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妮
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必須牢固植根于時代的土壤之中,不斷地注入時代的新鮮血液,才能保持鮮活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揮出其塑品養(yǎng)德的育人功效。一旦脫離現(xiàn)實社會,脫軌于飛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學校德育工作便會失去明確的方向,陷入盲目,導入誤區(qū),德育工作之花也會因為缺乏時代雨露的滋潤而枯萎,甚至最終凋謝。
如何緊扣時代,深深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土壤中,開展新穎活潑的德育活動,讓學校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發(fā)展軌道上放射出時代精神的光華,是我們必須面臨,亟待探索、研究、突破的一項重要德育課題。在其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認為應做好“兩個轉換”和“兩個結合”?!皟蓚€轉換”即封閉式德育模式向開放式德育模式轉換,單一式德育模式向多元化德育模式轉換;“兩個結合”即傳統(tǒng)德育與現(xiàn)代德育有機結合,德育的反思性與前瞻性有機結合。
一、認真做好“兩個轉換”,給學校德育工作注入時代內涵
1.德育模式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換
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主要立足于課本,將施教的場所僅僅局限于教室,把課堂教學狹義地理解為教育行為的全部,呈現(xiàn)出十分明顯的封閉化趨勢。與之相應地,學校德育工作也難脫窠臼,拒社會新風、時代精神于校門之外,孤立地采取狹隘、僵化、說教式的德育工作方法。這種封閉式的教育模式根本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不出能擔負起時代重任的高素質人才。新的時代向教育者提出了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要求學校走開放式教育之路,徹底敞開校門,盡力開闊德育視野,拓寬德育陣地,疏通德育渠道,加強德育網(wǎng)絡建設,把德育的根須伸入肥沃的時代土壤里,以吸取更為新鮮、豐富的德育養(yǎng)分,讓學校德育的音符奏響新時代的主旋律。
2.德育模式由單一式向多元化轉換
傳統(tǒng)德育工作方法簡單,內容單一,教師根本無視教育對象的個性特征和心理個性,一味地說教,把德育工作帶入了單調、枯燥、程式化的死胡同,結果收效甚微,難以充分發(fā)揮學校德育工作本身應有的育人職能,要想真正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學生健康、純潔的靈魂,學校德育工作必須實施由單一化向多元化、平面式向立體式的轉換,摒棄“說教式”、“灌溉式”、“擠壓式”的傳統(tǒng)德育工作方式,充分利用校內外德育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諸如晨會、班隊會、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小廣播站、大隊部宣傳欄、校外德育工作基地等,都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寬廣陣地,充分發(fā)揮德育宣傳陣地的教育承載職能,探索靈活多變的工作方法,走德育工作多元化之路。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進行行為規(guī)范教育,進行講政治、講正氣、講學習的“三講”教育,進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教育。學校還可以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引導學生從事一些有益身心發(fā)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大課堂上開展生動的德育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熱愛人民、熱愛勞動、遵守公德、團結互助、關愛他人、爭做新世紀合格學生的美好情愫和高尚精神,讓健康向上的時代新風通過多條德育渠道注入學生的“血管”,融入學生的靈魂。
二、切實抓好“兩個結合”,讓學校德育工作緊跟時代步伐
1.傳統(tǒng)德育與現(xiàn)代德育相結合
中國是禮儀之邦,在五千年華夏文明的衍生、承遞過程中,積淀下了豐富的人性美與人情美的礦藏,成為了德育工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世紀的來臨,教育現(xiàn)代化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學校德育工作也駛入了現(xiàn)代化的快車道。德育方法、手段的更新,德育內容的“換血”,順應了現(xiàn)代社會對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但無論德育現(xiàn)代化的步子邁得有多快,走得有多遠,都離不開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滋養(yǎng)。傳統(tǒng)是基礎,現(xiàn)代德育是對傳統(tǒng)精粹的提煉、融匯、弘揚與提升。學校德育工作應注重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化的有機結合,惟其如此,禮、義、恭、儉、讓等代代相傳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才不至于受現(xiàn)代教育的沖擊而漸漸流失,敬業(yè)愛崗、勇于進取,永不言敗,立志建功的時代精神也不會受傳統(tǒng)教育的羈絆而黯淡褪色。
2.德育的反思性與前瞻性相結合
反思,是對歷史的審視,對自我的再認識。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敗得失需要施教者不斷地反思與總結,只有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加深對以往工作的認識,不斷完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前瞻,是對未來的眺望,對時代潮流的追逐。德育工作中的前瞻,要求施教者立足時代高度,躋身時代前沿,放眼社會發(fā)展、教育發(fā)展的長遠未來,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廣納人類最新、最前沿的教研成果,并將其融入自已的教育理念之中,來支配自已的教育行為。德育的前瞻性引導德育的發(fā)展方向,體現(xiàn)出時代對德育發(fā)展的總體要求。學校德育工作的反思性與前瞻性有其內在的辯證關系,在反思中不斷總結、完善。通過前瞻,將德育推向時代潮流的風口浪尖,讓德育工作的小伐永不滯后、永不落伍。我們只有將德育的反思性與前瞻性有機結合起來,德育的科學性、開放性、時代性和承遞性才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學校德育工作也才能在健康的發(fā)展軌道上恒久地放射出時代精神的光芒。
總之,學校德育工作模式需要不斷轉換,德育方法、手段需要不斷更新。如何緊跟時代步伐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德育工作是一個寬泛無邊的大課題。立足本校實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積極致力于學校德育工作的實踐、研究與探索,走一條富有鮮明時代色彩的德育工作之路,是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德育工作者不容旁貸的職責。讓我們戮力同心,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確立全新的教育思路,構建并完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拓寬視野,放眼未來,譜寫更加璀璨的德育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