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李棟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不注重把握讀寫之間的內在關系,造成教學效果很不理想,而科學地把握好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運用有效的策略將他們整合起來,對于提升初中學生作文寫作的思維素養(yǎng)與寫作水平大有裨益。
一、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實現有效的寫作素材積累
東北師范大學周建民教授認為:“寫作是語言的輸出,寫作的前提應當是語言的有效輸入遠遠超出語言輸出,而這時候學生才能夠完成語言輸出過程中的有效寫作?!币虼?,寫作的前提應當是閱讀,有效的閱讀能夠最大限度地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想思維,助力于學生的寫作素材的豐富與提升。閱讀積累越多,那么寫作過程中就會文思泉涌、行云流水地完成表達。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僅限于讓學生閱讀,而應當從句子、段落、結構以及整個文章的思想和情感表達出發(fā)去科學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實現科學的認知。在閱讀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閱讀隨筆的形式對于閱讀內容中的學習和感悟到的內容進行寫作,可以是基于教材內容或文章中的一個關鍵詞、一種寫作手法的思考,也可以是閱讀內容中一個故事而引發(fā)的思考,在閱讀隨筆中通過一定的思路凝聚和精華提煉實現素材的有效積累和語言的科學表達?;诖耍處煈敵浞值匕颜n堂的氛圍調節(jié)起來,通過有效的情景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實現想象力的極大煥發(fā),把學生更多的思維激發(fā)出來,讓學生真正通過教師的講述或引導能夠產生一定的思路或想法,并且充分地引入到寫作之中。此外教師應當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雜志或讀本,幫助學生實現更多的積累,有效開拓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為寫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素材基礎。
二、組織學生在閱讀作文范文中提升寫作素養(yǎng)與水平
在初中作文寫作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筆下無可寫之物、無下筆之處、無可寓之意、無可抒之情,有的則是文章邏輯性、上下之間的聯系性不緊密導致結構不嚴謹等。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在教師布置寫作任務、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教師應當挑選寫作完成較好的學生的作文作文或者教師撰寫出的范文,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一方面,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閱讀,看看范文中針對寫作的要求是如何有效達成的、文章的結構和框架是什么樣子的、范文中運用了什么樣的句式和表達方式,讓學生在反復不斷的閱讀學習中進行品味和感知。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在學生有效閱讀之后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體會其中寫作的精髓與奧妙,還可以讓學生對于范文中的寫作順序和寫作手法等進行仿寫,讓學生掌握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組織方式等,提升對語言的綜合感知能力。同時,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反復地閱讀甚至整體背誦,讓作文范文的內容和構思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印象、打下烙印,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實現句式表達等寫作內容的遷移,讓學生能夠用得上、用得好。
三、引導學生在閱讀寫作合作學習中提升寫作思維與能力
當前面對出現的各種形式、各種要求的作文寫作,特別是情景作文較多,通過一段描述或者一個背景材料的提供,讓學生自己進行主題的提煉,很多初中生難以適應,在作文題目與要求的閱讀中理解得不夠全面、不夠深入,在寫作過在對于作文題目的閱讀中,教師可以將學生3-4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對于作文的主題與要求進行精細化的閱讀,將合作討論前置于寫作開始之前,讓學生充分地圍繞給定的情景的材料或對話進行寫作的思路、主題、切入、結構等多方面的討論和交流,內容應當包括描述或情景中的哪些內容?這些內容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這一作文的真正主題應當是什么?如何圍繞作文主題進行展開和闡釋,對于材料給定的內容應當如何回應?應當包含的寫作內容是什么?如何進行有效的語言組織和結構展開,其中要突出哪些重點?通過這樣的合作交流形式,就能夠讓學生理清作文的寫作思路,實現每個小組對作文題目的準確把握。這個過程中,要讓每個小組中指定一名同學做好大家討論的筆記,防止討論完成之后沒有“落在紙上”,實際操作起來卻不知道該怎么寫了。
綜上,初中作文教學中應當強化讀寫結合理論的指導和運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鍛煉學生良好的寫作思維素養(yǎng),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實現寫作思維和表達方式的遷移,將閱讀學習內容成功地運用到作文的寫作之中。
張雪,山東桓臺縣馬橋實驗學校教師;李棟,山東桓臺縣城南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