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燕華
在外交部翻譯室,我主要搞筆譯,有時為來訪的外國總統(tǒng)或總理代表團做生活翻譯。1967年8月19日,星期六,吃完飯我在辦公室里學習,室領(lǐng)導裘克安進來找我,說晚上周總理要“禮節(jié)性”會見美國學者杜波依斯的夫人雪莉·格雷姆,讓我做翻譯。
給總理當翻譯?我一方面感到很光榮,一方面又十分緊張。聽說翻譯室一位法文很好的翻譯,由于過度緊張,一坐下來腿就哆嗦,提醒也沒用,總理不得不說:“你這么緊張弄得我也緊張了,換一個人吧?!睋Q上去的一位年輕翻譯,外文水平遠不如這位翻譯,但心理素質(zhì)較好,成功地完成了任務(wù)。這種毫不留情的“換馬”事件發(fā)生過不止一次。
怕也沒用,重要的是集中精力準備,準備越充分,成功的希望就越大。我想,禮節(jié)性會見不可能十幾分鐘就結(jié)束,雙方完全有可能對某些問題交換意見。所以我不能存僥幸心理,看材料的范圍要寬一些。從雪莉·格雷姆抵京后的簡報來看,她對教育改革比較感興趣。于是我找出一大摞新華社的電訊稿,專挑關(guān)于教育改革的消息和文章看,熟記一些關(guān)鍵詞匯。我還找了近期總理見外賓的談話記錄,對一些重要句段翻譯了一遍。
晚上,我到了人民大會堂,全國友協(xié)會長楚圖南和其他陪同人員已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等候了。周總理步履匆匆進來,他身穿一套淺灰色中山裝,上衣口袋上別著一枚紅色的“為人民服務(wù)”紀念章,面容顯得有些疲憊。
楚圖南會長向總理簡單匯報了接待情況,總理問了一句:“誰做翻譯?”楚會長朝我這邊指了一下,總理似乎有些吃驚:“哦?”
這時杜波依斯夫人進入了大廳。她身穿一套卡其布便裝,胸前別了一枚毛主席像章,卷著袖子,腰間束了一條寬皮帶,一副非洲解放戰(zhàn)士的形象。
根據(jù)平時的觀察,我領(lǐng)悟到,做口譯,最初的十幾分鐘很重要,譯得好,能讓主賓雙方對譯員產(chǎn)生信心,也能給譯員“降壓”。事先我把所有可能用上的寒喧話都譯了一遍,自覺有了“底氣”。我還總結(jié)了自己剛做口譯時的教訓:由于緊張,聲音很小,在座的人聽不清,都會朝我這邊側(cè)身傾聽,室內(nèi)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自己也更緊張。這次,我干脆“豁出去”了,大聲地翻譯了起來。
看來我的策略奏效了。周總理贊許地點點頭,雙方交流比較順暢。我的心跳速度恢復正常,自我感覺良好。聽說總理的英文很好,對有些關(guān)鍵詞的英譯早已“胸有成竹”,如果譯員用的詞不合他的意,他會糾正。總理談了中國教育的問題和改革的方向,我在一些關(guān)鍵句子上故意停頓一下,“察顏觀色”,看總理是否要糾正我,沒有??偫睃c點頭,我更有信心了。
大約一個小時左右,談話順利結(jié)束。送走外賓后,總理回頭問我:“你是哪兒的?”我說:“我是外交部的?!笨偫碛謫枺骸笆裁吹胤饺税??”我回答說:“浙江人?!彼f:“外交部江浙一帶人很多。你翻得還不錯嘛,將來你再好好努力?!笨偫斫o了我很大的鼓勵。
那時總理和陳毅外長經(jīng)常出席亞非拉友好國家的國慶招待會。有一次,領(lǐng)導派我給陳毅外長做翻譯,他在招待會上的講話,由我念英文稿。念完后,總理對坐在他后面的翻譯冀朝鑄說:“這個女孩子,發(fā)音、念稿子還不錯,就是語調(diào)平了一點。你們好好輔導她。”周總理對年輕翻譯的關(guān)心,我一直銘記在心。