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煌 陳培豪 詹澤葵 陳輝隆 洪一帆
慢阻肺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 常與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共存。心衰導(dǎo)致的惡性心律失常及泵衰竭常為合并慢阻肺的心衰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積極干預(yù)合并慢阻肺的心衰患者的心臟功能具有重要臨床意義。β受體阻滯劑是心衰的重要治療藥物之一, 臨床上對合并慢阻肺的心衰患者, 常因擔心β受體阻滯劑引起氣道痙攣而導(dǎo)致處方不足。比索洛爾作為β1受體阻滯劑, 對氣道影響相對較弱, 本研究通過觀察比索洛爾對中重度慢阻肺合并心衰患者肺功能及心功能影響, 評估其療效及耐受性?,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就診的中重度慢阻肺合并心衰患者42例作為研究對象。
1.2 納入標準 ①超聲心動圖證實左室射血分數(shù)<40%的穩(wěn)定性心衰患者;②根據(j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OLD)慢阻肺嚴重程度分級中重度患者(30%≤FEV1/預(yù)計值 <80%)。
1.3 排除標準 ①具有β受體阻滯劑禁忌證;②Ⅰ度及以上房室傳導(dǎo)阻滯或心動過緩;③合并支氣管哮喘。
1.4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在原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比索洛爾(康忻, 德國默克公司), 劑量從2.5 mg開始, 緩慢增加劑量到5 mg, 治療時間為12個月。對納入對象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研究, 于研究前后行肺功能檢測、心臟超聲檢查及6 min步行試驗。
1.5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42例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治療后, 患者FEV1、FVC及PEF均低于治療前,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2.2 42例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患者治療前后的LVED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患者治療后的EF及6MWT顯著大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1 42例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表1 42例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 aP>0.05
時間 FEV1(L) FVC(L) PEF(L/s)治療前 1.40±0.24 2.63±0.23 4.22±0.27治療后 1.36±0.23a 2.62±0.24a 4.18±0.27a t 0.78 0.19 0.68 P>0.05 >0.05 >0.05
表2 42例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表2 42例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 aP>0.05, bp<0.05
時間 LVEDD(mm) EF(%) 6MWT (m)治療前 59.14±3.14 35.88±4.72 371.05±64.18治療后 58.31±4.35a 39.98±4.35b 408.52±76.17b t 1.00 4.14 2.44 P>0.05 <0.05 <0.05
比索洛爾通過抑制交感神經(jīng)活性, 減少心肌對兒茶酚胺反應(yīng), 具有抑制心肌重構(gòu)及凋亡的作用。在多項臨床研究中,均證實比索洛爾具有顯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死亡率作用, 是慢性心衰的基石類治療藥物之一[2]。
β受體主要包括β1及β2, β1受體分布于心臟, β2受體分布外周血管、支氣管、肝臟、泌尿系統(tǒng)及骨骼肌等。因臨床醫(yī)生擔憂β受體阻滯劑可能引起氣道痙攣導(dǎo)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潛在風(fēng)險, 因此在合并慢阻肺的心衰患者中, β受體阻滯劑常常使用不足。比索洛爾作為β1受體高度選擇性阻滯劑, 對 β1和β2受體阻滯比例為120∶1。Ke等[3]研究發(fā)現(xiàn), 對合并慢阻肺的心衰患者, 使用比索洛爾的患者與對照組的FEV1及FEV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提示其對肺功能無明顯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4], 使用β受體阻滯劑患者相比不使用β受體阻滯劑患者死亡率顯著降低(P=0.039<0.05), 同時卡維地洛組相比比索洛爾組具有更高的慢阻肺惡化率, 顯示高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的比索洛爾相比無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使用于慢阻肺合并心衰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GOLD指南中, 對合并慢阻肺的心衰患者的治療建議指出, β1受體阻滯劑對合并慢阻肺的心衰患者收益大于潛在風(fēng)險, 目前沒有證據(jù)顯示對心衰的治療須因合并慢阻肺而改變治療方案[5]。
在本研究中, 通過評估比索洛爾對慢阻肺合并心衰患者的肺功能及心功能影響。在12個月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 比索洛爾能夠降低FEV1、FVC及PEF水平,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顯示對慢阻肺合并心衰患者, 使用β1受體阻滯劑比索洛爾具有良好耐受性。而反映心室重塑的LVEDD在12個月的干預(yù)周期后并無惡化, 顯示比索洛爾具有延緩心室重塑的作用, 但在本研究中并未觀察到心室逆重塑引起LVEDD縮小, 可能與比索洛爾干預(yù)劑量、干預(yù)時間不足等因素有關(guān)。而患者治療后EF及6MWT均顯著大于治療前(p<0.05), 證實比索洛爾在12個月的干預(yù)中, 能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改善心功能。
綜上所述, 比索洛爾可改善合并中重度慢阻肺的心衰患者心功能, 同時具有良好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