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捷
摘 要:植物是園林景觀得以實現(xiàn)的保證,是園林景觀藝術構成的主導因素,是園林地形接構筑物的輔助和補充。園林植物配置的合理與否,將直接關系到園林景觀的預期效果能否得以實現(xiàn)?;诖耍疚暮喪隽藞@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原則,對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要點以及植物養(yǎng)護管理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園林景觀工程;植物配置;原則;要點;養(yǎng)護管理
園林景觀工程建設要充分體現(xiàn)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并且需要通過對有關歷史、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傳統(tǒng)園林、民居等有關資料、遺址的研究、保護,使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更好結合,創(chuàng)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園林場所。而且園林景觀工程建設要在保證各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造價,既要考慮到環(huán)境景觀建設的費用,還要兼顧到建成后的管理和運行的費用。以下就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及其養(yǎng)護進行了探討分析。
一、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原則
園林景觀工程植物配置的原則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適地適樹原則。就是把樹木栽在適合的環(huán)境條件下,即是按因地制宜的原則選用樹種,從而使樹木生態(tài)習性和園林栽植地生境條件相適應,達到樹和地的統(tǒng)一。第二、遵循園林綠地的性質和功能要求原則。進行園林植物配置設計時,首先應充分研究該園林綠地的性質和主要功能要求,并圍繞這些性質和要求開展設計。第三、科學選擇植物物種原則。園林景觀工程建設中,進行植物配置時,應結合綠地的功能和藝術要求及實際情況,科學的選擇好物種。第四、物種多樣性原則。
二、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要點分析
園林景觀工程在選擇植物種類時,一定要考慮各種園林植物的不同生態(tài)與形態(tài)特征。植物配置應該要適時適地的合理開展,在適當?shù)奈恢梅N植合適的樹種,讓其觀賞性得到充分發(fā)揮。要結合本地區(qū)的氣候環(huán)境與土壤條件進行樹種的綠化配置。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要點具體表現(xiàn)為:(1)結合不同季節(jié)的特性植物。造景最應該注意的應該是借助園林打造春意盎然的春季、綠樹成蔭的夏季、葉色多變的秋季以及銀裝素裹的冬季,讓游人在這其中能充分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也可以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來選擇多樣的樹種,比如說可以選擇初春開花的迎春、桃花、連翹和丁香等;再在其中種植一些晚春開花的薔薇與玫瑰等;種植初夏開花的木槿和紫薇等;秋天則種植葉子好看的楓香與銀杏,也可以種植觀果的海棠和山里紅等;而冬季則應該以油松及松柏為主。總體上應該滿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原則。(2)各種層次的植物相結合,在拼花時一定要注重分層配置和分色彩搭配。將各個色彩花朵及各種高度的植物進行科學搭配,豐富色彩與層次。比方說把0.8m高的紫葉小檗景墻、2.5m高的金葉榆、3.5m高的檜柏和6m高的楓樹進行配置,從低至高,分四層進行排列,最終形成紫、黃、綠、紅等多層次的樹叢,讓游人的視線能夠從近到遠,慢慢次第的展開來。(3)科學配置觀花與觀葉植物。觀花植物會在各個季節(jié)都長出顏色鮮艷的花,所以,應該適當種植。還可以適當種植一些觀葉植物,比方說葉色紫紅的紫葉小檗和紅楓,黃葉的銀杏,枝條鮮紅的紅瑞木及樹葉金黃的金葉榆等,種植觀花植物能使得觀賞期延長,也可把這些觀葉樹種當成主景放置于顯要位置。不同的綠色樹種起所起到的觀賞效果也有所不同,比方說淡綠色的柳樹,深綠色的國槐,暗綠色的油松,搭配時要注意選擇色度差異大的種類,以便構成層次分明的景觀。
三、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養(yǎng)護管理
