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增強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情感,運用激勵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多創(chuàng)設積極情感體驗的機會,讓激勵表揚增強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從而促進教學活動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勵模式;分析研究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更加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之中,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當認真分析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一、 小學語文引入激勵模式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引入激勵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一次改革與創(chuàng)新,對推動教學目標任務順利達成具有重要的價值。主要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
一是有利于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小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與肯定,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積極情感。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這樣的積極情感可以迅速轉化為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對學生更加積極投入語文教學互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二是有利于營造濃課堂教學氛圍。老師在課堂上表揚鼓勵學生,受到表揚的學生心情非常激動,其他學生也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只有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更加積極、學習更加投入。因此,語文教學激勵模式能夠對營造濃語文課堂氛圍產(chǎn)生強烈的推動作用。三是有利于激發(fā)自身內在潛能。每一個人在學習過程都有部分潛能尚待發(fā)掘,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也是如此。老師將激勵模式引入語文教學,在課堂互動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內心保持積極向上的情感,他們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夠進一步發(fā)掘自身潛力,在攻堅克難方面超過平時學習效率,激發(fā)了內在的潛能。四是有利于滲透思想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以激勵營造濃厚氛圍,在此基礎上進行思想情感的滲透教育,學生對教師的思想教育接受更加積極,也更加有效。
二、 小學語文教學激勵模式運用要點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激勵模式,一定要認真分析學生身心特點,結合語文教學內容靈活、科學運用。
(一) 科學確定激勵表揚門檻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運用激勵模式,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以及情感態(tài)度確定層級,對不同層級的學生制定相對應激勵表揚標準。對優(yōu)秀生表揚的門檻要遠遠高于中等生,同樣,中等生也要高于學困生。確定激勵表揚的門檻目的,是體現(xiàn)因材施教、層級管理。當學困生態(tài)度端正,回答出基本的問題之后要給予表揚,讓他們內心充滿學習的成功感、獲得感,這對轉化學困生具有重要的心理暗示和促進作用。對于優(yōu)秀生而言,在教學活動中要適當提高表揚激勵的門檻,只有當他實現(xiàn)較大難度的突破,以及回答出一些較為深奧的問題才給予表揚,要與他們努力程度相吻合,對于中等學生則按照正常標準進行。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為不同基礎能力的學生設定表揚門檻,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采取分層設置表揚門檻等方法,有利于從整體面上調動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二) 合理把握激勵頻率次數(shù)
走進有些語文教師的課堂,雖然也運用了激勵模式,但是實際效果不強。對其進行認真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無非兩個方面,一是表揚的次數(shù)偏少形不成激勵效應,而一個方面則走進了另一個極端,表揚過多過濫,隨意降低標準,導致教師的表揚激勵在學生心目中的含金量大為降低。因此,要想提高激勵模式的作用,必須在激勵頻率概率上把握好尺度。首先不要機械規(guī)定每節(jié)課表揚多少,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教學氛圍非常濃厚時,大家熱烈討論參與學習活動,此時表揚激勵的頻率要適當?shù)鸵稽c。反之,當教學氛圍沉悶,學生互動率降低,教學停滯不前的時候,則要想方設法進行激勵,以體現(xiàn)對教學活動的推動作用。其次,激勵的頻率一定要控制在適當?shù)姆秶?,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會導致激勵的含金量下降,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過低又難以打造濃厚教學氛圍,所以教師要認真把握好語文教學中激勵的頻率頻次。另外,在激勵過程中還要選準時機,特別是在一些重難點突破、要點回顧等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
(三) 巧妙運用多種激勵方式
小學生情緒容易調動,他們在學習活動中一旦受到鼓勵、情感暗示,內心是激動的,他們會將這樣的積極情感轉化為推動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一定要運用多種激勵模式,讓學生始終保持激情昂揚的狀態(tài)。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進步之處、閃光點,可以直接運用語言評價進行表揚。其次,教師也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向學生表達對他的肯定。例如送去一個微笑的眼神,對其拍拍肩膀、拍拍頭等等,這樣的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相配合,有效增強對學生的激勵和促進作用。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還經(jīng)常鼓勵全班同學一起拍拍手,讓學生的學習成果在班級得到認可,受到大家的尊重,這樣的激勵方式不僅透露出老師對這位同學的肯定,而且同樣可以透露出班級其他同學的認可,有利于學生內心充滿積極情感。可以看出,運用多種激勵方式相結合,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積極情感的體驗,對學生語文效率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 發(fā)揮家校聯(lián)動促進作用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方式也越來越便捷。語文教學工作不僅是教師的任務,廣大家長也應當承擔起積極配合的任務。在語文課堂上運用激勵模式同樣可以延伸到課外,每個學校都建立了校訊通平臺,教師可以通過校訊通平臺點對點發(fā)送學生語文學習進步之處,特別是需要家長配合,發(fā)揮5+2大于7的作用,以激勵為主的方式和家長共同分享孩子們語文學習的成功喜悅。當學生在課堂上受到表揚,在家庭中受到家長的充分肯定,對他們而言內能夠產(chǎn)生強烈的推動作用??梢娂钅J讲粌H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之中,同樣可以延伸到他們的家庭生活中,對學生語文學習成效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 結束語
將激勵模式引入語文課堂,是對教學工作的一次積極嘗試,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情感和激發(fā)學習潛能。廣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要注重科學設置激勵方法、模式、頻率,同時也要注重巧妙整合資源,進一步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鄒俞珍.小議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3).
[2]段俊芳.小學語文激勵性評價[J].學周刊,2011(26).
[3]李相守.感受激勵性評價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1(21).
作者簡介:袁淑潔,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睢寧縣新城區(q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