“想~~”這樣教師則在學生充滿期望的氣氛與情境中進行教學,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二、積極鼓勵學生,全面預習課程
預習作為一種有效地學習方法也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則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較早地對課本中生詞、生字以及課文基本內容做了了解,并在預習過程中產生了難題與疑問,從而在進行課堂學習時帶著強烈的解答欲望,從而使精力更加集中、態(tài)度更加積極。甚至預習過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還能夠超越教師的教學進度,提出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
例如在進行《變色龍》課文的教學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如對課文內的生字、生詞進行了解,接著是文章作者的寫作資料與寫作背景,并可以揣摩一下課文的主題。使學生在擁有一定課文儲備的情況下能夠對老師的教學過程大體了解。教師則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自主敘述文章內容與主旨,然后在進行表揚之后對文章進行正式的講解。這樣學生就能跟隨著教師的思路而扎實地展開學習,從而對課文主旨與內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有效增強學習效率。
三、引進多媒體教學手段,形象教學
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總是抱以極大的熱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把握住學生的心態(tài),為學生的課堂學習生活創(chuàng)造新鮮事物,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從而增強樂趣。教師則可以引進多媒體教學方法,以多媒體為主體對學生展開教學,如將文章制作成為PPT,使學生在聲音與圖像的雙重作用下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當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且教師在設計PPT的時候也要注重畫面設計,使畫面更加生動形象。比如可以收集與課文相關的圖片放置在PPT當中,也可以下載網絡上的朗讀資源,為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到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沖擊,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保持著高度的興奮與沖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熱情,并且在形象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
四、科學布置作業(yè),鞏固學習知識
高效的教學生活往往課上與課下相結合,教師在對一篇課文進行完美的講解之后則要把握時機,給學生留下回顧的可能,并對所學知識能夠進一步地積淀。這時則可以適當地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使學生能夠對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總結,以做到對知識更好地鞏固與理解。
例如在《變色龍》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留下相應課程做作業(yè),作業(yè)的內容可以是學生對于課文的自身理解與感悟,以此擬寫一篇讀后感;或者讓學生仍然以“變色龍”為題寫一篇作文,并在作文中結合自己生活中的親身經歷與感受,并且有特別優(yōu)秀的文章也可以在大家面前朗讀出來,以調動大家寫作文章的積極性。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在何種教學方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和睦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是進行一切教學的基礎。要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感受到師者的人文關懷,教師也要自覺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這樣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走向知識的海洋。
劉紅雁,山東臨沂蘭山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