1、園林景觀工程植物養(yǎng)護的土壤管理。(1) 深翻。深翻不僅能改良土壤,且能促進樹木生長發(fā)育。深翻可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促進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增加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同時,深翻后土壤水分和空氣條件能得到改善,使土壤微生物活動加強,加速土壤熟化,使難溶性營養(yǎng)物質轉化為可溶性養(yǎng)分,可相應提高土壤肥力。(2)培土。有的城市綠化植物受環(huán)境和地理位置限制不能翻土,那則要培土,培土具有增厚土層、保護根系、增加營養(yǎng)、改良土壤結構等作用。在多雨區(qū)、寒冷季節(jié)、土層薄的地區(qū)多在晚秋初冬采用培土措施,防止土壤流失、保溫防凍,以促進樹木健壯生長。(3)松土除草可切斷土壤表層的毛細管,減少土壤蒸發(fā),防止土壤泛堿,改良土壤通氣狀況,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有利于難溶性養(yǎng)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從而促進樹木根系的生長發(fā)育。
2、園林景觀工程植物養(yǎng)護的水分管理。主要表現(xiàn)為:(1)排水是防澇保樹的主要措施。土壤水分過多,氧氣不足,抑制根系呼吸,降低吸收機能;嚴重缺氧時,根系進行無氧呼吸,易積累酒精使蛋白質凝固,引起根系死亡。排水方法主要有地表涇流、明溝排水、暗溝排水。首先可通過地形處理,將地面整成有一定坡度,自然排水;同時夏季多雨季節(jié)在地勢低洼易積水處,要開明溝或暗溝排水,保持雨天能及時排水,嚴防淹根。(2)休眠期灌水和生長期灌水。休眠期灌水在秋冬和早春進行,秋末或冬初灌水可提高植物越冬能力,并可防止早春干旱;早春灌水有利于新梢和葉片的生長,并有利于開花坐果。生長期灌水有花前灌水、花后灌水和花芽分化期灌水。就不同季節(jié)而言,夏季是樹木生長旺盛期,尤其是新植樹木、小苗、灌木的樹根較淺,抗旱能力較差,樹葉蒸發(fā)量大,需水多,應勤灌溉。灌水量與樹種、品種、砧木以及不同的土質、氣候條件、植株大小、生長狀況等有關,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少些,不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多些。灌水溝應開在樹冠投影的垂直線下,不要開得太深以免傷根。溝壁培土要緊實以免傷根及被水沖壞,溝底要平坦,保證灌水均勻。水量足、灌得勻是最基本的要求,若發(fā)現(xiàn)漏水現(xiàn)象應及時用土填嚴,再進行補灌。
3、園林景觀工程植物養(yǎng)護的施肥管理。(1) 選擇施肥時間。第一、根據(jù)不同的物候期施入不同種類的肥料。早春和秋末是根系的生長盛期,需要吸收更多的磷素,根系才能強大、伸入土壤深層。冬季施有機肥,對根系生長極為有利。早春施速效肥時,不應過早施用,以免在樹木根系吸收前流失。第二、根據(jù)不同樹種,在不同時期施入不同種類的肥料。早春開花的樹木在休眠期施肥,對花芽萌發(fā)、花朵開放有重要作用。開花后是枝葉生長盛期,應及時施入以氮為主的肥料,促進枝葉形成;在枝葉生長緩慢、花芽形成期,應施以磷為主的肥料。(2) 科學應用施肥方式和方法。第一、因吸收養(yǎng)料和水分全在須根部位,所以施肥要在根部四周,不要靠近樹干。第二、對根系強大、分布較深遠的樹木,施肥宜深,范圍宜大;根系淺的樹木施肥宜淺,范圍宜小。氮肥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強,淺施就可滲透到根層,被樹木吸收;鉀肥移動性較差,磷肥移動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處。基肥肥效發(fā)揮較慢應深施,追肥肥效較快,宜淺施。第三、應選天氣晴朗、土壤干燥時施肥。陰雨天施肥,樹木不但不能較好吸收,還會被雨水沖失,造成浪費。第四、施肥后(尤其是化肥),必須及時適量灌水,使肥料滲入土內(nèi)。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配置需要結合工程實際的地形、地貌、構筑物及實用功能等情況,在遵循當?shù)氐臍夂颉庀髼l件的前提下,進行合理配置,并且加強對園林景觀工程的植物進行養(yǎng)護,從而實現(xiàn)園林景觀工程的植物配置效果。
參考文獻:
[1]宋艷華.生態(tài)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研究[J].山西農(nóng)經(jīng),2017(05)
[2]譚燦宇.淺析植物配置在園林景觀中的運用[J].中外建筑,2017(01)
[3]張曦.試論園林立體綠化中的植物配置及養(yǎng)護[J].魅力中國,2016(22)
[4]孫鵬.淺談道路綠化植物的配置與養(yǎng)護[J].環(huán)球市場,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