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
HBV屬于是一種DNA病毒。文獻報道顯示:HBV僅對人與猩猩具有易感性, 感染后容易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性疾病, 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及肝區(qū)疼痛等。對于病情嚴重者將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肝功能持續(xù)異常等, 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HBV具有傳播廣、危害性大的特點容易形成持續(xù)性帶病毒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槁愿腥? 少數(shù)患者甚至轉(zhuǎn)變?yōu)楦斡不⒏伟┑龋?]。因此, 加強HBV-DNA定量檢測對指導臨床治療、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本課題以2015年5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療的乙型肝炎患者270例,抽取血清標本270份作為對象, 探討PCR技術(shù)在HBV-DNA定量檢測中的應用效果及臨床治療指導價值,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療的乙型肝炎患者270例, 抽取血清標本270份, 男153例,女 117 例 , 年 齡 23~52 歲 , 平 均年齡 (34.29±6.61)歲 , 病 程1~10年, 平均病程(4.57±2.21)年。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中2000年乙型肝炎病毒診斷標準;②均能遵循醫(yī)囑完成相關檢查、治療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腎功能異?;虬橛忻黠@精神異常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或預計生存期<3個月者[2];③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者。本課題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 患者及家屬對檢查方案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完成患者血清學標志HBV-M測定, 根據(jù)兩對半測定結(jié)果將患者分為大三陽組、小三陽組、HBsAg+和HBcAb+組、HBsAb+組、HBeAb+和HBcAb+組、兩對半陰性組, 采用實時熒光PCR技術(shù)完成血清標本DNA定量測定。①標本采集?;颊呷朐汉蟠稳赵绯靠崭谷§o脈血3 ml, 完成血清分離后15 min離心, 速度4500 rpm,完成血清分離后放置在-20℃冰箱中備用。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完成患者血清學標志HBV-M測定, 有關操作嚴格遵循儀器操作說明書完成[3]。②血清標本DNA定量測定。采用實時熒光PCR技術(shù)完成血清標本DNA定量測定, 取PCR反應試管放置在PCR擴增儀上, 循環(huán)操作設定如下:37℃下5 min、94℃下1 min、95℃下5 s、60℃下30 s, 連續(xù)進行42個循環(huán), 記錄并統(tǒng)計HBV-DNA定量參數(shù)。對于HBVDNA>500 copies/ml為復制標本, 以拷貝數(shù)<1.0×103copies/ml視為陰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7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PCR技術(shù)對于異性病毒DNA定量的檢測, 患者中大三陽57例, 小三陽55例, HBsAg+和HBcAb+39例, HBsAb+40例, HBeAb+和HBcAb+33例, 兩對半均陰性46例。大三陽組HBV-DNA陽性率及定量均高于小三陽組、HBsAg+和HBcAb+組、HBsAb+組、HBeAb+和HBcAb+組、兩對半陰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小三陽組HBV-DNA陽性率及定量均高于HBsAg+和HBcAb+組、HBsAb+組、HBeAb+和HBcAb+組、兩對半陰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HBsAb+組、HBeAb+和HBcAb+組、兩對半陰性組HBV-DNA陽性率及定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6組乙肝患者HBV-DNA陽性率及定量比較
表1 6組乙肝患者HBV-DNA陽性率及定量比較
注:與大三陽組比較, ap<0.05;與小三陽組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HBV-DNA陽性 PCR定量檢測(copies/ml)大三陽組 57 56 (3.24±0.94)×107小三陽組 55 36a (4.55±1.35)×105a HBsAg+ 和 HBcAb+ 組 39 12ab (3.94±1.11)×104ab HBsAb+ 組 40 3ab (5.23±0.57)×103ab HBeAb+ 和 HBcAb+ 組 33 3ab (3.26±0.73)×104ab兩對半陰性組 46 1ab (2.12±0.32)×104ab
HBV誘因較多, 包括:家族性傳播、嬰幼兒期病毒感染、缺乏預防意識、漏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等, 容易誘發(fā)乙型肝炎, 而乙肝兩對半測定能為臨床HBV感染診斷提供更加快捷的診斷依據(jù)[4]。但是, 僅依靠乙肝兩對半并不能充分反映患者HBV感染狀態(tài), 尤其是對于肝功能正常但是存在HBV復制者[5]。近年來, PCR技術(shù)在HBV測定中得到應用, 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 27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PCR技術(shù)對于異性病毒DNA定量的檢測, 患者中大三陽57例,小三陽55例, HBsAg+和HBcAb+39例, HBsAb+40例,HBeAb+和HBcAb+33例, 兩 對半均陰性46例。大三陽組HBV-DNA陽性率及定量均高于小三陽組、HBsAg+和HBcAb+組、HBsAb+組、HBeAb+和HBcAb+組、兩對半陰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小三陽組HBV-DNA陽性率及定量均高于HBsAg+和HBcAb+組、HBsAb+組、HBeAb+和HBcAb+組、兩對半陰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BsAb+組、HBeAb+和HBcAb+組、兩對半陰性組HBVDNA陽性率及定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看出利用PCR技術(shù)能了解HBV-DNA測定情況, 有助于指導臨床治療[6]。PCR技術(shù)是目前血清HBV-DNA檢測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方法, 具有較高的檢測重復性, 并且該方法還能有效的解決抗病毒藥物療效觀察的難題[7,8]?;颊卟捎肞CR檢測時除了加入普通的熒光物質(zhì)外, 使用了熒光探針, 儀器能自動完成病毒量的檢測, 實現(xiàn)整個PCR的動態(tài)監(jiān)測[9,10]。臨床上將PCR技術(shù)用于HBV-DNA定量檢測中效果理想, 有助于評估患者預后, 指導臨床治療, 并且聯(lián)合使用乙肝兩對半能發(fā)揮兩種檢測方法的協(xié)同作用, 評估患者疾病嚴重治療, 促進患者早期恢復。
綜上所述, 將PCR技術(shù)用于HBV-DNA定量檢測中效果理想, 能幫助患者確診, 有助于指導臨床治療, 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