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新課標要求小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語感和豐富的積累,因此教師需要通過閱讀來合理提高學生個性化程度,幫助學生在小學時代就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充分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力,通過不同的個性化閱讀方式,來幫助學生打造個性化的閱讀空間。
一、營造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思維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無限潛能。想要孩子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則需要積極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當中來。在教學過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夠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即通過多媒體等一系列手段來傳達信息,為學生個性化閱讀營造出一個輕松自然的閱讀空間。
比如在學習小學課文《三亞落日》的時候,很多小學生沒有去過三亞,對那兒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風光都不了解,自然無法構建起一個總體的印象,這樣一來學生在內(nèi)心就無法獲得一個有效的想象畫面,這樣一來學生個性化閱讀思維就會受到束縛,沒有一個良好的想象空間。因此,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需要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三亞的各種美麗的風景,讓學生能夠在這些畫面當中找到靈感和集中注意力,然后再由教師進行配樂的朗誦組織,將學生吸引到美麗的環(huán)境當中去。通過教師所營造的環(huán)境情景,學生可將自己的個性與情感融入到情景當中,從而激發(fā)出豐富的個人閱讀感情,提升個性化思維能力。
二、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時間與空間
隨著教育課改的不斷進步深化,教師逐漸從傳統(tǒng)的主導地位轉向輔助地位,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模式,而不是通過自己的分析來影響學生閱讀。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自主進行閱讀訓練,在閱讀過程當中也需要形成個人的自主探索習慣,幫助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當中盡情展示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自由的氛圍當中暢所欲言,張揚個性,調(diào)動身體的感官來獲得個性化閱讀體驗。
例如教師在講解《海倫·凱勒》一文的時候,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當中,閱讀始終需要借助有效的文字來進行想象,這樣的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有些困難。因此很多教師就用自己主觀的想法來干涉學生的想法,這樣一來就會對學生的自主探索造成一定的困難,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程度,教師應該更多地采取引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活動的參與。例如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回憶自己看到過的美好景色以及聲音,再聯(lián)想到海倫·凱勒的悲慘遭遇,就會從內(nèi)心感受海倫·凱勒的心情,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積極地自由發(fā)言,發(fā)表對于海倫.凱勒的見解,這也是個性化教學的必要方式之一。
三、讓課外知識來鍛煉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
要想小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開展個性化閱讀方式,還必須要懂得合理運用課本之外的知識來補充和鞏固自身課內(nèi)學到的知識。這就需要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互結合,在課堂當中就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這也有利于教師不斷地進行教學上面的改正,有利于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而教師也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樹立整體的語文意識,讓學生將課外吸取過來的養(yǎng)分運用于語文課堂上來,由課外向課內(nèi)進行延伸。
例如在講解小學語文課文當中的《我和祖父的園子》這一章節(jié)時,學生首先需要進行非常充分的閱讀才能夠領悟到作者童年的美好時光當中。然而,很多學生因為對于這篇文章的作者,蕭紅理解得不夠深刻,甚至有些同學根本就不認識蕭紅這位女作家,自然無法對于文章有更加深層次的感受。這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課外找到相關的資料,例如作家蕭紅寫的書《呼蘭河傳》,學生通過這本書可以較為完整地了解到蕭紅作為一代才女的想法和文采,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當中蘊含的情感,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有更加美好的閱讀體驗,從而提高自身思維的靈活性,為個性化閱讀提供良好的知識基礎。與作品的人物產(chǎn)生共鳴,不知不覺間,學生就會提高自身個性化閱讀的能力,主動地去探究文字世界。
隨著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改革,閱讀已經(jīng)成為小學生啟蒙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對于學生未來文學素質(zhì)和做人都有著重大的影響。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內(nèi)在要求,從傳統(tǒng)的主導地位轉變?yōu)橐龑У匚唬e極引導幫助學生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究,這樣他們的個性才能夠得到發(fā)展,也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道路打下夯實的基礎。
李妮訓,山東平度市廣州路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